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永生平及对北宋词坛的贡献上

柳永生平及对北宋词坛的贡献上

在慢词创作发展过程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词人就是柳永。

而且,柳永还发展了词的俚俗性特征,使它符合广大市民阶层的需要,开创了“俚俗词派”。

柳永创作的艳俗词曲,为他博得词坛好名声,但同时也影响其仕宦前途,以致困顿潦倒一生。

01:30首先我们来看看柳永的一生,柳永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所谓第一个专业词人,就是他一生主要的成就都在写词上,不像晏殊、欧阳修他们做官还很出名。

柳永原来名字叫柳三变,字景庄;后来改名永,字耆卿。

02:00大概是中年以后改名字的,改名字的原因是说多年的体弱多病,永就是永年,希望再活得长久,耆就是耆老,也就是要长寿。

柳永在兄弟里边排行第七,所以人又称“柳七”。

他的祖籍是今天的山西永济,但是他家里早就迁居到福建崇安,所以他们家可以说是福建人。

02:30当时他家的三兄弟都非常出名,他的两个哥哥柳三复、柳三接,还有他自己柳三变,三个人很出名,人称“柳氏三绝”。

柳永少年的时候,曾经跟随父亲在京都要生活过一段时间,曾经有过歌舞寻欢的浪漫生活。

柳永他的词《戚氏》回忆说:03:00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北宋·柳永《戚氏》柳永主要活跃于宋仁宗时期。

仁宗即位以后柳永多次到京都考试。

在等待考试的时间,与下层的歌妓乐工交往。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说: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03:30柳永作为举子的时候,多出入于歌楼青院。

也就是说当时要是有一首新的歌曲得到了,一定要叫柳永来填词,柳永是当时的走红歌词作家。

据说,这种生活给柳永后来做官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宋人的笔记记载说:(柳永)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

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

”上曰:“且去填词。

”由是不得志。

日与儇子纵游倡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北宋·严有翼《艺苑雌黄》04:00曾经有人向宋仁宗皇帝推荐柳永,说柳永很有才,之后皇帝就问了,说:就是那个写词的柳三变吗?回答说是的,皇帝说:就是说他这样的行为放荡不羁,还做什么官嘛?从此以后柳永不得志,自称自己是:这些笔记记载里边,04:30虽然有道听途说之言,不可尽信,但是柳永确实他在《鹤冲天》里边这么说的,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北宋·柳永《鹤冲天》也就是考试考不上,柳永一定是多次考进士以后才考上的,那么应考这段时间,日子过得是非常艰难的。

在这一段时间里边,柳永更多的是放纵自己,混迹于歌楼妓院。

05:00他的许多脍炙人口、传播广泛的俗艳词曲,既为他博得词坛名声,也为他换来了品德不好的坏名声。

在仁宗皇帝比较注意道德风尚的时代,他当然是要吃亏的。

柳永所以考试考上以后,做官做的也还是小官,始终难以升迁。

05:30官最后是做到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柳屯田”。

人们现在大致推测,柳永考上进士的时候已经是五十来岁了,所以,仕途上也没有可以供他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了,加上他声名狼藉,所以他必然是一生的潦倒,最后据说他是病逝于润州,就是今天的江苏镇江。

06:00死了以后,穷得安葬都不能安葬,他的棺柩就寄放在寺庙里边。

过了二十多年,才由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出钱把他安葬在北固山。

柳永作词使用同一词调,讲究“同调异体”;不过他更追求一种形式上的创新,即:使用不同词调。

06:30文献资料记载说柳永也擅长写其他的文章,比如说诗歌、散文,他也擅长,但是今天基本上没什么留下来了,今天能留下来的其他的文章,只有散文一篇,诗歌一首,而流传到今天的词却有213首,07:00所以我们说柳永是一位专业性的词人。

柳永的词,他的成绩主要体现在求“新”求“变”的创作。

就是说刘永的词的创作一个是求“新”,追求“新”,一个是追求“变”,变革。

慢词在词的发展史上是新事物,柳永词的特点,也集中在这个“新”字上。

李清照《词论》说:07:30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函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南宋·李清照《词论》也就是说柳永改变了旧的音乐,开始创作新音乐,那么他写的歌词就非常地流行,非常有名声。

具体地说,柳永词的“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也就是:08:00形式上有新的创造;内容上有新的开拓;艺术上有新的进展;语言上有新的变化。

我们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看:第一,形式上有新的创造。

《乐章集》一共用了17个宫调,用了127种曲调。

08:30将柳永所用的词调与晏殊、欧阳修、张先等所做的各方面做一个比较,就能够明显地看出柳永的创新尝试。

统计数字可以表明,柳永所用的词调比晏殊多了三倍,比欧阳修多了将近两倍,比张先也多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晏殊、欧阳修重复使用一个词调的频率09:00要远远高于柳永,张先则接近柳永。

