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作者:————————————————————————————————日期: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适用班级:15测量1、2班实习周数: 1周工程测量教研室2016年1月11日说明《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数字化课程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内容,验证课堂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将所学知识变成技巧、变成能力。
通过实习,还可以加强学生的仪器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习内容的深、广度要求(一)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1.观测记录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内,不得用其他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应填写齐全。
3.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铅笔(2H或3H)记载。
字体应端正清晰,字高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
一旦记录中出现错误,便可在留出的空隙处对错误的数字进行更正。
4.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回报读数,经确认后再记录,以防听错、记错。
5.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
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
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保持被淘汰的数字仍然清晰。
所有记录的修改和观测成果的淘汰,均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6.禁止连环更改,若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原始数。
若已改正一个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
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7.读数和记录数据的位数应齐全。
如在普通测量中,水准尺读数0325;度盘读数4°03′06″,其中的“0”均不能省略。
8.数据计算时,应根据所取的位数,按“4舍6入,5前单进双不进”的规则进行凑整。
如1.3144,1.3136,1.3145,1.3135等数,若取三位小数,则均记为1.314。
9.每测站观测结束,应在现场完成计算和检核,确认合格后方可搬站。
实验结束,应按规定每人或每组提交一份记录手簿或实验报告。
(二)建筑轴线放样要求本次建筑轴线放样,根据给定的轴线数据,假定轴线中心点位置,以及中心点与任一轴线端点的起始方向,按照二级建筑方格网的布设技术要求进行。
表1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100~300 5 ≤1/30000二级100~300 8 ≤1/20000表2 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测角中误差(″)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2C互差(″)各测回方向较差(″)一级1″级 5 2 ≤6 ≤9 ≤6 2″级 5 3 ≤8 ≤13 ≤9二级2″级8 2 ≤12 ≤18 ≤12 6″级8 4 ≤18 -- ≤24(三)道路中线曲线放样本次道路中线放样,根据给定的设计数据,假定交点位置,并假定入口切线方位角,按照“一级及以上公路”技术要求进行。
表3 直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限差线路名称纵向误差(m) 横向误差(cm)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S/2000+0.1 10二级及以下公路S/1000+0.1 10注:S为转点桩至中线桩的距离表4 曲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闭合差限差线路名称纵向相对闭合差横向闭合差(cm) 平地山地平地山地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1/2000 1/1000 10 10二级及以下公路1/1000 1/500 10 15(四)线路纵横断面测量1.纵断面测量:布设成附和路线,高差闭合差≤L50mm (L为附和路线长度,单位为Km)。
2.横断面测量:按照一级及以上公路技术要求进行表5 横断面测量的限差线路名称距离(m) 高程(m)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l/100+0.1 h/100+ l /200+0.1二级及以下公路l /50+0.1 h/50+ l /100+0.1注:l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水平距离(m); h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高差(m)(五)水平位移观测本次实习采用测小角法测量水平位移的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监测等级的技术规程进行。
