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

香菇菌种生产的方法与步骤(一)母种生产培养基的配方选择一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6~23克,水1 000毫升。

氢离子浓度1 000~10000纳摩/升(pH5~6),用于分离、培养菌种。

二是PDA改良培养基(甲):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KH2PO4)2克,硫酸镁(MgSO4)0.5克,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灭菌后氢离子浓度3163~10000纳摩/升(pH5.0~5.5),用于培养、分离菌种。

三是PDA改良培养基(乙):马铃薯(去皮)200克,麸皮或米糠50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灭菌后氢离子浓度3163~3981纳摩/升(pH5.4~5.5)。

四是PDA改良培养基(丙):心材木200克,细米糠(或麸皮)100克,硫酸铵1克,麦芽糖(或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 000毫升,灭菌后氢离子浓度3163~10000纳摩/升(pH5.0~5.5),用于分离菌种。

五是麦芽浸膏、酵母浸膏、琼脂培养基(MYD):麦芽浸膏3克,葡萄糖10克,酵母浸膏3克,琼脂20克,蛋白胨5克,水1 000毫升(用于菌种培养)。

六是麦芽浸膏、蛋白胨培养基(MPA):麦芽浸膏20~25克,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水1 000毫升(用于分离、培养、保存菌种)。

上述6个培养基配方中,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配方应用最普遍。

在此着重介绍PDA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与步骤:1.制备培养基的操作程序选择优质马铃薯,去皮或挖去发芽眼,削去发青皮,切成薄片,称取200克,置于钢精锅,加水1 000毫升,煮沸后小火保持30分钟,趁热用8层纱布过滤后放人有1 000毫升刻度的量杯(或量筒)中,补充水到1 000毫升,倒回钢精锅,加琼脂继续加热,待琼脂溶化后,再加葡萄糖,再补水至1000毫升,用玻璃棒搅均匀,趁热分装试管,或装入三角瓶备用。

2.分装试管将配制好的PDA培养基,趁热(60℃)倒人事先准备好的量杯或玻璃漏斗,分装试管。

每支试管装培养基为管长的1/4,培养液不可贴附管口内壁,如有沾附物必须揩拭干净。

3.做棉塞取适量棉花做成较紧实的棉塞,塞入试管约2厘米左右,外留1厘米,紧贴试管内壁,松紧度以用手指提起棉塞而不脱掉为宜,光圆不起皱(如图3—1),尔后将试管放入铁丝筐内。

4.灭菌将装有培养基的试管放人灭菌锅的铁丝筐内,上面盖上牛皮纸或聚丙烯塑料薄膜,包扎好,以防棉塞受潮。

加热灭菌时,排尽锅内的冷气,当温度升到121℃时,维持30分钟后停止加热。

待指针回到零点,先打开锅盖的1/10开度,等到无直冲蒸气时,再打开全部锅盖,取出试管。

5.在斜面上摆放试管将取出的试管冷却到50~60℃后,放到用木架或木条摆成一定角度的斜面上,小试管斜面长2厘米,大试管(18×200)斜面长6厘米左右。

待完全凝固后,收取备用。

6.灭菌效果检查随机取3管斜面,放在28℃下进行空白培养5~7天后,检查斜面上有无细菌和霉菌菌落。

如果发现有杂菌,说明灭菌不彻底,要重新灭菌。

(二)接种与培养1.接种在无菌室(接种室)或接种箱内,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无菌操作。

具体程序如下:左手拿菌种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管,右手拿接种耙,在火焰上来回烧红,拔去菌种管的棉塞,将管口在火焰上烧一下,再把接种耙烧一下,迅速插入种管,稍加冷却,切取米粒大小菌丝块(一定要带培养基),迅速放入待接种管斜面中心位置(为争取时间,在斜面接两点以上为宜),拿出接种耙后,再把管口烘烤一下,烧一下棉塞,迅速塞好棉塞,灼烧一下接种耙。

到此即完成了一个接种程序,以下依此类推。

2.培养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培养箱或培养室进行恒温培养(25℃±1℃),或利用适宜的自然气温培养。