如欧阳修他喜欢写《渔家傲》这个词牌,一下子就写了44首,欧阳修总共他的作品留(存)到今天也是240来首,有六分之一的作品是在写《渔家傲》。

那么柳永流传今天的词作里边,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木兰花》用了13首。

而且柳永他是不满足于09:30这种熟悉的词调反复使用,他喜欢创新,喜欢在形式上创新。

他与民间的乐工歌妓又有密切交往,所以相互交流,他们的这种创新的尝试屡屡得到成功。

即使同一个词调的使用,柳永在字数的多少、句子的长短方面也经常有所变化,花样翻新,所谓“同调异体”。

在柳永所使用的127个词调中,10:00同调异体的就达到31个之多,占了他这里边的25%,就是有四分之一。

比如说《倾杯乐》三首,它就分属三个宫调,就是:仙吕宫、大石调、散水调,这个宫调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音乐的什么c调、f调、b调,输不同的乐调,它的演唱就不一样,字数也不一样,所以这三首《倾杯乐》字数分别是:106个字、116个字、104个字;10:30他还写了四首《倾杯》,分属林钟商、黄钟羽、大石调、散水调,字数各自是110个字、108个字、107个字、104个字;还有《古倾杯》一首,属林钟商,是108字。

这八首词都是《倾杯乐》,但是分属不同宫调,互相之间不断有变化。

在晏殊、欧阳修的作品里边,同调异体的情况就极为罕见。

11:00张先使用同一词牌大多也属于同一宫调。

他们在音乐上都缺乏柳永这种创新精神。

柳永之所以要创新词调,目的是为了把流行的民间的“新声”通过歌词的创作使它推广开来,而且通过文字把它固定下来。

我们要知道,当时好多的他填写的新的歌曲,11:30都是教坊乐工歌妓让他写的,教坊乐工他要通过新的歌曲去赢得顾客。

所以在这样不断的填写过程中,柳永写的新曲子就非常多了。

柳永他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新的慢词词调,逐渐显示出了慢词的强大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12:00自从柳永以后,宋词就进入了慢词与小令并重的一种创作的一个历史时期,这是第一点。

柳永词内容上的创新表现在:发挥抒情功能;描写妓女生活和愿望;反映羁旅行役;描写都市风光与风土民情。

12:30第二,内容上有新的开拓。

柳永的出现,首先是在慢词创作上,大大地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

他的词有的甚至突破了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直接做内心的表白。

这一点最明显的是表现在他写轻视功名和反映仕途失意后的牢骚不满的这些作品里边。

13:00这样的词,一般都写得大胆而又泼辣。

比如说《鹤冲天》,《鹤冲天》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北宋·柳永《鹤冲天》13:30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北宋·柳永《鹤冲天》这首词以通俗浅近、明白晓畅的语言,直接抒发词人蔑视名利、傲视公卿的这种思想感情。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边绝大多数时间,科举考试都有营私舞弊这样的一种现象的存在,14:00这里边也有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等句子,就包含了作者无限的辛酸和对科举制度的讽刺揶揄,它说出了那个时代许多科举考不上的这种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所以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但问题还没有停止在这个地方。

14:30这首词的深刻和尖锐之处,还在于它表明:词人考不上进士以后,宁肯在“烟花巷陌”中去寻找“意中人”,宁肯当一辈子的“才子词人”,宁肯在“浅斟低唱”中虚掷“青春”、虚度光阴,也不要那身外的“浮名”。

说: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北宋·柳永《鹤冲天》将功名利禄直接贬斥为“浮名”,这在统治者看来是有点大逆不道了。

15:00封建时代的多数文人,科举落第以后,牢骚也是满腹的。

但是他们仍然是要“头悬梁、锥刺股”,一心只读圣贤书,以求卷土重来。

那么一次一次地前赴后继,至死不悟。

所以中第与落第者都紧紧地团结在统治者的周围,这正是统治者笼络人才、15:30增强朝廷凝聚力所需要的,也就是唐太宗所说的“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落第者即使有牢骚,一般也都骂考官无眼,甚至感慨自己的时运不济,对科举制度总是充满着希望的。

北宋前期对科举制度做了大幅度的变革,努力保证“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公平竞争原则的贯彻实施,16:00因此也成功地培养起文人对赵宋王朝的向心力。

然而,恰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柳永发出如此不和谐的音响,表现出词人对封建道德信条的蔑视,甚至将“风流事”、“浅斟低唱”都抬举到科举功名之上,这就是统治者绝不能容忍的,柳永因此得罪皇帝,招致以后仕途上无限麻烦16:30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过,统治者真是误解了柳永,他何尝不是对功名利禄孜孜以求,柳永到处“打秋风”,最终依赖科举晋身,奔走“政府”之间要求转官等等的作为,都明显表露出他的内心的渴望和他一生的追求。

只不过,柳永生性浪漫,性格浮躁,17:00“偎红翠”的生活又确实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牢骚来的时候就口无遮拦,胡说八道,触中了统治者的忌讳。

这是柳永词内容开头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乐章集》里边还有一些直接描写妓女生活情态和反映她们追求稳定生活愿望的作品。

柳永无论如何落魄,17:30依然是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

他与歌儿舞女相处时间再长,也只能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所以,柳永大量写歌妓的作品都是停留在外表,很肤浅地描写。

但是,他与歌妓生活的时间长了,对她们必然会有更多的了解和更细腻的观察,对她们心里的愿望也会多少有一点了解,18:00所以他替歌妓抒情的时候,有时候就说出了一些不一样的话。

比如说《定风波》,《定风波》这么说: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