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2019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最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B.20 世纪 80 年代的气温高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大体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 7 万年至距今 l 万年的气温
4.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科的燃烧效率
种甘蔗制糖厂的区位选择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1-- 22 题。
21.影响甘蔗制糖厂厂址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土地
B.市场
C.交通
D.集聚
22.甘蔗制糖厂属于什么指向型工业( )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动力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 回答 23∼24 题。 23.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
34.读下图,读图表示不同级别的中心地。中心地 A 的服务有百货店、餐馆、理发店、学校、银行、医院,中心地 B 提供的服务有百货店、餐馆、理发店。(图中黑点为中心点)完成下列各题(8 分)。 (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中心地 A 和中心地 B(2 分)。 (2)假如图中的两个中心地分别表示县城和乡镇,那么表示县 城的是_______(2 分),表示乡镇的是____(2 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全部选对记 2 分)
33.下图代表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实线代表已经过去的时间,虚线代表未来的时间)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6 分)。 (1)简要分析①~②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原因是(2 分)。 (2)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发展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____(2 分): 人口规模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2 分)。
下图为世界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读图完成 26∼28 题。
26.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27.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28.若在甲农业地域类型区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则可能引起( )
A.水土流失
①建筑
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③交通
④信息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 15 题。
城市数目(个)
工业总产值(万元)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比重(%)
1950 年
1
12
12
2.7
1980 年
3
19
65
38.6
2012 年
8
35
83
67.8
A.城市数目
B.工业总产值
C.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比重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24.“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我国农业必须坚持( )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农机装备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 30 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25.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是改变( )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
32. 【答案】(4 分) (1)增长(2 分) (2)北京市人中增长主要为人口迁移(迁入);河南省人口增长主要为人口的自然增长(2 分)
33. 【答案】(6 分) (1)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三者任答二点记 2 分) (2)②(2 分) ④(2 分)
34. 【答案】(8 分) (1)A 为左上角黑点,B 为右下角黑点(两处都标对记 2 分) (2)A(2 分)B(2 分) (3)①③④(2 分)
D.禁止人口流出
10.下列关于“人口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来描述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情况 B.反映近一百年人口猛增的现象
C.目前世界人口达 100 亿
D.爆炸式增长会长时间持续下上
11.人口容量的特点不包括( )
A.警戒性
B.临界性
C.相对性
D.区域性
读“某国自 18 世纪 80 年代至 20 世纪 70 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B.②
C.③
D.④
2.一般来说,影响现代交通运输线路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水文
C.气候
D. 经济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 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回答 3∼5 题。
3.上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近现代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下图为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 29∼30 题。
D.劳动力充足 D.受市场影响大 D.土壤盐渍化
29.新高铁与“兰新铁路”不完全重合,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B.加强区 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C.沿河谷修筑,降低成本
D.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30.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 440 千米的防护设施“右图”,其主要作用是( )
A.防台风
B.防洪水
C.防大风
D.防噪音
二、综合题(40 分) 31.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2 分)。
(2)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除了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外,在交通形态、构成运输网的运输方式差异上明显,请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 2011 年春节后,浙江、江 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 留”农民工。据此完成 6∼7 题。 6.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7.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①中心地的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多 ②中心地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数一般低于门槛人口数 ③中心地 A 的门槛人口比中心地 B 高 ④中,心地 A 有中心地 B 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有中心 地 B 所没扫的比较高级的职能
3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1)甲、乙两城市中,____(2 分)城市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2)甲地的商业网点要____(2 分) (填“多”或“少”)于乙地的商业网点。 (3)据图填写,乙地的综合运输网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综合运输网(6 分)。 (4)若甲、乙两地是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的代表,那么,代表东部地区的是____(2 分)。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市 2010 年和 2014 年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 8-9 题。
8.目前该市人口的最主要问题是( )
A.劳动力严重不足
B.青少年比重太大
C.老龄化问题严重
D.城市人口比重太高
9.应对该市人口变化,目前最合理的措施是( )
A.严格户籍管理制度
B.接纳国际移民
C.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填表说明(8 分)
东部
西部
交通形态
构成运输网的运输方式
32.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4 分)
2012 年北京市和河南省人口变动
自然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河南省
0.564
(1)据表可得出北京市的人口和河南省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 (2 分)。
总增长率(%) 5.292 0.562
(2)据表简答北京市和河南省的人口 就总增长差异性表现在 ( 2 分)。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雅礼中学、南雅中学三校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分值:100 分 时量: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 A 城(120.5°E,28°N)到 B 城的公路。读图回答 l∼2 题。
1.上图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方案中,最佳的是
A.①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雅礼中学、南雅中学三校
一、单项选择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D
D
B
D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B
D
B
B
C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