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高中美术教案顾子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
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高中美术教案顾子之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厘米*,,,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
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厘米*,,,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
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
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
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
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
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

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
时间和空间。

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
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

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
行面对面的交流。

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
高中美术教案顾子之
文化、科技的限制,艺术形式和内容必然反映不同的社会性和现实性,这样就
形成艺术的多元化。

3,可视形象的艺术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
活的反映。

艺术形象如果仅仅只是鉴别和欣赏,那是远远不够的,鉴赏的最终目
的是交流,是对话,是学习,是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最终的结果是和其他艺术形
式一样提高人的素质。

(三)、讨论问题
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方法分析作品《太白行吟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