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6:文言文阅读(附解析)

2019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6:文言文阅读(附解析)

2019年高二语文暑期系统复习6:文言文阅读(附解析)经典例题【辽宁辽河油田二高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宦官)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B.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C.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D.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2.下列与本文相关的文化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春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

全书分表、书、本纪、世家、列传,《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

B.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名将,有“飞将军”的美称,匈奴畏服,数年不敢来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里有王昌龄对李广的赞誉。

C.“结发”就是“束发”。

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

因此指童年或年轻为结发。

文中“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的“结发”就是这个意思。

D.匈奴是历史上上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的统称。

胡人原指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

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跟从李广训练士兵的一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结果宦官被匈奴人放箭射伤,逃回到李广那里。

B.面对匈奴的几千名骑兵,李广的百名骑兵大为惊恐,想要逃跑,李广却不断下达前进的命令以诱敌,匈奴果然中计领兵撤离了。

C.李广宽厚爱人,也为士兵爱戴,士兵乐于为他所用。

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时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

D.最后一段末,作者引用谚语,以桃李比喻李广,李广忠诚信实的品德,得到人们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深深的敬佩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5分)(2)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5分)【答案】1.D 2.A3.B4.(1)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以此使他们的错误想法更坚定。

(2)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

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是“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与士兵在一起。

李广一辈子做了四十多年二千石的官,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

“分”的宾语是“其麾下”,“分其麾下”是一个整体,中间不能断开。

据此分析,可排除AB两项。

“家”是“无余财”的陈述对象,中间不能断开。

“终”,始终。

应与后句连接。

据此分析可排除C 项。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A项,“从春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解说错误。

应为从黄帝到汉武帝。

故选A。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

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项,根据第一段倒数四行可知,“不断下达”错,只下达一次前进的命令。

故选B。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在此基础上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有:(1)以,以为;走,逃跑;坚,使……坚定。

(2)将,带(兵);近,靠近。

参考译文: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家世代相传射箭之术。

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马射箭,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中郎。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训练士兵,抗击匈奴。

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

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

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

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

把俘虏捆绑上马之后,(准备回去),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

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

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

李广说:“我们距离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

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替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

”李广向这些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的地方,停下来,解下马鞍,命令士兵们把马放开,自己都躺在地上休息。

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以此使他们的错误想法更坚定。

”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

到了半夜,匈奴就领兵撤离了。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与士兵在一起。

李广一辈子做了四十多年二千石的官,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

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

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

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

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后来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出塞以后,从东路出兵。

军中没有向导,军队糊里糊涂地迷失道路,会师时落在大将军的后面。

卫青准备向皇帝上报这次出兵不利的原因。

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年轻时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

”于是就拔刀自刎了。

李广部下的将士们都为之痛哭。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

”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看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说明大道理呀。

经典集训一、【山东淄博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9分)陈禅字纪山,巴郡安汉人也。

仕郡功曹..,举善黜恶,为邦内所畏。

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

时刺史为人所上受纳臧赂,禅当传考,无它所赍,但持丧敛之具而已。

及至,笞掠无算,五毒毕加,禅神意自若,辞对无变,事遂散释。

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举茂才..太守。

夷贼素闻其声,即时降服。

迁左冯翊,..。

时汉中蛮夷反畔,以禅为汉中入拜谏议大夫。

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明年元会,作之于庭,安帝与群臣共观,大奇之。

禅独离席举手大言曰:“昔齐、鲁为夹谷之会,齐作侏儒之乐,仲尼诛之。

又曰:‘放郑声,远佞人。

’帝王之庭,不宜设夷狄之技。

”尚书陈忠劾奏禅曰:“古者合欢之乐舞于堂,四夷之乐陈于门,故《诗》云‘以《雅》以《南》,《株》《任》《朱离》’。

今掸国越流沙,逾县度,万里贡献,非郑、卫之声,佞人之比,而禅廷讪朝政,请劾禅下狱。

”有诏勿收,左转为玄菟..候城障尉,诏敢不之官上妻子从者名禅既行朝廷多讼之会北匈奴入辽东追拜禅辽东太守胡惮其威强退还数百里禅不加兵,但使吏卒往晓慰之,单于随使还郡。

禅于学行礼,为说道义以感化之。

单于怀服,遗以胡中珍货而去。

及邓骘诛废,禅以故吏免。

复为车骑将军阎显长史。

顺帝即位,迁司隶校尉。

明年,卒于官。

子澄,有清名,官至汉中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诏敢不之官/上妻子从者名/禅既行朝廷/多讼之/会北匈奴入/辽东追拜禅/辽东太守胡/惮其威强/退还数百里/B.诏/敢不之官/上妻子/从者名/禅既行朝廷多讼之/会北匈奴入辽东/追拜禅辽东太守/胡惮其威强退/还数百里/C.诏敢不之官/上妻子/从者名禅/既行/朝廷多讼之/会北匈奴入/辽东追拜禅/辽东太守胡/惮其威强/退还数百里/D.诏/敢不之官/上妻子从者名/禅既行/朝廷多讼之/会北匈奴入辽东/追拜禅辽东太守/胡惮其威强/退还数百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功曹,古代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