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第二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第二单元质量评估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8分)1.文明礼让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下列语句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A.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B.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C.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D.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2.2019年10月10日,无锡312国道突发高架桥侧翻事故,3名市民当场遇难。

据调查,这起事故主要是由两辆大货车严重超载而引起的。

该事件警示我们( ) A.不遵守规则,必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C.维护公共安全主要靠制定规则 D.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 )①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②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③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④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举止端庄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任何违法犯罪都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对他人合法权利的侵犯,都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小丁在公共汽车上不给老年人让座②小金在英语默写时作弊③父亲离婚后没有给13岁的小虎抚养费④小兵骑自行车闯红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右边漫画启示我们( )A.要关爱弱势群体 B.要做到平等待人C.要坚持诚信做人 D.不能够嫌贫爱富6.“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礼貌之所以“值钱”是因为( )①文明有礼是交往的起点②文明有礼使社会更加安定有序、文明祥和③文明有礼体现了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④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

”关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由是有条件的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规则的约束③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规则和自由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8.胡某多次将共享电动车骑回家并对报警装置进行破坏,试图“霸占”共享电动车,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罚金2 000元;汪某因火烧两辆共享单车当废铁卖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9.下列四个图示中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ABCD10.16岁的初中学生李某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到网吧玩游戏,由于没钱,他开始小偷小摸,进而拦路抢劫。

后来李某在一次拦路抢劫中持刀将人捅成重伤,当地法院依法将其判刑。

这一案例说明( )①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惩罚②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③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④我们应严格自律,坚守法律底线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11.快递员剐蹭轿车被扇耳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冲突,就骂脏话、动手打人,“得理不饶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大矛盾。

这启示我们(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了可以采取一切措施进行反击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2.青少年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①设法稳住歹徒②记住歹徒的相貌特征③了解歹徒的去向④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⑤孤身与歹徒硬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材料一很多人都会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很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

于是他们越来越不尊重别人了,渐渐地他们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了。

后来,他们终于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1)“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4分)(2)怎样做一个善于尊重他人的人?请你献计献策。

(4分)材料二待人以礼,人心所向。

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对人恭敬,高看一眼;礼在“礼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不亮高声;礼在“礼节”:相敬如宾,彬彬有礼,乃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等。

(3)材料二说明待人以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4)为什么说待人以礼是“人心所向”?(3分)(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4分)14.锦州交警部门决定,自2019年11月26日起,在火车南站站前广场进出停车场通道设置禁止机动车临时或长时停车交通标志。

在设置有禁停标志的路段,禁止一切机动车临时或长时停放。

交警部门将加强巡逻管控,并利用电子监控系统对违法车辆进行取证处罚。

(1)材料中锦州交警部门制定的规则是为了维护哪一类社会秩序?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4分)(2)设置禁停标志,是否意味着剥夺了停车自由?为什么?(4分)(3)我们该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4分)15.材料一朱某在广场拾到赵某丢失的手机,拒绝归还。

赵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机。

材料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

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后公安机关依法将他们带走,并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材料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累计得赃款1 000多元。

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1)材料中朱某和李某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3分)(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规则、遵守法律?(4分)(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犯罪。

(6分)16.材料一李江福是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他从十九个人的包工队发展到具有国家级资质的建筑企业,靠的就是“诚信”俩字。

李江福说:“诚信比生命更重要,讲诚信不吃亏。

诚信给我带来了市场,也带来了朋友,使企业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材料二市民桂先生准备出国时,发现自己被列入了“阻止出境”的黑名单。

原来,桂先生因偷税被税务部门列入黑名单,并受到国税、公安等多个部门的联合惩戒,“真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对此,桂先生十分后悔。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谈谈讲诚信的重要性。

(3分)(2)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诚信的现象。

(至少列举三例)(3分)(3)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践行诚信。

(3分)参考答案第二单元质量评估试卷1.A【解析】A中的观点涉及文明礼让,是正确的;B、D涉及的是诚信,排除;C 涉及的是勤俭,不符合题意,排除。

2.D【解析】题干材料警示我们要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正确;A说法绝对,不遵守规则,未必会受到法律制裁,只有违法行为才会受到法律制裁;B说法是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与题意不符,排除;C说法错误,维护公共安全主要靠公民自觉遵守和维护规则,而不是制定规则。

3.D4.D5.C6.B7.B 【解析】②③正确阐述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符合题意;①本身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规则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④错误。

8.D9.D10.B11.D12.C 【解析】青少年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孤身与歹徒硬拼的做法不可取,排除小项⑤。

故选C。

13.(1)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3)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有礼貌、知礼让、有礼节)等方面。

(4)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5)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14.(1)为了维护交通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不是;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设置禁停标志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人们的自由。

(3)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5.(1)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有利于规范公民行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3)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杜绝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划清界限,不越“雷”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6.(1)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考试作弊;借同学物品不按时归还;对老师说谎话;无良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

(3)①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也要说明理由。

②运用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