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解析
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解析
4、分析原因
4、注意的问题: (1)一定不要脱离问题的现场; (2)不是分析的越细越好,只要分析到能采取措施把问题能解决就可 以了。 (3)不要进行“轮回”分析。
如:设备原因----主轴摆动----轴承老化----没钱更换----企业效益不 好----领导不得力
材料原因----硬度不够----供方不控制-----拖欠材料费----企业效益不 好----领导不得力
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产品质量特性主要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 性。 服务质量特性由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 文明性组成。
一、质量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历程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 管理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二十世纪初,主要是检验把关。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军需品生产过程进行工 序控制,提高抽样检验的准确度。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至今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提出了讲究质量成本,加强 企业经营的全面质量管理。 我国于1978年由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 制定巩固措施与标准化管理,防止问题再发生;
—— 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四、QC小组活动
• QC小组(问题解决型)活动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
四、QC小组活动
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阶段包括四个步骤: ——选择课题 ——设定目标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制定对策表
D阶段包括一个步骤,即按对策表实施。 C阶段包括一个步骤,即确认效果。 A阶段包括两个步骤:
——制定巩固措施与标准化管理 ——总结与今后打算
四、QC小组活动
• QC小组(创新型)活动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
四、QC小组活动
1、选择课题
1、课题的来源 一是指令性课题: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 二是指导性课题:由企业推荐并公布一批可供各QC小组选择的课
上下结合。 2.QC小组的人数 一般宜少不宜多,3至10人为宜
3.QC小组的注册登记 QC小组组建后,应经过QC活动
主管部门注册登记后再开展活动。
三、QC小组的组建
组建原则
各类课题QC小组活动涉及相同管 理技术的三个共同方面: 1、遵循P、D、C、A循环;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应用统计方法;
题,是一种上下结合的方式。 三是自己选择课题
2、课题的选择 (1)用表决法选定; (2)用评议、评价的方法来选定,必须包括:是否符合上级方针;
重要性;迫切性;经济性;预期效果;与小组全员的关系程度;时间 性;推广性。
四、QC小组活动
1、选择课题
3、课题名称 一定要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抓住三个要素:对
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西北公司技术系统2013年培训课件 公司技术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13年9月20日
目录
1 质量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
QC小组概论
3
QC小组的组建
4
QC小组活动
5 QC小组活动成果
6 统计方法的应用
一、质量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的定义(GB/T19000-2000):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的程度。
三、QC小组的组建
组建原则
组建原则1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启发下的自愿; 自愿与指导相结合; 共识是结合的基础。
组建原则2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 灵活多样的类型和活动方式。
提倡“小”、“实”、“活”、 “新”。
组建程序与注册登记
1.QC小组组建程序 1)自上而下;2)自下而上;3)
四、QC小组活动
6、制定对策
1、制定对策的步骤 (1)提出对策 针对每一条要因,充分提出各种对策(方案) (2)评价和选择对策 对每项对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令 人满意、准备实施的对策 2、制定对策的原则 (1)对策的有效性 (2)对策的可实施性 (3)对策的经济性 3、制定对策表 5W1H
二、QC小组概论
3、QC小组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共 同提高;
*广泛的群众性:职工群众、领导、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高度的 民主性:组长民主推荐,讨论时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互相 启发,集思广益;
*严密的科学性:遵循程序,在活动中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 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
四、QC小组活动
2、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不是课题的再确认,也不是原因分析,现状就是指问题 的现在状态,现状调查是找问题的症结:
“选择课题”和“现状调查”容易混淆,我们要记住:只有选择课 题后,再对问题严重程度进行调查才叫“现状调查”。
