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 课件ppt
外界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有两种形式:
对植物和低等动物,环境影响是直接的。 对于具有发达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则是间接的。通过引起
动物习性和行为改变,从而促使某些器官使用的加强或减 弱,导致该器官的发展或退化。
群体遗传学与生物进化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研究群体的遗 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以群体为基本研究单位; 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描述群体遗传结构; 采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规律、原因以及在生物进
化与新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生物进化则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演变的根本 原因、机制和历史过程。
法国生物学家布丰(G. Buffon, 1707-1788)认为物种是可变的, 物种变化主要受气候(如温度)、食物数量和人类驯化影响。
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弗(K. F. Wolff, 1733-1794)认为生物具有 稳定性和变异性两种特性。因而既存在稳定的物种,又可 能突然产生新的物种。
德国的植物学家科尔罗伊德(J. G. Koelreuter, 1733-1806)进 行了系统地植物杂交试验研究。认为杂种同亲本反复回交 的方法可以“转化(transform)”物种。
10
第二节 进化理论(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论) P309
一、生命的起源 二、生物进化与环境 三、生物进化论的产生与发展 四、近现代遗传学与生物进化 五、进化综合理论 六、群体中的遗传平衡 七、分子水平的进化
11
一、生命的起源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长达数十亿年的历史, 经历了以下历程:
有机物质与非细胞生命形式形成; 非细胞生物细胞生物;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高等生物的形成与动植物分化。
1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第一节 进化概说 第二节 进化理论 第三节 新种形成 第四节 育种实践中的人工选择 第五节 育种实践中的远缘杂交
本章要点
2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3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4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在地球上,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构成复杂的分子结构, 于是产生了生命的现象,而生命则具有生长、生殖、新陈代 谢和适应性。而非生物则不具备这些特性。
在地球发展的一个阶段,大片陆地逐渐出现,气候变得干 燥,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地面。自然条件一连串的改变,通 过植物体内矛盾斗争,使地球上本来生活在水中的许多植物 类型逐渐转变为陆生类型。使植物结构发生一系列相应的改 变,以与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朝着适应陆地环境的方向进 行(如图14-1)。
6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5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促使根系发展。吸收日 光和空气,促使叶的发达,茎成为联络根和叶的器官,所以 植物这三方面器官就逐渐复杂化。
动物要吞食他种生物作为营养,必须要运动运动需要氧气 供应,这样促使运动器官和呼吸器官发达起来,其循环系统 和神经系统也相继发达。由于营养关系,于是消化器官和排 泄器官也就逐渐形成了。
在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构成了类 似噬菌体,病毒等一类的原核生物,然后才发展到真核生物, 并由单细胞生物发展成多细胞生物。原始生物出现在22~31 亿年前,真核生物则出现在12~14亿年前。在海水中的原始 生物逐渐发展成真核生物,它朝着两个不同方向发展。一种 生物体内具有叶绿素。靠日光水分,空气等自己制造养料, 即为植物。另一种生物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朝动物方面发展。
8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9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进化论认为在自然条件下,形成一个新种要通过遗传变异 和自然选择在隔离等因素的作用下,从一个旧的物种逐渐形 成的。所以,根据物种在自然界的进化途径,一方面认识有 机界在系统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另一方面,根据这 个规律,用实验方法人工创造和综合新的物种和新品种。
7
第十五章 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P299
由于陆地经常有失水的危险,要经受日照、温度、营养物 质等的变化,所以只有植物只有通过突变,重组与自然选择, 才形成一系列能与陆地上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特性。
动物的进化和植物的进化类似,水生动物到陆地上生活, 促使它们的呼吸器官和行动器官得到了改变。原来鳃没用了, 需要用肺来呼吸,原来在水中运动器官鳍没用了,形成了足。 这些新的器官的形成也是通过演变重组和自然选择作用的结 果。
13
二、生物进化与环境
14
二、生物进化与环境
15
二、生物进化与环境
16Leabharlann 三、生物进化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基督教神学思想 与物种神创论
(二)、早期进化思想 (三)、拉马克的进化论 (四)、达尔文的进化论 (五)、新拉马克主义与
新达尔文主义
17
(一)、基督教神学思想与物种神创论
在生物进化思想产生之前,基督教神学占绝对 统治地位,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神创造的。
生命现象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
生长、生殖、新陈代谢与适应性。
12
二、生物进化与环境
生命形成与生物进化过程同时也是地球环境发 展变化的进程,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环境中水源、光照、空气等条件变化决定生 物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生物的存在和活动也对地球环境如大气层 的形成等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9
(三)、拉马克的进化论 P309
拉马克(J. B. Lamarck)最早提出“进化论”的概念 (《动物学的哲学》, 1809)。拉马克认为:
生物是进化的,物种是可变的;生物进化机制是用进废退 与获得性状遗传。
即:动植物生存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环境引起的变异具有一定有利倾向。
物种神创论是神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认为生物 及生物物种均由上帝创造,且生物物种不会改 变。
以欧洲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为代表。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18
(二)、早期进化思想
在拉马克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之前,不少学者都认 识到物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