要保证培养室空气新鲜,环境干净,无光或弱光。

为此,必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在试管上盖上纱布,或盖上薄棉毯,拉上窗帘,形成无光培养。

因试管斜面长短不同,一般需经8~14天培养,才能长满试管斜面。

(三)母种质量检查及提高纯度对策1.斜面优质菌丝形态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斜面上,菌丝生长洁白,呈棉绒状,密度一致,前沿菌丝(先端)整齐,粗壮。

有的棉绒状菌丝发达,如苏香1号,Cr-02;有的棉绒状菌丝不发达,如271A,271B,早生一号。

后者比前者菌丝生长快,但菌龄较长。

2.斜面菌丝不纯现象在斜面上菌丝灰白,棉毛菌丝不平坦不整齐,前沿菌丝不齐、有缺口,这说明有杂菌污染。

如斜面上有异色,可能是镰刀菌污染。

如斜面上特别是菌丝边缘出现粘稠状物即蜡状、油状,可能是细菌污染。

如斜面上呈黄、绿、黑等颜色,则可肯定是霉菌污染。

若斜面产生色素,也表明有杂菌污染。

将斜面对着光看背面,如有小黑点遮光,说明杂菌菌落被香菇菌丝覆盖了。

3.提高香菇母种纯度的措施必须使培养基彻底灭菌,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培养环境干燥、清洁、恒温、无光、空气流畅,从而保证菌丝健壮生长。

如发现母种有异常现象,应予剔除。

二、原种生产与质量标准及保证对策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制作技术基本相同,只是装料容器大小不同。

因此,本节只介绍原种生产技术,栽培种生产技术在相关章节中介绍。

(一)培养料配方选择共有7个配方可供选择,前3个为常用配方,后4个为参考配方。

①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1%。

②木屑63%,棉籽壳20%,麸皮15%,蔗糖1%,石膏1%。

⑧木屑60%,蔗渣18 %,麸皮20%,蔗糖1%,石膏1%。

④稻草(麦草)58 %,砻糠30%,木屑10%,糖1%,石膏1%。

⑤发酵松树、杉树木屑50%,木屑28%,麸皮20%,糖1%,石膏1%。

⑥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18 %,糖1%,石膏1%。

⑦花生壳80%,杂木屑19%,石膏1%。

上述7个配方都要求含水量在60%左右,氢离子浓度(pH值)随自然情况。

配方中各原料一般在3个月前备好。

(二)培养料配制的方法和步骤1.时间安排春、秋、冬季节皆可,晴天或阴天配料装瓶最为理想。

夏天宜在每天早、晚配料装瓶,应在4小时内装好瓶。

2.生产组织使用一台机器,由6人操作。

其中1人向斗内铲料,1人装瓶,1人洗瓶,2人做棉塞,1人运输。

3.配料前的木屑处理首先过筛(2~3目),用竹筛或铁筛皆可,筛除掉有棱角的木块、木条、木片等硬物。

然后,按照生产计划和配方成分(百分率),称好主料、辅料和添加剂。

接着,将各种原料混合拌匀,有机器用机器拌,无机器用人工来回拌3~4次。

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继续用机器拌3分钟或用人工拌3~4次。

对出现的团块一定要拍散,或用铁筛过筛。

在配料过程中,需灵活掌握以下3点:(1)灵活掌握含水量:对干料、细料、质松料,加水宜多一些;对粒硬、吸水差的料,加水宜少一些。

在晴天、高温、秋千天气而水蒸发量较大时,加水宜多些;在阴雨、空气偏湿而水不易蒸发时,则加水宜少一些。

在水泥场地拌料,加水可少一些;在干泥渗水场地拌料,加水宜多一些。

在高海拔地区,加水宜多一些(2)拌料要均匀:要做到主料、辅料、添加剂均匀,干湿均匀,酸碱度均匀,不结块。

(3)操作要敏捷快速:在气温28℃,如拌料灭菌时间过长,则料易变酸,接种后轻则发菌慢,重则不发菌,而且易使杂菌病毒发生。

因此,必须根据机械化水平和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安排好每日的生产量,保证适时快速装袋(瓶),及时灭菌。

