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法概论论文

环境法概论论文

2013-2014第一学期
通选课《环境法概论》课程论文题目:环境管理不应该只是“一刀切”
学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学号:120803021027
学生姓名:张梦丽
任课教师:黄锦勇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
2013年11月
环境管理不应该只是“一刀切”
中文摘要
在近年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过度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频发的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难也使人们意识到现在已经到了对我们破坏环境的行为负责的时候了,但是人们却过于心急,一心想着尽快修复破坏的环境,但“一刀切”的环境治理模式是否合适?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hould not only "one size fits
all"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at excessive purs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rought about b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Frequent floods, dust storm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make people realize that now also has come to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ime for us, but people are too impatient, intent on to repair the damage the environ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but the "one size fits al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odel is appropriate?
关键词:环境管理一刀切发展
一、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需要依赖环境。

环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活动空间,也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同时环境也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提供了弃置消纳的场所。

虽然《后天》只是一部电影,但是电影里面给我们的灾难警示决不能忽视,如果我们继续放纵破坏环境的行为的话,也许某天电影里的情节也会走出现实。

所以,对于生态破坏行为的环境管理是迫不及待的。

环境具有复杂性。

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环境,对生态破坏行为的环境管理也应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简单地以“一刀切”来管理所有的环境破坏行为显然显得不太适合。

环境管理是迫切的,但不应该是盲目的,应该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因素,以期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能兼顾的情况。

二、过去环保治理的误区
(1)没有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以近年来兴起的环保袋为例,虽然它可以循环使用,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那么的方便,在购买鱼肉类产品时,环保布袋显然没有塑料袋方便,且环保袋也不是可降解的,环保袋使用的热情下降后,塑料袋仍然卷土而来。

另外,虽然某些中小型企业也有环保意识,但是,购买脱硫、除尘等设备,建废水沉淀池等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大的,在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上,后期投入的数额也远比前期购买设备时的大得多,有些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没有考虑到的因素。

(2)没有考虑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际上有些“三高”企业是位于偏远落后的地区,贸然关闭当地的企业会造成大量的失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也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别的地区,造成当地社会的不稳定。

三、环境管理需要多方的努力。

(1)作为地球家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我们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乱扔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等,对于生态破坏行为的环境管理不仅仅限于政府、企业,个人也同时需要对自身、他人的环境破坏行为进行监管。

每个人献一份力,环境管理也将会变的更加简单。

(2)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在创造利润时,企业也少不了对社会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从《苹果的另一面》我们也可也知道,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

所以,企业对自身生态破坏行为的环境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企业,更应严格遵守国家的环保条列并对企业自身所造成的污染负起应有的责任。

(3)在生态破坏行为的环境管理方面,政府的监管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来限制个人和企业的生态破坏行为,加强对生态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政策来筛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通过奖励和公益宣传的方式来调动人们对生态破坏行为的环境管理热情。

四、环境管理需要因地制宜
(1)对于偏远贫穷、落后地区,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

在偏远落后的地区,人们的生活通常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条件、教育设施跟不上,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引进高科技、服务类的无污染的企业。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不能对所有的污染企业说不。

实际上,适当引进一些污染的企业能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的发展。

先发展再治理,等经济能力上去之后再逐渐的撤离污染较重的企业,然后再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型转变。

如果不考虑当地人民的生活,只是仅仅采取一刀切的态度,可能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赶不上中等城市的生活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的不和谐造成了隐患,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所以,环境管理需多方面综合考虑,双管齐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头抓。

(2)对于发展中的城市,应逐渐撤离已有的污染企业,严格把关想要进入的企业,将经济发展的重心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倾斜,运用经济手段把环境保护的成本内在化,调整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工业布局,促进经济转型。

(3)对于发达城市,经济能力已经比较强,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三高”企业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竞争力的第三产业,但要着重于减少企业活动的外部不经济,通过转嫁污染治理成本获取的额外利润。

大城市在发展中会逐渐演变成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

五、“一刀切”的环境管理模式不可取。

虽然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但后期的治理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就能解决。

环保不能太心急,环境管理也不能太心急,应该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避免环境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和经济滞后问题。

只有把环保和经济问题处理好,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我国大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趋势与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刊【2】面对许多问题北京该怎么办百度文库
【3】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百度文库
【4】创新财政环保投入方式提高环保投资效率刘军民苏明【5】关于我国环保现状的思考李莉刘瑞
【6】环保不能一刀切“黄绿标”好事还需办好新浪新闻
【7】环保要求不应“一刀切”刘娟卓远陶瓷新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