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时报》1912年3月5日 材料二: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 (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5.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 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 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 信仰。
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 清末民初关于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山西歌谣
选择题 选择题
探究提高
1、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材料一: 由政府兴办了一批现代军用工业,大小共30个单位,雇佣工人一万余人, 支出经费数千万两, ……民营工业开办约155家,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约11家。
——张玉法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史》 材料二: 1862年,经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提议,总署决定在天津训练洋枪队,挑选京 兵和天津地方弁兵,聘请英国军官训练。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概念突破
近代化是指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推动 力的,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 社会转型的过程。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工业 化、商品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 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西 方化。其核心是工业化和民主化.
高考链接
主要考点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社会生活
洋务运动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 展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①维新思想 ②新文化运动 ③三民主 义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情报告
高频考点
高考试卷 20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处于教育
新旧交替的时代的学生构成状况
选择题
2010年北京
近代思想家王韬的君民共主言论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 材料二: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 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 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 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据材料一、二,指出陈独秀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结 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6、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开始受西方影响, 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 的重要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 流)。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不 得照抄原文) (7分) 2、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2分)
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 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 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⑵中国近代化变革: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 富强之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 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 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选择题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
中国近代化
2010年浙江 2010年海南
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 孙中山革命过程中的言论
引用孙中山对革命形势的评价
非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2010年江苏 2010年福建
引用对辛亥革命认识的一段文字 关于近现代工业发展、人均GDP的材料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10江苏 2010年山东
六年(1895—1900年)间,全国各地新办的私人资本工矿企业,其创办时资金在一
万元以上的,共有一百零四个。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戊戌变法——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尝试
材料:变法运动无疑的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 代化。康有为虽托孔子之名,及皇帝的威严去变法,他 依旧失败,因为西太后甘心作顽固势力的中心。满清皇 室及士大夫阶级和民间的顽固势力本极雄厚,加上西太 后的支助,遂成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潮。
2.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工业化的 艰难历程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见下表: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源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是由明代“机房” 发展而来吗?与明代“机房””相比,它最大 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据不完全的统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即光绪二十一年到二十
知识整合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以近代化 为角度,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例8】(2008年山东烟台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 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 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 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1、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 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2、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1)为什么说变法运动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等人进行的制度 变革为什么只是一种尝试而没有成为现实?
4.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
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礼服兴,翎顶 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 ……放足鞋兴,菱鞋灭; ……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840——1919)
无棣二中 闫桂芳
百年中国所受到的纷至沓来的压力, 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按自己的面貌改造 世界,改造落后民族。西方民族强暴的 侵略和扩张同时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 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 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 制度。因此,只有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中,中国才能真正抵抗一个近代化了的 侵略者。
——吴福环《中华文史纲》 材料三: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 学习外文。设有印刷所,翻译印《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 1872年派出 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
根据材料归纳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
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盛,无心插柳柳成荫”
来比之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插柳”最有可 能是指() A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B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 C地址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