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ppt课件
13
杜牧的诗以俊爽豪宕、雄姿英发的风格卓 立于晚唐诗坛,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 邈。”
——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
14
如何鉴赏怀古咏史诗?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 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 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 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 匙。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20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唐明皇在华清为搏杨贵妃一笑,让人送来 荔枝。
B 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 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 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唐玄宗和杨贵妃骄 奢淫逸生活的批判。
▪ “一骑红尘妃子笑”
▪ 形象地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构成
鲜明的对比,就收到比直抒己见更强烈的
杜 牧 诗 三 首
1
走进作者
▪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 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 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 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 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 施展抱负。
17
咏史诗鉴赏步骤:
▪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
忧天下——明世) ▪ D、写作技巧?
18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19
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9分钟 分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 A 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 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 诗人写作的目的。 D 写作技巧。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26
▪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 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 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 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 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 其他解释)
24
3、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 知”。
4、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什 么会千古流传?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诗人对历 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 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借古抒怀。
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 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 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15
三、领悟感情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 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 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第二种 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 现实。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 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
16
四、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 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有 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作 正反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 這是一首描寫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淒涼 心情的詩。
10
杜牧诗歌 ●感慨时事
11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2
杜牧诗歌 ●小结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 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 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 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 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 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肯:怎肯)
A、李清照 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
——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 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 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艺术效果。
21
C 诗人写作的目的。
▪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 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们在 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 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 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 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
D 写作技巧。
▪ 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 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 刺。
22
学习《题乌江亭》(15分钟)
▪ 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 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 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 3、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 4、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
▪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
为什么会千古流传?
23
▪ 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 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项羽乌江自刎。题目,江东子弟。
▪ 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2分钟)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 因为只 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 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 “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2
杜牧诗歌 ●咏史怀古
3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
杜牧诗歌 ●写景题咏
6
7
《山行》
8
9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