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导学案
学习目标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学习重点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不同。
课前导读
在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艺术大师罗丹的一尊巴尔扎克
雕像。
雕像身披宽袖长袍,头部微仰,双唇轻闭,额纹紧蹙,目
光深邃,仿佛正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捕捉一个确
切的词语。
可是仔细一看,会发现雕像没有手。
其实,罗丹
最初雕塑这个作品时,雕像的双手是完好的。
只是因为这双手
雕塑得太出色了,以至转移了人们应该注意的视线——这尊
雕像的脸部,因为罗丹的创作意图是为了表现巴尔扎克深思
的神态。
因此,当罗丹在雕像完成后,听到他的学生对这双手
发出的赞扬声:“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这双手,它们简直像活
了一样!”“老师,如果您不再创造别的,单凭这双手也足以使您永垂不朽了。
”听了这些,罗丹不但不感到高兴,相反却怒气冲冲地抡起大斧,把“这双举世无双的完美的手”砍了下来。
他严肃的告诉学生们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们已经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所以我不能不把它们砍掉。
”任何艺术品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每一部分的布局,都必须服从整体的需要,服从整个创作意图的需要。
罗丹雕塑的这双手固然美,但它却冲淡了巴尔扎克雕像整体的意图,喧宾夺主,砍掉它是不足惜的。
新知探究
1、创作意图
即艺术家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
应该说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有其创作意图,只不过可能有的意图明显,而有的不明显,即意图是隐藏在作品的形象或情节、形式之中。
2、艺术家神秘吗?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其实,艺术创作并不神秘,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是艺术,使用的手段是视觉语言,他们比一般人更具有视觉上的敏感性,他们是在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
因此,一旦他们受到现实或是艺术的某种触动时,便会有感而发,激起表达的冲动与欲望。
3、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情境
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个性、知识水平、成长环境、家庭等古元《离婚诉》和李桦《怒吼吧,中国》对比:李桦成长于国民党统治区,受到的是鲁迅传播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就意在以表现主义的风格揭露和批判现实。
这幅作品概括了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迫下挣扎、觉醒并起而反抗的精神力量。
而古元是成长于延安解放区的民主环境中,在毛泽东精神的指导下,他的作品则意在以朴实、平和的写实风格呈现和歌颂延安人民的生活景象。
精讲点拨
【一身傲骨,一怀正气】
姓名:徐悲鸿
出生日期:1895年7月19日
病逝日期:1953年9月26日
籍贯地: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
家人:父亲徐达章、前妻蒋碧薇、夫人廖静雯、儿子徐庆平、女儿徐静斐身份: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代表作品:《泰戈尔像》、《奔马》
个人简介:徐悲鸿,自幼随父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
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美术作品。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及个人画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及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在绘画上,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
“尽精微、致广大”。
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蓄并收,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
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练、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油画长于人物、风景,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
兼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善画马,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他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教学上主张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材。
代表作有:油画《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晨曲》、《泰戈尔像》、《奔马》等。
有多种画集、研究文集出版。
著有《徐悲鸿艺术文集》等。
1953年9月26日卒于北京。
合作探究
简述我国1940年的社会背景,体会这件作品的历史意义,深入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课堂展示 欣赏创意短片后,完成你所独创的“立体主义”作品。
课后提升 结合梵高和蒙克的命运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幅作品的?
提示:
梵高和蒙克的作品的创作意图都是为解决撕裂他心灵的内心冲突,对生活中遭受的挫折的宣泄。
他们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决不低头,用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使自己升华为一个伟大的人,为后世亿万人所敬仰。
升华:
我们要设法改变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弱的现状,要了解,性格虽
决定人生,但人的潜能却是无限的。
在逆境和巨大的压力中,有的人会被打倒,而有的人却可以得到升华,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使自己成长为伟大的人,而不是那个被压力和挫折所打倒的人。
假如生命是船,希望大家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拼搏,活出最为精彩的人生!
《 星 月 夜 》 《 呐 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