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复习(课堂PPT)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复习(课堂PPT)


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洛阳 ②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汉语 禁用 鲜卑语
③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 汉族 服饰; ④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汉族 姓氏;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 联姻;
⑥采用 汉族 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汉族 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
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这些措施的影响是什么?
这些措施促进了 民族融合
北方战乱频繁——
三、军事方面
著名战役图表
战争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特点
官渡 之战
赤壁 之战
淝水 之战
200年 208年 383年
曹操军队 袁军大败 袁绍军队
为曹操统 一北方奠 定了基础
曹操军队 孙刘联军
曹军大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以 少 胜
多 南方取得暂时
前秦军队 东晋军队
前秦大败
稳定,为经济
15
2、民族融合 典型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的苦恼:孝文帝颁布改革的圣旨 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好多地方都看不清楚, 你能帮他把空缺的地方补充完整么?
(2)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影响是什么?

孝文帝的苦恼:孝文帝颁布改革的圣旨不 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好多地方都看不清楚, 你能帮他把空缺的地方补充完整么?
二、经济发展
典型事件: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第二,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努力。
(2)江南地区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小结
从上面的题可以得出结论,江南地 区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北人南迁,带 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那导致大 量人口南迁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知识升华
北魏改革的成功,顺应了历史发展 的趋势,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里面, 获得成功的改革你知道有哪些么?
春秋时期—管仲改革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民族的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
经济发展
公元前一世纪的《史记》记载,汉中期 以前的江南 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老百姓以 鱼米为食,那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百姓 没有什么积蓄,但也少有挨饿受冻之人。
公元六世纪的《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 南是繁荣昌盛的地方,用户越来越多,超过了 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 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 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根据这两段材料,说一说江南地区发生 了哪些变化,想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
司马迁描述的汉代江南,人烟 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 不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但 贫富分化的程度也低;而《宋书》 所描述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人口众 多,物产丰富,丰收年头,一年的 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
误以为曹操是三国人 并建立了魏国
魏国的开国皇帝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丞相,尽管他当时已经 在行使皇帝权力,但名义上还不是皇帝。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还是倒退?
(1)三国分立后,实现统一的是哪个国家? 它成立的时间、人物、都城都在哪里?
266年,司马炎改魏为晋, 定都洛阳,西晋建立。
(2)统一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分别,时间是什么?
316年,被匈奴族所灭
10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三国鼎立
北朝
北齐

北周
东魏 西魏
陈梁 齐
西晋
短暂的统一
北魏
少数民族 成立政权

少数民族 成立政权
南 前秦
北 朝 淝水之战 对
峙 东晋建立
317年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秦汉 ---------------大一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隋唐-----------------大一统
本单元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年—589年)
历史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本课复习目标
运用列表、填图、分析、比较 等方法,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 方面来综合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的时代特征。
南朝
在之前学到的知识里面,实现了统一的 封建国家有哪几个?
秦、西汉、西晋

民族融合
东汉三国以来,北方政权分 立,战乱频繁,为了躲避战 乱,北方人民(包括少数民 族)纷纷向南迁移,江南地 区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 流动的趋向。并标明迁移的种族有哪些?想一想,这一时期民 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势 图
蜀 221年,刘备称
吴 222年,孙
帝,国号汉,
权称王,国
史称蜀汉,定
号吴,定都
都成都。
建业。
6
三国鼎立的形成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220年
创建者 (pī
曹)丕
都城(今名 )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曹操属不属于三国人?
易误点
复习过程
一、政治方面:政权分立;民族融合
1、政权分立
(1)三国鼎立时期分别是指的哪三个国家?它们分别是 由谁在哪一年成立的?都城定在什么地方?
(2)三国分立后,实现统一的是哪个国家?说出它成立 的时间、人物、都城,以及统一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分别 是什么?最后它被哪个民族所灭,灭亡时间?
220年,曹丕
26
4. 建立前秦、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D )
A.匈奴、氐
B.鲜卑、羌
C.羌 、鲜卑 D.氐、匈奴
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B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匈奴、鲜 卑、羯、
氐、促羌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中地原区汉的族开迁发往。江南
14
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 (467— 499),鲜卑族人。地主 阶级的代表,我国古代 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之一。
471年孝文帝登基以来,农民流离失 所,无田可耕,鲜卑族落后的政治、 经济、文化、习俗严重制约了经济的 发展,于是他决定改革……
发展提供了有 利条件
巨在此鹿以之前历战史上还有哪次战役是以少胜多的?
小结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由于内容复杂, 所以提倡多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归纳、 比较,便于记忆与复习。
单元总结四
三国

政权分立 两 晋

政治

南北朝

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经济—江南地区的开发

官渡之战

军事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