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课前自主【走进作者】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湖北人。
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
代表作品:《七子之歌》、《醒呀》、《死水》。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新格律诗心学而且有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其代表作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
艾青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1941年诗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向悲壮高昂。
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食指,本名郭路生,北京人,当代诗人。
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代表作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舒婷,当代女诗人,生于福建厦门。
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
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
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
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基本解读】闻一多的《死水》写于1925年。
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
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
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允许大家联想,允许大家见仁见智。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在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1928年7月底的一天,徐志摩一个人悄悄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的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到了11月6日在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再别康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食指《热爱生命》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
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奋,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
这一切都昭示了诗人那崇高而严正的命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舒婷的《双桅船》是一首朦胧诗。
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学习这类诗,我们要着重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因为那是诗人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
《双桅船》的意象可允许大家有多种理解,因为意象本身丰富的内涵表现出了多解性。
【识记积累】畔(pàn) 荡(dàng)漾(yàng) 荇(xìng) 榆(yú) 篙(gāo) 斑(bān)斓(lán) 笙(shēng)箫(xiāo) 絮(xù)聒(guō)、后裔(yì)、蓬(péng)发垢(gòu)面、暴(bào)戾(lì)、蜷(quán)伏、啮(niè)啃(kěn)、饥馑(jǐn)【课文初探】1.初读《死水》,回答问题: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2.通过读《再别康桥》,你觉得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4.食指《热爱生命》这首诗内容大意是“热爱生命”。
这首诗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①(1—3节)表达②(4—7节)进一步表达了塑造了5.舒婷的《双桅船》是一首朦胧诗。
双桅有什么含义?允许大家有多种理解。
◎堂上演练【夯实双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啮(chǐ)啃憧憬(chōnɡjǐnɡ)病入膏肓(huānɡ)B.暴戾(lèi)胆怯(qiè)参差(cēn cī)不齐C.龟(jūn)裂蜷(juǎn)伏提纲挈(qiè)领D.絮聒(ɡuō)棱(lénɡ)角鄙夷不屑(x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灼热市脍荆棘百折不饶B.饥馑梗概崎岖妙手偶得C.后裔契机憔悴别出新裁D.漫溯惟恐班斓贻害无穷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上汽油资源的开发一马当先,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B.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坚决抵制。
C.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的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的声名鹊起。
D.摆脱“自我”,尽快进入角色,对于许多演员都是个难题,而对于贪官们来说却是驾轻就熟,小菜一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一对夫妇特意赶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1000元钱。
B.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还热情地邀请我们今后一定要上他家去玩。
C.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D.调低保送生比例后,一些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正为不能按原计划升入相关大学而奔走。
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1)(2)(3)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像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⑤是为点评。
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②④③⑥B.②⑥③④①⑤C.③④①⑤②⑥D.①④②⑤③⑥【疑难探究】1、反复诵读《再别康桥》,做重点赏析。
通过朗读,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节或者哪一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②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放歌?阅读四五六节,思考。
2、怎样理解《再别康桥》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背诵默写:(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2)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3)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1.“遥夜”指长夜,再用叠字“沉沉”和“如水”的譬喻来状写,传达出作者怎样的的感受?2.全词自始至终无一字直写人物心情,而是通过抒写“无寐”者听觉、视觉、肤觉的种种感受间接表现的,有何好处?(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此诗作于天宝三年,距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整十年。
)1.请从“以动写静”的角度,分析诗歌是怎样把读者带进“寂静”的世界,勾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阅读提升】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3题。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1.“死水”在诗中象征什么?2.诗中加横线的四句在意象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1.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3分)①设计得再好的商业模式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②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也没有永远适用的模式。
③聪明的企业总是会审时度势地修正自己的模式。
④不仅对企图学习别人模式的企业而言,对模式创造者也是一样。
⑤从而创造出新的组合(赢利模式)。
⑥它们像搭积木一样根据变幻莫测的游戏规则(商业环境)来不断改变搭建的方式。
答:2.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分别以“家庭”“课堂”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
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演尽人间悲欢离合;3.根据《中国教育报》上的一条通讯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得超过20字)(3分)本报讯(记者李曜明)山西省政府今年年初承诺,把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作为为全省人民办的10件大事之一。
记者日前在山西采访时了解到,今年山西省筹资6.9亿元,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159万平方米,建成项目学校2287所。
【写作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父亲和我一同在林间漫步。
在一个拐弯处,父亲停下来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仔细地听,几秒钟后我回答他:“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我问他:“我们又没有看见,你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父亲答道:“从声音里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
马车越空,噪音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我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到好象父亲在我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越大。
”读了这则故事不知你有何感想。
请以“马车声的启示”为话题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课前自主【课文初探】1.寄托(隐喻)和象征。
寄托:一沟死水—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鲜明的批判精神象征:①美国社会;②北洋政府;③黑暗的中国现实。
2.别离之情。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