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 2.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 2.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艾青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食指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舒婷的生平及诗作风格。

2.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意象,领会诗人情感;分析诗歌语言,了解诗歌风格;注重诵读,增进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和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3.体味闻一多爱国之情的痛苦与激愤,理解徐志摩对康桥的无尽眷恋与赞美,体会艾青对苦难中国的赤诚与悲哀,品味食指对生命的热爱,领会舒婷对海岸的思慕。

1.连线作者(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一身正气,曾为抗战蓄髯八年。

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2)徐志摩(1896—1931),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其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性:形象性强,比喻贴切,音节和谐,语言清丽,形式多样。

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是中国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艾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诗坛的“泰斗”和“王子”。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4)食指,生于1948年,原名郭路生,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他的很多诗歌创作于“文革”期间,具有质朴的风格。

其诗歌创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插队知青和都市青年中。

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引起诗界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其创作成就得到公认。

主要作品有《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5)舒婷,生于1952年,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

1969年开始创作,1979年公开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境外出版5个语种的诗集单译本。

2.探寻背景《死水》作于1925年,此时,闻一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目睹国内“死水”般的现实,十分失望。

在国外的时候,诗人曾热情地讴歌“如花的祖国”(《忆菊》),而现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当时,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腐败破落、满目疮痍。

这一切令诗人痛苦不堪,他时刻在心底叫喊着: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据说,直接引发诗人的灵感并写下《死水》的,是这样一件事:在北京二龙路一带,诗人看到了一沟臭水,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现实,眼前具体的景象与心中忧愤激昂的诗情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写下了《死水》一诗。

《再别康桥》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表于1938年1月出版的《七月》第一辑第二期上。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

同时,艾青也敏感地“在战争中看到了阴影,看见了危机”,“看见了汪精卫的动作与表情,与一个像发自播音筒里的没有生命的语言,他的那颗被包裹在肋骨里的、早已腐烂了的心”。

于是,在1937年12月28日夜晚,艾青写下了本诗。

《热爱生命》 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相信未来》的姊妹篇。

它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双桅船》 写于1979年,这一时期,刚刚经历了十年“文革”的一代青年,还难以准确地给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定位,思想仍然处于迷茫中。

当时很少有人敢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最隐蔽的思想。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1.识字注音(1)重点字漪.沦( ) 残羹.( ) 翡.翠( ) 罗绮.( ) 青荇.( ) 发酵.( ) 长篙.( ) 漫溯.( ) 絮聒.( ) 憔悴.( ) 后裔.( ) 暴戾.( ) 蜷.伏( ) 啮.啃( ) 饥馑.( ) 葛.藤( ) 荆棘.( ) 桅.船( ) (2)多音字⎩⎪⎨⎪⎧ 颤.抖( )颤.栗( ) ⎩⎪⎨⎪⎧ 泥.泞( )拘泥.( ) ⎩⎪⎨⎪⎧装载.( )刊载.( ) 2.辨字组词⎩⎪⎨⎪⎧ 酵( )哮( ) ⎩⎪⎨⎪⎧偻( )镂( ) ⎩⎪⎨⎪⎧ 斓( )谰( )澜( ) ⎩⎪⎨⎪⎧ 篙( )蒿( )嵩( )3.词语释义(1)罗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2)漫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3)暴戾:粗暴乖张,残酷凶恶。

(4)啮啃:用牙咬或啃。

(5)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6)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7)漪沦:水上的波纹。

(8)剩菜残羹:吃剩的食物。

比喻弃余无用之物。

(9)蓬发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

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

也泛指没有修饰。

(10)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

4.词义辨析(1)寂寞·寂静辨析:寂寞:孤单冷清,侧重于形容人的情绪。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侧重于无声的状态。

判断正误:①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读书,就等于把生命中的寂寞..时光换成享受的时刻。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读书看成是一种优雅的人生姿态,视为雅事乐事。

()②天空微微阴沉,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一住院部前的广场上一片寂静..,数百名医务工作者自发地来到这里,向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献上哀思。

()(2)沉淀·沉积辨析:沉淀:指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比喻凝聚、积累。

沉积:指固体物质沉淀堆积起来,比喻沉淀、积聚。

判断正误:①不要以预算的高低来作为选择装修公司的标准,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品牌,因为只有经过一定时间沉淀..的品牌才能保证质量与服务。

()②近年研究表明,铜在脑中某些部位沉积..,可导致脑萎缩、灰质和白质退行性改变、神经元减少,最后发展为老年性痴呆。

()(3)天涯海角·天南地北辨析:二者都有“相隔极远”的意思。

“天涯海角”还形容极远的地方。

“天南地北”还形容说话漫无边际。

判断正误:①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魂牵梦萦的还是对故乡的牵念。

()②两个人一见面异常高兴,天南地北....地说了好半天。

()1.《死水》一诗中,作者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死水里有什么?作者对这一潭死水的评价是什么?用原诗中的话回答。

2.《再别康桥》中,第二至六小节写康桥寻梦,用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3.诗人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起笔,引出了几幅“痛苦与灾难”的画面?4.《热爱生命》中作者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5.如何理解“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答案:基础导练1.(1)yīɡēnɡfěi qǐxìnɡjiàoɡāo sùɡuōcuìyìlìquán nièjǐnɡéjíwéi(2)chàn/zhàn ní/nìzài/zǎi2.发酵/咆哮佝偻/镂刻斑斓/谰言/波澜竹篙/艾蒿/嵩山4.(1)①√②√(2)①√②√(3)①√②√要点导读1.提示:①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②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白沫花蚊青蛙。

③“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2.提示:诗人描写“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这些美妙的景物,运用比喻手法,化无生命的景物为有生命的活体,将金柳比喻为“夕阳中的新娘”,将清澈的潭水喻为“天上虹”,将青荇比拟为“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如“天上虹”般的潭水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

这些景物寄寓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3.提示:画面一(3):冒雪赶车的农夫,“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你要到哪儿去呢?”——无家可归)画面二(6~7):乌篷船里的少妇“垂着头”“蓬发垢面”,家被烧、夫离去。

(陷入“死亡的恐怖”里担忧恐惧)画面三(8):家中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如何)画面四(10):拥挤绝望的垦殖者失去了“家畜”和“田地”,“颤抖着”两臂向天乞援。

4.提示: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著和热烈,以一种近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勇,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

5.提示:人生的追求就是如此:一个理想实现后,新的更高的理想又充满诱惑地向你招手。

“不怕天涯海角”“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生命之树常绿,对理想的追求不懈,这就是该诗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觉醒的一代青年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1.诗人是如何描写“死水”的?2.谈谈你对“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3.《再别康桥》中一句“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你的理解中,“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两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请从篇章结构这个角度说一说这两句诗在全篇中的作用。

5.《热爱生命》一诗中运用了很多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意象,从文中找出5个这样的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6.对《双桅船》中的主要意象进行解读。

《热爱生命》一诗中运用了很多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意象,意在表明生活的艰难,命运的坎坷。

但诗人以无比的坚毅和刚强,以近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多艰难,我们都应该向命运挑战,实现人生的价值。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忽视生命、残害生命的现象屡屡发生,请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有关的生活现象,谈一谈你对“热爱生命,实现人生价值”的认识。

《死水》(1)寄托(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以新颖恰切的比喻破题,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它滞塞,污秽,毫无生气,肮脏不堪。

作者还故意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揭露旧中国表面的繁荣下腐朽肮脏的本质。

(2)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出一种反讽的氛围来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