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7年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7年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报告正文1、“医师创业”是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1.1、为什么是“医师创业”?当前国内的医美行业中,医生始终是稀缺资源,合规医生少,非法医美机构大量存在。

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我国医美合规化的发展仍然还有很多的空间。

目前,七部委打击非法医美的行动和医生多点执业的开放都有助于市场的合规化。

近期国家七部委正在全国积极布局打击非法医美,涉及到无证行医、非法制药、非法器械、违规培训、违法广告等医美领域的各个方面。

而形成规范的市场除了要依靠国家部委的努力外,也依靠医生多点执业开放带来的市场化效应。

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意味着公立医院的医师将有机会走出体制,接受市场化,在他们体验到市场化的优势之后,更有可能萌生开设诊所的想法。

这会导致医美机构争取医生资源变得越来越困难,从而进一步加剧机构中医生资源的稀缺性。

因此,我们的想法是,对于想要在市场上继续壮大的医生和机构来说,“医师创业”将会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

1.2、台湾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发展概况我们先从海外较成熟的医疗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窥探一下看好医疗机构私有化的原因。

在与大陆情况非常类似的台湾市场中,医疗行业也经历过从公立医院主导向私立医院主导的转变过程。

台湾的公、私立医院主导地位的转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台湾的医疗机构从1947年到1970年期间都是由公立医院为主导。

70年代,台湾的公立医院数量占到80%,绝大部分的医院都是由政府设立的。

此时台湾的公立医院也如同今日大陆的医院,存在着医疗结构不合理和腐败等现象。

公立医院价格被控制得较低,但是医疗的需求量却很大,所以看医生都要“给红包”、“靠关系”。

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私立和财团法人医院出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国泰医院、长庚医院以及新光医院等。

私立医院弥补了公立医院供给的不足,符合市场情况的定价也使医生和患者都从中受益,从而吸引了大量高水平的医生到私立医院执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患者来看病。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的中小型私立医院开始出现了集团化的趋势,到了2000年,私人拥有的小诊所数量只有1980年的30%。

图1、台湾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占比资料来源:台湾医疗体系市场化与医疗化的历史发展,兴业证券研究所图2、台湾公立医院资料来源:台湾医疗体系市场化与医疗化的历史发展,兴业证券研究所表1、台湾医院床位数变化情况年份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公立医院市场占有率私立医院市场占有率1950 3320 350 90.5% 9.5%1961 5594 2253 71.3% 28.7%1971 8001 13792 60.9% 39.1%1980 31155 37227 45.6% 54.4%2000 40129 74050 35.1% 64.9%2011 45981 89420 34.0% 66.0%资料来源:联新医疗,台湾医疗产业概况,兴业证券研究所1.3、中国大陆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发展概况与台湾20世纪70年代类似的是大陆近十年的时间内私立医院的迅猛发展。

2015年底,私立医院的数量已经超过公立医院的数量,而且私立医院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2017年4月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私立医院占比已经达到57%,数量达到16876家。

图3、中国大陆医院数量变化在诊疗人次、诊疗总量上,私立医院仍处于弱势。

但是,私立医院诊疗人次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公立医院。

医院的私有化是中国医疗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私营医院在医疗体系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的盛行已经证明了它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体系来说非常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7年国家的新医改明确提出要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也要力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这些都为医院的私有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1.4、医疗私有化、市场化的优势私立医院数量上已经赶超公立医院的形势下,医师自主创业,开设私人诊所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虽然目前来看,一段时间内公立大医院仍然是人们就医的主流选择,但是,私人小诊所具有的特有优势正逐渐显现出来。

尤其是当医师通过多点执业走出体制后,他们在体验到市场化的私立医院所具有的优势后,会有更强的意愿开设属于自己的私人诊所。

私人诊所给予医生更多的自主权力和选择空间。

一方面,医生可以摆脱公立大医院的条条框框;另一方面,医生也可以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没有了大医院的统一的规章制度限制,开设私人诊所的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经营诊所,提供个性化的、私人化的服务。

在私人诊所,医生负担的工作量比在公立医院更小,医生的工作压力也可以相对减轻。

根据我国2015年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立医院的医生每天负责诊疗的人次数高于平均7.3人次,达到了7.6人次,远高于私立医院的5.5人次。

公立医院医生的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本月日历天数)2.6也高于私立医院的2.2。

而开设私人诊所的医生还会拥有比在医院中执业的医生更加自由灵活的工作时间。

比如诊所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进行医疗服务,减轻医生坐班的工作负荷。

表2、医院医生工作量资料来源: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兴业证券研究所私营有助于医生获得更高的收入,医生们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获得相应的更高的报酬。

