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CB010301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
课程属性:专业拓展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学分:4.5 学时:80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以应用为主的网络工程技术类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应用及标准,了解无线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的使用,为将来开发出可实际应用的技术来加强无线网络打下基础。
(二)课程作用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当前计算机无线网络技术面临的挑战和现状,了解无线网络策略以及无线网络体系的架构,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并掌握入侵检测的技术和手段,掌握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
(三)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技术》;
后续课程:《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不断升级,教师应对教材的选取及时更新。
关注企业先进、实用的安全技术,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为基础。
将企业技术知识划分成项目,进而细化成任务带进课堂。
以企业无线网络实际应用为主线,将课程知识贯穿课堂。
结合先进的无线网络实验室,图文并茂介绍设备组成、工作原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利用实验的后台管理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每个项目配合一个拓展实训,为学生提供真机实操的锻炼机会。
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训(仿真实训、拓展实训)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 8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20 学时,实训 60 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
的比例约为 1:3.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当前计算机无线网络技术面临的挑战和现状,了解无线网络策略以及无线网络体系的架构,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并掌握入侵检测的技术和手段,掌握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
(2)技能目标
通过完成实验平台的各种实验,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并掌握入侵检测的技术和手段,掌握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
(3)素质目标
1.具有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意识。
2.和用户沟通能力,根据用户的描述提取用户需求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3.具有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尊重产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五、课程考核评价
本课程安排本就以工作过程为引导,以项目实践为主。
平时模块实训练习成绩也将纳入最终期末成绩。
实训态度、操作熟练程度三方面综合评分。
占考试总成绩的60%。
平时考核情况也将纳入最终考核成绩,以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课堂问答、课堂纪律四个方面综合评分。
占考试总成绩的40%。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选用教材: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与版次等内容。
赖小卿、《无线网络技术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7、第一版。
(二)教学参考书: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与版次等内容。
刘红旗、《无线网络与管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14.01、第一版。
(三)其它资源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VPN,交换机,路由器
七、课程实施建议
(一)师资条件建议
该门课程需要师资1名,建议学校提供师资培训
(二)校内外实训环境建议
目前学校具有蓝盾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审计系统,建议学校再建立华为的无线网络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