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昌江六小李芝霞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并通过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体积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一种计算机体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生:数体积单位。
师:是的,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含有几个体积单位,那么它的体积就是多少,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这种方法(出示正方体教具)这是一个体积为1 cm3 的正方体,如果用4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生:4cm3师:你是怎么算的?生:只要计算它含有几个1 cm3 的体积单位这个长方体含有4个1 cm3体积单位,因此它的体积是4 cm3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生:长:4cm,宽:1cm,高:1cm(板书:把数据填入表格)(二)探索新知1、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①探索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师:说得真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要计算电冰箱、电视包装箱等比较大的物体时,这种方法显然就行不通了,那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
师:还是刚才这个长方体,如果在它的右侧再加上一个1 cm3正方体(操作:加上一个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长、宽、高各是多少?生:5 cm3,长:5cm,宽:1cm,高:1cm(板书:把数据填入表格)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组数据,想一想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系?生:与长方体的长有关系。
师:观察得真仔细,长方体的体积除了与长有关系外,还和什么有关系?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学具盒里的小正方体自己探索,请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操作、计算、记录、讨论)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小组汇报)师;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都有关系,那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数据,小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②归纳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智慧结晶?(多请几个小组汇报)生:我们组通过讨论认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师;其他小组的答案和他们的一样吗?生:一样。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猜想、实验、验证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好方法,在今后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归纳一下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长方体体积用V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V=a×b×h= abh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练习:课本P47“试一试”第1题⑴、⑵2、探索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①师:你怎样想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生: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a×a×a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练习:课本P47“试一试”第1题⑶3、公式延伸①归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上面各个图形底面的面积,称为底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②课本P47“试一试”第2题(三)巩固提高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石碑的高是14.7米,宽2.9米,厚1米。
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V=abh =2.9×1×14.7=42.63(m3)答: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的体积是42.63立方米。
2、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V=abh =6×4×0.9=21.6(m3)0.9×21.6=19.44(吨)答:需要21.6立方米的沙子,这些沙子重19.44吨。
(四)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 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①复习导入在这个环节中,我并没有设计“漂亮”的教学情境,而是和学生一起复习前面学习过的计算体积的方法:“数体积单位”,因为这个知识点与本节课的学习息息相关,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②探索新知本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托新课程“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在活动中,我先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它的体积,之后又在原来的长方体后面又添上一个小正方体,并让学生再计算它的体积,并把两次的结果都记录在表格,这样学生很快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有关系。
在学生学会了这中方法后,我便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类似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还与哪些条件有关系,有了前的铺垫,学生很快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在学生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立即追问: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样的关系,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并最终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式,还知道了应该如何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通过亲身体会,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比例尺是一种尺子。
B.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相比,叫做比例尺。
C.由于图纸上的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所以比例尺都小于1。
2.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D.31.4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
A.1 B.2 C.34.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A.1∶6 B.1∶5 C.6∶15.10层楼大概有()A.30m B.10m C.300cm D.30m26.关于“分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分数是指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B.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C.分数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三类D.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7.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360,减数与差的比是1:2,差是()A.60 B.120 C.90 D.180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米,b米和h米。
如果长、宽不变,高增加3米,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 )立方米。
A.3ab B.3abh C.(3+h)ab9.一架从“重庆往黄山再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有a名乘客,在“黄山站”中转时有b名乘客下机,15名乘客上机。
这时飞机上有()人。
A.a+b-15 B.a-b+15 C.a-15b10.如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ml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ml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讲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溢满出。
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
A.50cm³以上,60cm³以下B.30cm³以上,40cm³以下C.40cm³以上,50cm³以下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
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______)千米。
12.200分钟=________小时 1085千克=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1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14.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1)10________(2)________15.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100,第二个数是90,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平均数.第三十个数的整数部分是_____.16.若x是最小的非0自然数,y是最小的质数,z是最小的两位合数,则x+y+z=(________)17.10名同学进行羽毛球单打比赛,每两个同学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打________场。
1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0cm,它的棱长总和为________,它的表面积为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合________dm3。
19.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60公斤,约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45,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_____公斤;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比我国人均水平少_____%.20.李卫家养的母鸡是公鸡的8倍.如果养了x只公鸡,母鸡有________只,母鸡和公鸡一共有________只,母鸡比公鸡多________只.三、判断题21.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
(___)22.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必定是合数。
(___)23.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____)24.a÷b÷c=a÷c÷b (_________)25.可以稳定的站稳。
(____)四、作图题26.把下面三角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把梯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再按2:1的比例放大.五、解答题27.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一项工程,10天完成了总任务的,已知甲乙两个工程队工作效率的比是2:3,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几天可以完成?28.在绿色环保假日活动中,六(1)中队共收集矿泉水瓶130个,六(2)中队比六(1)中队收集的1.5倍少20个,六(2)中队收集矿泉水瓶多少个?29.叶氏兄弟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第二天卖出180千克,这时还剩下总数的20%,这批水果共有多少千克?30.六二班要买15篮球.班主任钱老师逛了两家商店,发现同一品牌的篮球原价都是90元每个,但两家的促销方式不同.甲商店是买四送一,乙商店是满100元减30元.请你帮钱老师算一算,到哪家商店购买篮球更便宜?31.将一个底面积直径10cm的金属圆锥体,全部浸没在直径为40cm的圆柱体形玻璃杯中.这时杯中水面比原来高了1.5cm.这个金属圆锥体高多少cm?32.一个圆锥形谷堆底面周长6.28米,高0.9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700千克,这堆稻谷约重多少千克? 33.北京和南京大约相距1050km,一辆快车和一辆动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动车与快车的速度比是5∶2,求动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