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Word版含答案

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1、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顺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最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2O2+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保温5min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碘液检验对照组: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 碘液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C,观察溶液蓝色变化D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3%H2O2、1mL不同pH缓冲溶液和1mL过氧化氢酶,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观察气体产生速率A.AB.BC.CD.D3、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不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B.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动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若在0℃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4、在探讨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时,唯一假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B.整个实验过程中,保证酵母菌能正常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入足量的培养液C.研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需通入空气,以保证酵母菌正常代谢D.该实验中不通入空气的装置属于空白对照组,整个实验属于对照实验5、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

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甲、乙装置水滴都左移B.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C.甲装置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左移D.甲装置水滴右移,乙装置水滴左移6、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C.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D.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观察发现只有S型菌落7、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B.该实验证明了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该实验证明了激素类似物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µmol/LD.若探究类似物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8、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组2组3组4组土壤处理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土壤湿度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因变量是土壤的湿度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分解9、下列关于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中,合理的是( )A.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用蛙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统计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每个桶内顔色不同的两种球的数量要相等D.生态缸的制作: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缸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10、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观察,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在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通过对白化病家系的调查得出的值会偏大C.观察细胞的线粒体时,需将动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以保持细胞的活性D.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由于标志环脱落,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小11、下列有关调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一组是( )A.AB.BC.CD.D12、为了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ATP还是葡萄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出问题:肌肉是从ATP中还是从葡萄糖溶液中直接获得能量?(2)作出假设:①;②。

(3)实验材料及用具:新鲜的骨骼肌标本、ATP溶液、葡萄糖溶液、蒸馏水、电极、滴管等。

(4)实验步骤:①选取三个新鲜的相同的骨骼肌标本,分别标记为A、B、C。

②给A、B、C骨骼肌分别施加适宜的电刺激,直到骨骼肌不再收缩。

③给A标本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给B标本滴加 ,给C标本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④ 给A、B、C标本同时施加适宜的电刺激,观察。

(5)预测结果及分析:①给骨骼肌施加两次电刺激的目的是否相同? 。

原因为②如果C标本收缩,A、B标本不收缩,则说明。

③如果B标本收缩,A、C标本不收缩,则说明。

13、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备选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3只、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某同学的唾液。

(三)实验步骤: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③取3支试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④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释的唾液,摇匀后放置5min;⑤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60℃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min;⑥待冷却后,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1)上述实验步骤有三处错误,请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2号、3号3支试管加入的淀粉、唾液及保温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得出科学结论。

(3)此实验中因变量的具体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同学做了如下课题研究:假设:在其他条件(如温度、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因素是氧气。

设计实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可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得出结论:如果甲、乙两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又能进行。

(2)实验分析:①甲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乙装置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甲、乙两装置中产生的气泡量较多的是装置;产生能量较少的是装置,原因是。

②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15、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①准备4套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编号为1~4。

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质量浓度为0.01g/mL的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入1~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1 2 3 450W 100W 200W 400W第一次 5.0 12.0 21.0 19.2第二次 5.3 11.5 20.0 18.5第三次 5.0 12.0 20.0 19.0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__________。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__________。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是否是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

16、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17、如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段,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染色体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区段,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区段。

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染色体之间有交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区段。

3,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