6、请大家判断他们是不是做现状调查: (1)医生每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2)把不合格的零件进行隔离,防止误使用; (3)安全员到事故现场去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 (4)自行车没气了,检查气门芯是否有裂口。
四、QC小组活动
5、确定主要原因
5、这样确定主要原因可以吗? (1)班长说:“通过经济责任制可以控制的原因”可不列为主要原因。 (2)把领导或专家的意见定为主要原因。 (3)把生产过程的关键项目定为主要原因。 (4)新工人的技术水平低肯定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5)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是确定主要原因的最佳方法。 (6)只要是对问题影响程度大的原因,都可以确定为主要原因。
二、QC小组概论
4、QC小组分类
1)现场型: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 环境为选题范围。 2)服务型: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 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 3)攻关型: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 4)管理型: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 理水平为选题范围。 5)创新型:是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 品(项目)、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
象、问题(特性)、结果;避免两种错误:一是口号式;二是“手段+ 目的”。
XXXXXX-------XXXXX-----XXXXXX 如何对待 对象 具体问题 1、提高 钢筋安装 一次合格率 2、降低 临时用水 成本 3、攻克 巨型钢骨柱 吊装
四、QC小组活动
1、选择课题
4、QC小组题目的不正确表达
四、QC小组活动
3、设定目标
1、目标的分类 (1)自定目标与指令性目标 自定目标:是小组经过现状调查,明确了可改进程度而制定的目标。 指令性目标分两种情况 :一是上级以指令形式下达给小组的活动目标;二是 小组直接选定的上级考核指标。 (2)定性目标与定量目标 小组应设定定量的目标 2、目标值设定的依据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 a)顾客提出的要求必须予以满足; b)通过现状调查,预计问题解决的程度,测算出能达到的水平; C)历史上曾接近或同行业先进水平比较,小组在设备、人员、环境等方面相近, 可以达到; d)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必须达到。
(1)改进工艺提高重型载重车装配一次合格率 (2)控制工具领用降低重型载重车生产成本 (3)开发西部市场提高重型载重车销售率 (4)争创世纪大厦鲁班奖 (5)加强质量管理让顾客持续满意
四、QC小组活动
1、选择课题
5、注意的问题 a.课题宜小不宜大(易于弄清现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取得成
果,活动周期短,能更好鼓舞小组成员的士气;课题短小精干,目标 单一,针对性强,大部分对策都能由本小组成员来实施,更能发挥本 组成员的创造性;大部分是本小组的生产现场,是自己身边的问题, 更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b.选题理由要充分且简明扼要
6、常用方法: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亲和图、头脑风暴法、水 平对比、流程图等。
四、QC小组活动
2、现状调查
1、把握问题现状:确定课题后要对现状进行全面、彻底地调查。 2、找出症结所在:找出问题的关键症结。 3、现状调查步骤: (1)从企业的统计报表中进行调查 (2)到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调查 4、注意的问题 (1)用数据说话(收集的数据要有客观性,收集的数据要有可比性,收集数据 的时间要有约束); (2)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 (3)以下两种情况不做现状调查:一是指令性课题;二是创新性课题。 5、常用的方法:调查表、分层法、简易图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 布图等。
四、QC小组活动
问题解决型程序:四个阶段十个步骤
P阶段主要包含六个步骤
——选择课题;
——现状调查,找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设定本次活动要达到的目标; ——分析产生主要问题的各种原因;
——确定主要原因;
——制订对策。
D阶段一个步骤,即按照制定的对策进行实施。
C阶段一个步骤,即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A阶段包含两步骤:
四、QC小组活动
5、确定主要原因
3、注意的问题: (1)确认要因时小组成员必须亲自到现场实地观察、调查、测量、试 验取得数据,为确定主要原因提供依据。 (2)在确认每条末端原因是否为要因时,应根据它所分析问题的影响 程度大小来确认,而不能与现有的工艺标准、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比较, 也不能根据它是否容易解决来确定。 (3)末端因素要逐条确认,否则就有可能把本来是主要原因的因素漏 掉。 4、常用统计方法:调查表、简易图表、直方图、散布图、正交试验设 计法等。
四、QC小组活动
3、设定目标
6、你认为这样的课题目标是否可以?
1、自卸翻斗车售后返修率由1%降低到0.5% 2、提高2007款解放车的顾客满意度; 3、30天完成自动传送数控装置的研制; 4、争创“世纪大厦”顾客满意工程; 5、吊车大修后耗油量比规定的标准超10毫克
四、QC小组活动
4、分析原因
1、针对问题分析原因 针对症结问题分析原因 2、分析原因要彻底 要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具体因素为止 3、分析的方法: (1)要展示问题的全貌;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去考虑; (2)要正确、恰当的应用统计方法。 (3)用头脑风暴法产生观点,把造成问题的潜在原因都想到。(小组 成员互相不争论、不反驳、把大家的意见都记录下来) (4)恰当的选用下述的统计方法去整理分析所产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