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二轮复习备考具体措施

生物二轮复习备考具体措施

生物二轮复习备考具体措施一轮复习侧重知识梳理和生物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把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与高考解题能力无缝对接。

二轮复习,更加注重系统的专题知识和专题方法的复习和训练,注重解题策略和知识点的运用。

二轮复习思路:以专题复习为主要模式,以知识的整合、能力的形成为阶段复习目的。

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组成特定的复习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规范答题的能力。

加强考试训练,提高解题技巧和心理素质,减少失误。

一、整合深挖教材1.强调“四会”,紧扣教材,重点理清概念"四会"是会读、会背、会默、会理解。

"会读":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会背":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背熟;"会默":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默写,确保用生物学术语准确答题;"会理解":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要掌握它的内涵,还要注意它的外延。

2. 汇总图表形成体系图表题就是指含有图解的生物试题,它往往是表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某一些生物学现象、过程或规律的图表,其形式包括数据表格、直方图、二维坐标图等。

主要有生理功能图解、遗传图解、进化图解、生态图解、实验图解、直方形图解、曲线图解、流程图和综合图解等。

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诸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试题信息的图表化在近几年考题中一直存在。

也可以说是目前生物高考的特征之一。

2.1 以图转文:对照教材中的插图,说出各部分的结构,并进行联想,挖掘隐含条件,如必修一第46页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立体图),首先识别各部分的结构,依据结构联想功能,再进行知识的发散: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的知识,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等,然后与其平面图形(第50页课后题中的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比较,挖掘图中的隐含,如细胞膜的流动性,分布最广的膜结构,还可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思考出题点、提问方式、得出答案等。

2.2 以文转图:对一些叙述较多,不易记住的文字内容,可用图表帮助记忆,可用数轴图、圆形图等表示,直观且容易记忆。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3图图转换:如第一册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DNA分子的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图转化为曲线图或表格等。

2.4 图图组合:许多试题就是将高中生物教材的图进行改造或重组而成,复习时同学们也应对一些图进行改造或重组,如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图组合;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图进行组合等。

3. 构建网络提升能力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各个“点”(知识点)。

因此在第二轮复习时,关键是要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成“线”(知识线索)以及进一步形成“网”(知识网络),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

要学会以重点、热点知识为中心用联想的方法有意识地建立大小不一的专题,构建知识网。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合作用的过程、DNA复制、转录、mRNA、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4. 注重实验拓展迁移设立实验专题分类整理考纲要求的所有实验呈现给学生第一类:显微镜观察类实验(7个)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P7)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P26)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P47)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P61)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P115)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P21)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P88)第二类:物质的分离、提取及鉴定实验(2个)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p97)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p18)第三类实验:探究类实验(7个)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p83)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p9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3-p5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3-p6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p7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3-p112)第四类实验:调查、模拟及其他实验(3个)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模拟尿糖的检测第五类实验:科学史实验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P10)细胞核功能的探索(1-P5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P65)关于酶本质的探索(1-P8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P10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P2-1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2-P28)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P42-46)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2-P47)促胰液素的发现(3-P2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3-P46)二、提高解题能力1.精选精练,总结反思做题亦有“道”:题海无边,回头是岸。

精选精练题目要做到“三突出”:即突出题目的典型性(重点、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针对性(高考的考点,学习的弱点)和开放性(拓展视野、发散思维)。

2.研究整理易错题突破得分瓶颈首先要认真收集错题,建立错题集。

错题本法——用专用笔记本摘抄自己的错题;试卷标记法——在试卷上用红色标记自己的错题,写好反思及解答此题的要点,并编号整理好试卷;裁剪法——将试卷的错题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

其次要深入研究错题,分析错点,找准出错的原因。

是知识性失分,则及时回归教材,进行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是方法性失分,则重新审题,找准切入点,理清该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该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是过失性失分,则对自己又是一次警示,应督促自己克服粗心大意、轻视书写、过度焦虑等非智力毛病。

三.二轮复习还要做几个强化首先强化审题训练。

高考题往往看似常规,其实都有创新,审题不细,就易掉入思维定势,导致出错。

所以审题要逐字逐句,弄懂题意,找出关键字词句(题眼),获取有效信息。

针对自己的易错题型应专门训练审题能力。

其次强化变式训练。

易错题的变式是考生再错的陷阱,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对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变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而且还可以培养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强化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与定势思维是对立的,创新的高考题,看似常规简单,其实入题容易得分难,失分往往是定势思维导致的。

怎样才能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呢?除了审题细致外,还应经常把典型试题进行改编,如试一试把条件改变、把提问改变答案将怎样?把图示改变答案又会怎样?把几个问题组合又会怎样?把简答题改选择题又会如何?针对易错题,做一下这方面的创新,再错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四.二轮要培养学生答题素养,努力闯“六关”一、心理关理综训练中每每遇到遗传试题时,总是要么放弃,要么放在最后作答,究其原因是习惯性的认为很难。

解决措施:1、命制全面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理解遗传规律的实质,熟悉各种遗传的题型、解题方法、解题技巧。

2、渗透再难的题也有几问是白给分的认识。

3、教给他如何在没有完全理解清题意的情况下通过技巧做对题。

二、审题关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学会寻找“题眼”和抓住“关键词”审题时不仅要读题干还要读试题的内容,还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这样才能够读懂题意。

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找出关键词,用笔圈出来(而不是单纯的划线)以示醒目,这些关键词往往是解题的切入点。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越是简单的、熟悉的题目越要反复审题,注意陷阱。

三是思维关要有快速的思维转换能力。

审题结束快速回归教材,联系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练习过的习题。

争取既快且准,其中“准”字尤为重要,实质上宁准勿抢,适当慢一点准一点,可多得分。

四是规范书写关学生问题:叙述类试题的答题语言不规范、不准确、不精当,或冗长,或缺失,或不得要领,或逻辑错误。

专业术语出现错别字。

字体太大上下没有留有一定的空间。

“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 “记名计数法”------“记名计算法”提升策略:(1)收集和整理一些经典精妙的高考题或调研题,细看细读细体会其答题语言,同时适当记忆课本中的结论性语句,以备答题时运用。

(2)加强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写书规范,要求学生生尽量用题干、书本上的词语阐述相关问题。

书写过程既要详尽又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突出得分点。

每次训练完毕,无论得分如何,都要在自己给的答案上对照标准答案来修改。

(3)让学生了解高考阅卷规则,看网络阅卷的截图。

五、时间关要想让学生实现理综生物成绩的最大化,应从两方面入手:1、渗透合理的解题策略,培养其大局观,合理分配各学科各种题型的解题时间。

2、以增加题量、缩短时间的强化训练帮助其提升解题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解题任务。

六、反思关做题在精,不在多,贵在反思,要有题后整理、反思意识。

能力的提升就在于反思。

一反思提取知识是否熟练?二反思运用方法是否熟练?三反思自己存在的弱点在哪?六是题后反思关建立错题本、好题本,用好这两个本。

注意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要克服学生书写不认真、答题不规范、表述不清晰等问题,关键是教师要做出示范。

书写规范、语言简洁、科学、准确加强学生反思整理每节课给学生留出5分钟的整理、反思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