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人机工程》ppt课件

《安全人机工程》ppt课件

近距离工作和精细作业;长期在劣质光照下工作
.
12-17
视觉运动规律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 直方向的东西。一般机器外形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顺时针进行。 (3)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且不易
.
12-19
二、人的基本特性
3.人的感觉与反应
(1)反应时间
获取信息
机器或外界

运动器官
为保证安全作业: 1)使操纵速度低于人的反应速度 2)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
12-20
二、人的基本特性
(2)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
合理的选择 感知类型
适应人的生理、 通过训练提高
心理要求
人的反应速度
.
12-21
二、人的基本特性
(二)人的生理特性 之人体的特征参数
1.人体的特性参数
(1)静态参数; (2)动态参数; (3)生理学参数;(4)生物力学参数
2.人体劳动强度参数
(1)人体的能量代谢;(2)耗氧量; (3)心率;(4)人体劳动强度
.
12-22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人的基本特性
基础代谢: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条件:人清醒、静卧、空腹(食后10h以上)、室温20 ℃ 左右)
2.产生原因及消除途径 (1)产生原因:工作条件因素;作业者本身因素 (2)消除途径:
显示器、控制器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改善 工作环境,科学的安排环境色彩、装饰及作业场所布局;保证 合理的温湿度、充足的光照等;避免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合理 的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现代人机工程学
.
12-5
一、安全人机工程概论
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
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人-机-环境”系统,并使
三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
佳匹配,以确保系统高效、
经济地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的
科学。


定 义
环境
.
12-6
一、安全人机工程概论
人:是指操作者或使用者
机:泛指人可操作与可 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 也可以是用具或生活用 品、设施、计算机软件 等各种与人发生关系的 一切事物。
W ―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1,扛=0.4,推/拉=0.05;
10 ―计算常数。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Ⅰ级 Ⅱ级
Ⅰ≤15 Ⅱ=15~20
Ⅲ级
Ⅲ=20~25
Ⅳ级
Ⅳ﹥25
.
12-24
二、人的基本特性
(二)人的生理特性 之疲劳
1.定义: 肌肉疲劳(体力疲劳):过度紧张的局部出现酸痛现象 精神疲劳(脑力疲劳):不愿意再做任何活动的懒散感觉,意 味着肌体迫切需要休息
基础代谢率
作业时实际代谢率 - 安静代谢率 =
基础代谢率
.
12-23
二、人的基本特性
人体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指数Ⅰ
Ⅰ=T • M • S • W • 10
T ―劳动时间率=工作净劳动时间(min)/工作日总工时(min),%;
M ―8h工作日能量代谢率,kJ/min • m2;
S ―性别系数,男性=1,女性=1.3;

环境卫生学 科

环境心理学
人体力学
系统工程
环境检测学
机械工程
管理工程
.
12-9
二、人的基本特性
人体测量 (物理特性)
人的 基本特性
人体 生理特性
人体 心理特性
.
12-10
二、人的基本特性
(一)人体测量(物理特性) 1.被测者姿势(直立,坐姿)
2.测量基准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等)
人体尺寸测量基础
(2)眩光
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或由光滑表
面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
(3)视错觉
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
.
12-14
二、人的基本特性
.
12-15
.
12-16
二、人的基本特性
视觉损伤 300m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紫外线眼炎;紫外线照射4~5h后眼
睛便会充血,10~12h后会使眼睛剧痛而不能睁眼,这一般是暂时性症状, 大多数可以治愈;常受红外线照射可引起白内障;直视高亮度光源,会 引起黄斑烧伤。眩光或照度剧烈而频繁变化的光可引起视觉机能的降低。 视觉疲劳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
1
起源与发展史
经验人 机工程学
一、安全人机工程概论
早期历史~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科学人 机工程学
1945~1960年
现代人 机工程学
1960年~现在
.
12-2
一、安全人机工程概论
经验人机工程学
历史早期案例
.
12-3
一、安全人机工程概论
科学人机工程学
.
12-4
一、安全人机工程概论
人 体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量

能 安静代谢:作业或劳动开始之前,仅为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平衡或某种
量 姿势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安静代谢率≈ 120%基础代谢率
谢 活动代谢:从事特定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能量代谢
活动代谢率=实际代谢率-安静代谢率
相对能量代谢率RMR:衡量劳动强度的大小
活动代谢率 RMR =
3.测量方向(头测端,足测端,内侧,外侧等) 4.支撑面和衣着
5.主要仪器(测高仪,直角规,弯脚规)

体 测
影响因素
6.主要统计函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标 准误差,百分位数)

1.民族
静态测量
2.性别,年龄
3.职业
1.活动空间
动态测量 2.伸展域
正常区域 最大区域
.
12-11
二、人的基本特性
.
疲劳。 (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
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5)人眼看一个目标要得到视觉印象,最短的注视时间为0.07~0.3s,人眼
视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0.17s。
.
12-18
二、人的基本特性
2.听觉
听觉特性 (1)听觉绝对阈值 人的听觉系统感受到的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强度值,与频率和 声压有关 (2)听觉的辨别阈值 区分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声音的能力,与频率和强度有关系 (3)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距离的能力 判断声源的距离主要依靠声压和主观经验
12-12
二、人的基本特性
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 1.最大最小准则 2.可调性准则 3.平均准则 4.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 5.地域性准则 6.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的准则
.
12-13
二、人的基本特性
(二)人的生理特性
1.视觉
之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
常见的视觉现象
(1)暗适应、明适应
暗适应约需要30min才能完全适应,明适应只需约1min
环境:是人与机共处的环境,如作业场所和作业空间,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
12-7
一、安全人机工程概论
观察法
实测法
实验法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究 方

调查研究法
分析法
模拟和模型试验法
.
12-8
人机工程学
技术科学
生理学

心理学

科 劳动卫生学

人体测量学
工业设计 工程设计 安全工程
环境保护学
环境医学 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