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荡漾(yànɡ)青荇(xìnɡ)笙箫(ēnɡ)长篙(hāo)
B.沉淀(àn) 漫溯(sù) 罗绮(qǐ)饥馑(jǐn)
C.憔悴(áo) 絮聒(xù) 监禁(ān) 棱角(lénɡ)
D.桅船(wéi) 朝夕(āo) 灼热(ó) 弯曲(qū )
解析A项,“篙”读ɡāo。

答案 A
2.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①揉碎在浮藻间,着彩虹似的梦。

[来源:学_科_网]
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着中国呀……
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

A.沉淀封锁摇摆
B.沉积封锁招摇[来源]
C.沉淀封锁招摇
D.沉积笼罩招摇
解析沉淀:凝聚、积累,用来形容“梦”更加逼真,化无形为有形。

沉积:重在聚积。

封锁:用强力阻断和外界的联系。

笼罩:遮盖。

摇摆:摆动。

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拟人化手法赋予青荇人格化。

答案 C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

转化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心浮气躁,工作一曝十寒,教育必然没有效果。

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

教育的过程,不是学生对教师的臣服,管理学生的办法就是扇耳光,这样的教育方式也难免太过拙劣。

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孩童如璞玉之未琢,治玉之道,在于顺其天然文理而精雕细刻,体罚犹如以刀斧攻玉,粗鲁野蛮,鲜有不碎者!”
A.一蹴而就B.一曝十寒
C.难免D.精雕细刻
解析C项,难免:不容易避免,免不了。

此处应用“未免”,意思是对人对事的委婉批评。

A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B项,一曝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

D项,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

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
A.1928年,他故地重游,于归国途中的11月6日,在轮船上写下了《再别康桥》。

B.几经周折,电台的同志才帮助出租车司机查找到了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第一热电厂的一名会计丢的。

[来源]
C.艾青五岁时被领回自己家,但是在家里依然受歧视。

[来源:学|科|网] D.由于读者的生活阅历有深有浅,文艺修养和鉴赏能力有高有低,所以有的读者可能会把《老马》一诗看成“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

解析B项句式杂糅。

[来源]
答案 B
5.默写(5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答案(1)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来源:学&科&网]
(一)阅读闻一多的《死水》,完成6~8题。

6.诗中的“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在冒泡沫……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
答案用美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令人恶心的反面效果。

7.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
绝望的死水”,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8.文中的“死水”有何象征意义?(5分)
答:
答案一沟死水象征了那个黏滞的流不动的、沤的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象征。

(二)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回答9~10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来源:学科网][来源]
波光里的艳影,[来源:学|科|网]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9.这两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分)
答:
答案运用了比喻、移就和拟人。

移就是把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用来修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荡漾”本是描写水的,在这里却用来形容“艳影”。

10.你怎样理解“招摇”“甘心”二词?(5分)
答:
答案“招摇”写出康桥对
诗人的欢迎态度,“甘心”深刻地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眷念。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1~12题。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①,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来源]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①罡(ɡānɡ)风:道家语,高空的风。

又作“刚风”。

11.试将这首诗的内容跟课文《死水》作一番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相同的,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5分)
诗题“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答:
答案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中国的黑暗现实。

1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
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据此说说“噩梦”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答案“噩梦”概括了当时所有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