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李从勋
思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在哲学上属于“意识”、“精神”的范畴,来自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直接反映,形成人对世界的一般印象,是感性认识;思想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提炼,形成对客观世界某种规律性的认识,是理性认识,一般也称为“观念”。
思想观念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人脑的形成。
古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促进了其大脑的发育,使其最终进化为人类。
可以说,思想是和人类一起诞生的。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思想就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就是正确的思想,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
对此,毛泽东也曾经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反作用于社会发展。
正确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其实,思想的正确与错误也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特
色。
一种思想,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正确的、革命性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即使是正确的思想,也会逐渐变得僵化、古板,不合时宜,成为社会发展的桎锢。
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世上只有相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只有想到,才能做到。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挣脱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大厦。
可以说,人们对社会发展的需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动力,促进社会发展也是人们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
众所周知,“解放思想”这个词汇,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后,才在各种文件、讲话、媒体上大量使用,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的。
其实,思想的解放一直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物质生产的发展。
在进化成人类以前,古猿潜意识里对火是惧怕的。
直到有一天,克服了对火的惧怕,开始使用火,甚至钻燧取火的时候,人类社会的发
展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这也许是思想解放的雏形吧。
远古人类怕水,可是生活又离不开水,于是有“水火无情”的说法。
在日常生活中,远古人类又发现,土能克制住水,使其不再四处泛滥,于是又有“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说法。
在“水来土屯”这一思想的影响下,鲧受命制服大洪水,他采取了“堵”的办法,结果失败被杀。
鲧死生禹。
禹突破了“水来土屯”的传统思想,采取了“疏”的办法,带领人们疏浚河道,引百川入大海,终于彻底制服了洪水。
从治理水害到发展水利;从捕猎、驯化,到发展畜牧业;从采摘、种植,到发展农业;可以说,自然科学的每一次发展,物质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人类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
毕升解放了雕板上的一个个字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牛顿想到了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落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
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
回顾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往往出现在思想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中。
古希腊崇尚民主,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思想家。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们的思想较为自由,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了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著名思想家。
中国和西方都经历了对思想的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国进入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
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神权取代了人权,西方进入了中世纪基督
教控制时期。
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又出现了孟德斯究、卢梭等一大批思想家。
中国直到清末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产生王夫之、顾炎武和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思想家。
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但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而且开启了封建社会,我国底层人民“均贫富,等贵贱”,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先河。
受日本和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清朝末年,我国曾有过立宪保皇派和革命派的争论。
最后,不但立宪保皇派失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也被军阀政府所窃取。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很快摒弃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受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中国的无产阶级也想通过大城市的军事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而取得全国的胜利。
结果,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失败了。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改变了向大城市进攻的命令,带领部队向敌人统治薄弱的井冈山进军,最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教育人们转变了“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等错误观念,“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终于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束缚我们手脚,阻碍我们进步的错误思想从哪里来?大
部分是从传统观念中来,从历史经验中来,从书本上来,从权威人物的口中来。
陈云同志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可以作为“解放思想”的一个注解。
只有克服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等唯心主义的错误倾向,克服了对领导、对权威的迷信和盲目崇拜,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事,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