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学案及答案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学案及答案

临清实验高中高一年级地理新授课学案
编写人:冯继贞审核人:高一地理组使用日期:2013-11- 11序号:9 课题: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
【学习目标】
1、记住大气圈的概念、组成与结构
2、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自主学习】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1)____:含量最多,生物体内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氧:维持________________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________________。

(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紫外线,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________、________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1、吸收:具有
太阳辐射:
2、大气保温作用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3、意义: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升高了晚上的最低气温;降低了气温的日较差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精讲点拨】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A________________到达地面,地面吸引A而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放出B______________(长波),大气强烈吸引B而增温。

3.“大气返大地”:C________________把热量返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探究材料】
据报道,俄罗斯20XX年首艘货运飞船“进步号”,于20XX年2月5日与国际空间站实现自动对接。

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昂贵的项目”,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

1.飞船“进步号”穿过的大气圈是由哪些物质组成?
2.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以将大气层分为哪几层?“进步号”运行轨道在哪层?
探究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探究材料】
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第23集有这样的场景:深秋季节广袤的东北平原上,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霜就要来了,为了不让农作物受冻害,主人公朱开山一家决定堆草薰烟防霜冻。

众乡里来帮助朱家抗霜,他们把农作物的秸秆和杂草运到田间地头,一堆堆放好。

在霜头来临时,点燃一堆堆秸秆,田野上空弥漫着一层浓浓的烟雾,众人齐心协力抗击霜冻成功了。

霜冻会对农作物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当地农民一般采取覆盖抗霜、喷水抗霜、加热抗霜、烟雾抗霜等方式,减轻霜冻造成的损失。

1.利用熏烟的方法防霜冻的原理是什么?
2.为什么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呈橘红色?
【总结归纳】总结受热过程的记忆要点
【定时训练】
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D.Ⅲ层
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 )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
4.下列说法真确的是()
A.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气和固体杂质组成
B.水气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C.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但对地面不具有
保温作用
D.臭氧含量很少,但它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5.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紫外线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线区 D.X射线区
【巩固作业】
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60℃
7.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引紫外线而增温
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9.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
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10、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A表示________辐射,B表示
________辐射,C表示________辐射。

(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
就是因为大气吸收____________使大气增温,
同时又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把热量归还
给地面。

11.读“气温的垂直分布曲线图”回答下列问
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
是。

(2)A层大气主要是
由、、
三部分组成,该层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是:
(3)产生大气对流运动的层。

(填出字母,以下同)
(4)对高空飞行有利的是层,其有利条件是;天气复杂多变的是
层。

答案:
探究点一
1.大气圈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的。

2.对流层、平流层及高层大气;高层大气。

探究点二
1.人造烟雾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水汽、尘埃,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都被散射),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射下来。

因此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呈橘红色。

【定时训练】
1B[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排除④;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高,排除③;高层大气的低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随海拔增高而增高,选择B。

]
2D[Ⅲ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若干电离层(海拔大约在80~500千米处),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

]
3A 4D 5 B
【巩固作业】
6.D7.C[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差异。

随高度的增加,不同层次温度变化不同: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少;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行。

中纬度冬季,由于陆地降温快,导致近地面气温低,易形成逆温现象。

]
8.B9.D[通过图示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的反射作用。

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
10、(1)太阳地面大气逆
(2)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解析由图可知地面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部分热量返还地面,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天空中有云或烟雾,可以更多地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作用加强。

11、(1)温度,气压,密度(2)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