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分解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分解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作用、特点、代表岩石
2.地质作用类型、两者比较有何差别
3.地质构造类型、各自概念 4.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 5.背斜、向斜、 断层分别形成怎样的地貌,分别 有何实际意义 6.流水作用、海浪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分别 发生的典型地区、分别形成的侵蚀地貌和沉积地 貌各有哪些 7.如何判断河流侵蚀岸,冲积扇和冲积三角洲的形 成过程
同一地区的对流层 在夏季较厚
分 层 况 平 流 层
高度: 从对流层顶向上到 特点 50千米处
天气状
与人类的关 系
1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 增加 。 而—————— 水平运动为主。 2 气流以——————
能 见 度 高
天 气 晴 朗
(1)有利于 高空飞行 (2)臭氧集 中 在这一层
.
,
分 层
特点————————原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大气圈结构与大气受热过程
教学目标: 1、明确大气圈的概念、组成与结构。
2、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各层的特点及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的保温过程。
(一)、大气圈的组成:
1、地球表层包围着的大气称为大气圈。
答: 1有变化. 2从平流层变化到 原因 对流层
与人类的关 系 最密切
1 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 降低 (1)各 高度: 而 。 原因? ———————— 热源 对 种天气现 平均厚度12千米, (P27 ) 象发生在 低纬区:17——18千米 流 这一层, 中纬区:10-12千米 空气上冷下热, 对流 2. —————运动显著 (2)人 高纬区:8——9千米 易于对流。 类居住在 层 对流层底 低纬度地区受热多,空气 因为物质组成与 风云雨雪雾 部 3 有———————— 对流强烈,因而对流层厚 运动特点 等天气现象。 度较厚
州七号飞船甘肃酒 1、属于高层大气 泉发射中心升空, 2、因为该层大气密度低, 在343千米的高度 空气分子少,摩擦产生 距离地球远,引 做进圆形轨道上飞 的热量少。 力小,空气分子 行。
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高 层 大 气 电离层80—500km
平流层
臭氧层
50km
对流层
12km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干洁空气 2、大气圈 水汽
固体杂质
(二)、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生物体蛋白质的重要组成 主要 N2 干 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O2 洁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空 次要 气 成分 O3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
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和对地面保温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2 晴朗的夜晚比有云的阴天夜晚气温高还是低?原 答:晴朗的夜晚云量比 因什么? 阴天的夜晚少,大气的
保温作用较阴天弱,所 以温度较阴天低。 3在深秋或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容易出现霜冻。
知识小结
一、大气圈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1.分层依据 2.各层特点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固体杂质
(三)、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 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地球的大气层可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高度/km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气温曲线
高层大气
50
平流层
12
0
-80 -50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20
温度/oC
想一想: 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 分 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 大气层有没有变化?怎么 层 特点 样变化?
问题: 1、飞行的高度属于哪个层? 2、该层大气温度高达1000OC, 但其没有被烧毁,为什么?
与人类的关 2008 系年9月25日神
低 ,密 1 气压———— 小。 高 度——— 高度: 少。 层 密 从平流层顶向上2000km-3000km 切 大 气 80-500千米处,有若干电离层 在宇宙射线的作 电离层 , 2 有—————— 用下,空气分子 反射无线电波 可以—————————— 被电离成离子。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方式 介质
臭氧 吸 收 反 射 水汽,CO2
例子
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CO2吸收红外线
云层,较大 颗粒尘埃
阴天比晴朗白天气温 低,夜晚气温高。 晴朗的白天,天空 呈现蔚蓝色。
散 射
空气分子, 微小粒子,
(二)大气的保温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增温 大气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地热大气, 大气还大地
被 射 云层反
大气逆辐射
射 向 宇 宙
气
大气增温
被大气直接吸收
地面增温
答1、高;晴朗的白天比阴 天云量少,云层反射作用小,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答2,低,晴朗的夜晚云量 比阴天的夜晚少,大气的 1 晴朗的白天比有云的阴天白天气温高还是低?原 保温作用较阴天弱,所以 因是什么? 温度较阴天低。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