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柳永红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柳永红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陕西洋县龙亭中学柳永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2、能力目标: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

2、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
品味体会“山路漫歌”这个片断的立体美。

教法设想: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

学法指导: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教学辅助: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初步感受云南歌
会所蕴含的美。

一、激趣导入:
运用多媒体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入手,问:同学们,有没有谁听过云南的歌会?见到过云南的歌会的宏大场面?那就让我们跟着沈从文先生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云南的歌会》吧。

(巧妙地导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解题:
云南歌会: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三、展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
表现手法,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2、能力目标: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简介作者: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他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行》,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才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5位同学给大家朗读课文,其余同学动手划出重点字、词,然后联系上下文解决。

(1)正音:
迤西yǐ xī譬喻pì yù糯米nuò mǐ蹲踞dūn jù
忌讳jì huì酬和chóu hè铁箍tiěɡū熹微 xī wēi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2、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分组合作学习吧!
(1)、捕捉表示地点的关键词语,概括云南歌会分别在哪些地点以什么形式唱歌?看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分别侧重些什么呢?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山野对歌”写唱歌人;“山路漫歌”写优美环境;“村寨传歌”写盛大唱歌场面。

(2)小组内互相补充复述: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一人复述一个唱歌场景,另一人扮总导演。


(3)各组选出一个代表,参加复述竞赛。

3、给三个歌会场合各拟一个小标题吧?
4、学生合作讨论,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总分结构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

(总)(2―3)描写山野对歌。

(写唱歌人)
第二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优美环境)(分)
(5)描写村寨传歌。

(盛大场面)
5、讨论:看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分别侧重些什么呢?每个唱歌场合表现手法各有什么不同呢?
“山野对歌”写唱歌人,(对唱歌人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写优美环境,(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写盛大唱歌场面,(写场面,有全局描绘,也有细部刻画,如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六、赏析课文精彩片段
请你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吧!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

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的笔调中汩汩流出。


七、巩固练习
《学案》“识别目标”部分。

八、课堂小结。

(板书总结)
九、音乐欣赏,激发情感。

(拓展延伸)
听多媒体音频、视频片段,亲身感受云南歌会的淳朴自然、气势壮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文艺的热爱之情。

十、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课后一题。

2、《练习册》“巩固.积累.运用”部分;
3、搜集民歌、民谣,并学唱。

十一、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

(总)
(2―3)描写山野对歌。

(写唱歌人)
第二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优美环境)
(5)描写村寨传歌。

(盛大场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