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论语》十二章学案
一、《论语》
《论语》是记载 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 。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 》、《论语》和《 》,并称“四书”。(《诗经》、《尚
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经”)
二、理解重要字词
1、敏于事而慎于言
2、就有道而正焉
3、如 礼 何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质胜文则野
6、士不可以不弘毅
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8、请问其目
9、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0、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三、情境默写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
子: , 。
2、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
问题: , ? , ?
3、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用“ , ”鼓励人们就算死也应
该追求真理和道义。
4、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
5、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 , ”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6、《论语·里仁》篇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 , ”,与《论
语·述尔》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的句子。
7、《论语·雍也篇》中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来说明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2
8、曾子以 “ , ” 两句表明士人应心胸
宽阔,意志坚强, 因为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
9、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作为自己的人生的使命,并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是: , ? , ?
10、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
理: , 。
11、孔子认为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 , , ”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具备这三个品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12、克己复礼就可以称为“仁”的句子: , 。
13、克己复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
定: , 。
14、如何做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具体内
容): , , , 。
15、(1)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 ;
(2)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 。
(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能做到“ , ”,那么,构
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16、孔子认为读《诗经》的作用是 , , , , 。
四、《论语》名句积累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高一《论语》十二章情境默写答案
三、情境默写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敏于事
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
2、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
问题:(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用“(朝闻道,夕死可矣。)”鼓励人们就算死也应该
追求真理和道义。
4、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朝闻道,夕死可矣。)
5、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6、《论语·里仁》篇关于贤与不贤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论
语·述尔》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式与取意类同的句子:(见
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论语·雍也篇》中孔子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来
说明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8、曾子以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两句表明士人应心胸宽阔,意志
坚强,因为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
9、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作为自己的人生的使命,并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是是: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譬如为山,未成一
篑)
11、孔子认为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
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个品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12、克己复礼就可以称为“仁”的句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3、克己复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4、如何做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15、(1)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
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16、孔子认为读《诗经》的作用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4
一、《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 (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大
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并称“四书”。(《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和《春秋》“五经”)
二、理解重要字词
1、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2、就有道而正焉:靠近,看齐
3、如 礼何:对……怎么样(固定句式)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道,明白
5、质胜文则野:朴实,自然,无修饰的;文采,经过修饰的
6、士不可以不弘毅:坚强而有力量
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筐
8、请问其目:条目
9、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聪明;从事,实行
10、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