表6 水平位移基准网的主要技术指标等级相邻基准点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边相对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1″级仪器2″级仪器一等 1.5 ≤3000.7 ≤1/30000012 -- ≤200 1.0 ≤1/2000009 --二等 3.0 ≤400 1.0 ≤1/2000009 --≤2001.8 ≤1/100000 6 9 三等 6.0 ≤450 1.8 ≤1/100000 6 9 ≤3502.5 ≤1/80000 4 6 四等 12.0≤6002.5≤1/8000046表7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指标等级 仪器精度 光学测微器两处重合读数之差(″)半测回 归零差(″) 一测回 2C 互差(″)各测回方向较差(″) 四等及以下 1″级 1 ≤6 ≤9 ≤6 2″级 3 ≤8 ≤13 ≤9 一级及以下2″级 -- ≤12 ≤18 ≤12 6″级--≤18--≤24(六)沉降观测表8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 高差中误差(mm)变形监测点 高程中误差(mm)每站 高程中误差(m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一等 0.3 0.3 0.07 n 15.0 n 2.0 二等 0.5 0.5 0.15 n 30.0 n 4.0 三等 1.0 1.0 0.30 n 60.0n 8.0 四等2.02.00.70n 40.1n 0.2表9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 型号水准尺视线 长度(m) 前后视距较差(m) 前后视距差累积(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 一等 DS05 因瓦 15 0.3 1.0 0.5 0.3 0.4 二等 DS05 因瓦 30 0.5 1.5 0.5 0.3 0.4 三等 DS05 因瓦 50 2.0 3.0 0.3 0.5 0.7 DS1 因瓦 50 2.0 3.0 0.3 0.5 0.7 四等DS1因瓦755.08.00.21.01.5(六)井下观测1.每测站两测回观测水平角(边长小于15m两次对中,两个测回观测水平角);2.半测回互差小于±40";测回间互差要小于±30"。
二.完成实习内容的方法1.测设的基本工作:极坐标、直角坐标,坡度线的测设;2.建筑物放样:建筑物基线、方格网的测设方法;建筑物定位与放线;3.线路测量: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绘;4.变形观测:水准测量,导线测量;5.井下导线测量:水平角的观测,三角高程观测;6.测量新仪器展示:邀请知名测量生产厂家来学校进行新仪器的讲解;7.专场报告:邀请现场专家做关于工程测量等相关内容的报告。
8.整理上交成果,编写技术总结和个人小结,实习考核。
9.所需参考资料详见下表:参考资料表内容顺序实习内容参考资料备注1 线路工程测量《工程测量》2 施工放样《工程测量规范》3 施工放样《工程测量》4 断面绘制CASS7.0使用手册5 井下导线测量《矿山测量规范》6 变形观测《建筑变形观测规范》三.实习时间分配实习内容与时间分配表实习顺序实习内容时间分配(天)备注1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工具、仪器检校1天做好出测前的准备工作2测设的基本工作6天平面位置及坡度线的测设过程,全站仪放样3建筑物施工放样6天建筑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4 线路测量15天圆曲线,缓圆曲线,纵、横断面5 变形观测 5天 实施沉降和位移变形观测项目6 井下测量 6天 模拟井下导线等测量工作7 测量新仪器展示 1天 邀请仪器厂商进行新仪器演示8 专场报告1天 邀请现场专家做关于工程测量生产的报告9 技术总结和个人小结、考核 2天 动手操作与理论问答 10 机动2天 天气原因或实习调整合计45天四.实习操作要领(一)测设的基本工作概略作业流程1.角度放样A 、B 为实地上的两个已知点,已知∠BAP1=β1= 44°24′36″,∠BAP2=β2=15°38′49″,试用直接放样法和归化法分别放样∠BAP1、∠BAP2等于各自的设计角度β1、β2。
图1 角度放样 2.距离放样A 为实地上的已知点,AM 为定线方向,AB 的设计距离为21.482m 试用直接法和归化法放样该距离。
图2 距离放样PAB PABMΔ3.极坐标放样地面控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675.90,681.76),B (744.60,662.76),待定点P 的设计坐标为P (666.31,609.11),试用极坐标法放样出P 点。
4.直角坐标法放样已知M (200,200),O (200,400),M 、O 为矩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P 的设计坐标为P (190,370),试用直角坐标法放样出设计点P 。
图3直角坐标法放样5.交会法放样已知A (992.54,674.50),B (1081.04,750.00)为地面两已知点,P 为待放样点,P 的设计坐标为P (899.12,762.88),试用角度前方交会的归化法放样P 点。
6.高程放样例1:已知:高程控制点A 的高程为HA=89.467m ,放样点B 的设计高程为HB=89.000m ,请实地放样出高程点B 。
例2:已知高程点BMA 的高程HA=82.251 m ,待放样点P 的设计高程HP=85.751m ,请实地放样出高程点P 。
7.坡度线测设设地面上A 点的高程为72.000m ,AB 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米,要求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一条设计坡度为-1.5%的直线AB ,即在AB 方向上定出1、2、3、4、B 各桩点,使其各个桩顶面连线的坡度等于设计坡度。
图4 坡度线测设Mn POb a8.全站仪放样图5全站仪放样(二)建筑物施工放样的概略作业流程1.场地平整高程放样根据施工要求,要把形如图6所示左图现状地块,平整成右图所示的平整地块。
现假定地块的设计平整标高为10.000m,长、宽100m左右。
在实习基点找一块大小相当,有起伏的场地,假定一中间点标高为10.000m,已该点为基准,在边界线上放样设计标高(每边3点)。
要求放样精度小于3mm。
(1)根据场地平整设计资料,编制放样方案(需上交);(2)根据放样方案,在实习基地找一足够大的区域,放样场地平整的设计高程。
2.建筑主轴线放样根据图7所示建筑轴线尺寸,放样建筑主轴线。
要求按照二级建筑方格网技术要求进行。
(1)根据图7建筑轴线设计资料,计算轴线放样数据及限差,编制放样方案(需上交);(2)根据放样方案,在实习基地找一足够大的平坦区域,用直接放样法放样建筑轴线;(3)检核放样轴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