网络调研显示,约有53%的医生是因为私立医院收入更高而选择在私立医院工作。

私立医院可以进行自主定价,用合适的定价取代“红包”、“关系”,反而对医生和患者都更有利。

1.5、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为私人诊所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渐放开,开设私人诊所正逐渐得到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国务院2013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指出“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

这些措施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渠道被彻底打开。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今年2月发布了《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该决定删除了“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臵医疗机构”的内容,这意味着在职医生也可以申办个人诊所,医生有了开设私人诊所的政策条件。

北京市人保局于今年7月5日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中拥有创业项目或者科技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兼职、在职创办企业或者离岗创业,3年时间内保留相应的人事关系、基本工资和社保待遇。

这意味着医生创业的风险得到进一步降低。

国家计生委今年7月29日发布《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医生自由执业被正式确认。

办法通过建立区域注册制度、电子注册制度、注册信息公开和查询制度,改进医师执业注册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和科学配臵。

国家实行医师注册内容公开制度和查询制度,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医师注册信息查询服务,并对注销注册的人员名单予以公告。

图7、国家政策概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兴业证券研究所医师多点执业的放开让公立医院的医师有机会在保留工作的情况下尝试走出体制执业,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我们认为,在医生进入市场之后,更高的薪酬、更好的工作坏境、更自由的工作方式会吸引愈来愈多的医生选择创业。

1.6、私人诊所面临的挑战正如前面提到的,现在,去公立大医院看病仍然是中国百姓主流的选择。

与私立医院相比,目前公立医院依然集中了更多优秀的医生,拥有更多医疗资源,也更受到人们的信赖。

一方面,公立医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大医院集中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让患者已经形成了习惯性和依赖性,对公立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更有信心。

公立医院拥有国家的政策优势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也有更完善的医师培养平台,给予医生更多成长的空间,所以可以一直吸引优秀的医师前来执业。

图8、公立医院优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兴业证券研究所另一方面,私人诊所的生存本身也就是一个挑战。

医生必须要自己承担开设诊所的全部风险。

离开了大医院的体制,医生不仅仅只要治疗病人,还需要管理诊所,承担各种经营上的业务,比如融资、审批手续、租房、雇佣员工等等,医生们在这些方面很可能会缺少经验。

而本身名气不够大的医生很可能还会面临自带客流量不够的问题,导致小诊所开不下去。

图9、私人诊所面临的挑战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兴业证券研究所我们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私人诊所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壮大还需要一段时间。

而基于医美领域的现状和特点,我们看好它将会成为医生开设私人诊所潮流的爆发点。

2、医美行业将会成为“医师创业”的重要实践领域我们认为医美行业将率先爆发“医师创业”的趋势。

在医美行业缺少医师、不合规依旧严峻的形势下,七部委打击非法医美彰显出国家对市场的规范和管理趋严。

对于市场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但是对想尽快成长、壮大的医美机构来说,也意味着发展不再有捷径。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反复陈述的,只有掌握了稀缺的医生资源的机构才能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对于大型医美企业来说,抓住“医师创业”的趋势是一个争取医生资源和快速扩张的好机会。

而对于医生来说,自主创业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收入、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的水平。

因此,医美行业已经具有了“医师创业”的发展基础。

2.1、中国医美行业现状中国医美市场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医生资源的稀缺性。

医美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根据ISAPS最新数据,全球2016年医美疗程量达约2363万例,同比增长8.9%。

中国正规医美疗程量于2016年预估达250万例,同比增长14.1%,站稳全球第三大市场并且进逼巴西全球第二(252万例)的地位,预计2017年即有可能取而代之。

但与此相对的是中国医美外科医生人数于2016年仍维持2800人,同比增速0%,反映出中国医美医生资源的稀缺。

表3、中国医美医生人数严重不足资料来源:ISAPS,兴业证券研究所中国的医美行业越来越走向合规化。

随着近期对于医美行业非法机构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非法小诊所未来注定会失去生存空间,合规的、有着可靠的医生品牌的医生诊所势必会成为医美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图11、七部委联合打击非法医美专项行动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兴业证券研究所2.2、医美行业中私人诊所发展空间大医美领域民营医院比例高是有助于私人诊所的兴起的。

从中国专科医院机构数量上看,整形美容医院中民营的比例高达98%。

大部分医美从业医生已经在私立医院接受过市场化的熏陶,他们会更愿意往私人诊所的方向发展。

而且,全科医院的皮肤科医生也可能随着多点执业的开放渐渐走向私立医院、私人诊所。

大型的民营医院中医生获得的报酬低。

医美行业高度依赖营销,广告、宣传成本大,医生能获得的利润有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