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资料

法理学资料

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本源性、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法律原则的分类:
1.按原则产生的基础.可以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
2.按原则效力的层次,可以分为宪法原则和部门法原则
3.按原则调整社会关系的覆盖面,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
4.按原则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实体法是规定实体权利和义务的法,即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在实体上享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法律
程序法一般认为是规定如何实现实体法律规定的步骤、方法与手续的法律
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指按照特定的调整方法来调整一定性质和范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统一体
法律部门划分标准:
1.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
2.法律调整的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辅助标准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因此也可以称为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
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规定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授权立法,是指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把自己制定某项或者某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利授予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机关行使,被授权的机关依此所进行的立法活动就是授权立法
法律事实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违法行为是指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主体违反法律规定,造成社会危害,并产生法律责任的有过错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
1.刑事违法
2.民事违法
3.行政违法
4.违宪
大陆法以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为基础,法典的编纂与适用贯串的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理性主义法律观
法的历史类型是根据法律的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及其阶级本质,对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及当代生活中存在着的法律所作的基本分类
司法权是一种国家权力,指国家特定的专门机关所享有的将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通过法定程序由审判机关对案件作出权威裁判的权利
简答题:
一.法律的局限性
1.法律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2.法律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
3.法律的滞后性
4.法律的非自足性
5.法律可能会导致个别非正义
二.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主要分别
1.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2.表现形式不同
3.具体内容不完全一致
4.实现的方式不同
5.调整范围不尽相同
三.公法与私法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私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个人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公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国家与个人(法)的利益关系
2.作用方式不同.私法的作用方式以个人性的自行调节为主,公法的作用方式以国家强行干预为主
3.法的本位不同.私法自始至终以个人利益本位为坐标的;公法基本上以国家利益未本位的
4.价值目标不同.传统公法偏重于秩序与公平,传统私法偏重于自由和效益
论述题:
一.论述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行使主体不同.权利的行使主体为一般平等主体,主要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力的行使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表现形式不同.权利通常以”我有权””我有...的权利”等语句来表述,权利与义务对应;权力则除了与权利有类似的表述外,还经常以”职权”、”权限”等来表述,并且与权利相对应的义务我们通常称为”责任”
3.运行方式不同.权利主体在自身权利受侵犯时不得对相对一方直接使用强制力,而只能请求国家强制力保护;权力的运行自始至终与强制力相伴,权力具有国家的直接强制力
4.法律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法律允许权利主体选择行使、不行使、放弃或转让,但是一些帶有人身性的权利以及公法权利一般不得转让;法律要求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5.推定规则不同.权利主体可以做法律未禁止的事;权力只以明文规定为限,不允许行使法律未作规定的权力,否则就构成越权
6.社会功能不同.权利的功能在于维护权利主体的自由与利益;权利的功能主要是为了保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和秩序.因此权利一般体现权利主体的利益,权力则不体现权力行使着的个人利益,而是体现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
联系 1.从权力的来源上看,权力来源于权利.现代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意志.
2.从权力的目的看,权力应该主要是为实现个人权利服务的.这也是法治社会确认权力合法性一个最重要的伦理性原则.
3.从权力的功能看,权力能够维护有利于权利长远发展的社会秩序.这就是说,权利也离不开权力的存在.权利的维护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秩序,权力所具有的维护社会秩序功能正式权力需要权利的原因所在.
二.论述法治国家及其标志
答:今天我们所讲的”法治国家”,简单的说,就是指主要依靠正义之法来管理国家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与权利得以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 形式标志
形式标志也就是法治国家的形式条件,它主要表现为:
1.完备的法律体系
2.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和公正的司法制度
3.正当法律程序的设定和执行
4.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实质标志
法治国家的实质标志,也就是法治的实质要件,它们指的是依据法治的精神而形成的法治原则以及由这些原则所形成的法律制度.具体来说,就是法律对待公共权力、国家责任、个人权利、公民义务的原则和制度.
1.具有法律与政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
2.具有权力与责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
3.具有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理性化制度
4.具有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性化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