在高温期间从拌料到灭菌,不能超过4小时;在低温期间从拌料到灭菌,要求不过夜。

(4)搞好环境卫生:选用的原材料要无霉变,配料前要曝晒,拌料装瓶环境要清洁,尽量减少空气中的杂菌孢子率。

(三)装瓶(袋)使用机器装瓶,平均每人每日可装720多瓶。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装料至瓶颈,清洁瓶口,用小木棒或试管将料压实,并呈凹式,将瓶口内外壁洗净。

(四)做好棉塞取一块完整而略大于掌心的棉絮,其大小厚薄正好适合瓶口的大小长短,平摊在左掌心,右手捏住棉絮边缘往内卷成圆形,尔后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相对捏住棉絮,接着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也相对捏住棉絮,再用右手趁势捏成棉球,塞人管口或瓶口2/3处。

(五)灭菌常用的高压灭菌锅分为立式或卧式两种。

在高度密封的高压锅内,通入高压蒸气,达到彻底灭菌的方法,称为高压蒸气灭菌,又叫湿热灭菌。

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料,由于不易被蒸气穿透,灭菌时必须在150千帕即1.5千克/厘米2。

条件下灭菌2.0~2.5小时。

在灭菌的全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并注意掌握3点:①料瓶和料袋排放密度要适当,使蒸气流畅,无死角。

②通蒸气前,检查安全阀是否灵活,有无故障。

③通蒸气后,打开排气阀,驱散锅内冷空气(自身发生蒸气的高压锅应加足水),或关上排气阀,接通蒸气。

待压力升至0.5千克/厘米。

时,开阀放气。

待指针回到0位时,保持5分钟,再关上排气阀。

等压力升到1.5千克/厘米。

时,灭菌2.0~2.5小时。

然后让其自然冷却,当压力指针回到0位时,打开锅盖或门的1/4开度,继续让热烘烤棉塞,防止骤冷。

接着趁热取出料瓶(袋),送入清洁消毒过的冷却室。

也可以用常压灭菌法,常用的是灭菌灶或灭菌箱。

以低压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称为常压蒸气灭菌法。

这种灭菌法投资省,可自行建造,取材容易,成本低廉,适用于农村。

缺点是灭菌时间长,能耗大。

常压灭菌法的具体操作程序是:①当点火发生蒸气时,打开放气阀排出冷空气,直至见到放出的直冲蒸气后,再排气5分钟,接着关上阀门,待气温升到100~102℃时,开始计时,连续保持8小时以上。

②料瓶叠放,瓶颈朝内,瓶底朝外。

料袋按品字形叠放,以求压力平衡。

行间要留有间隙。

③点火前,将铁锅内加足水。

在灭菌的全过程中要注意铁锅内的水位,保持通水流畅,且水温较高。

④在灭菌的全过程中,火力应按猛攻→恒温→徐降的程序掌握。

即开始升温火力宜猛,尽快达到100℃,防止升温缓慢,时间过长,引起原料变酸。

当温度升到100℃时,要保持温度不变,不能时高时低,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当到达灭菌时间后,让仓(膛)内温度缓缓降低,直降至60℃,方可开门取物。

(六)冷却接种①接种前必须使料瓶(袋)冷却到适宜温度,防止高温接种热死种菌。

接种前半小时,将原种瓶、接种工具及用品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然后用5 %石炭酸液向上下周壁喷雾消毒,并开启紫外线灯照射灭菌半小时。

启用久停不用的接种箱(室),事先必须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薰蒸处理。

②接种时,操作人员进入接种室前,先用肥皂洗手,换工作服,戴上口罩和工作帽,穿上工作鞋,手在1%~2%来苏儿液或0.25%新洁尔灭液中浸泡2分钟。

尔后,用5%石炭酸液,对接种室上下及四壁、工作台、凳等喷雾消毒,边喷边后退到缓冲室,关上接种室的门。

待5分钟后,将菌种带入室内进行接种操作。

③接种前1分钟,用75%酒精擦手,严格无菌操作(同母种无菌操作法),要求有序不乱,操作敏捷快速,减少室内空气流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