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章--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第7章--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下倾方向量取 例尺自定义;
OA sin 1 , 比
3、在测线 2 上从交点向截面
下倾方向量取 例尺同 2;
OB sin 2 , 比
4 、分别从 A 、 B 做测线 1、2的垂线,两线相交于
C;
5、连结 OC ,界面真倾向沿
O 到 C 方向;
6 、线段 OC 长即 sin ,比例尺同 2。
2021/2/21
2021/2/21
31
2、凹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 H>R,产生回转波, 出现局部假背斜, 最低点位置不变, H越大,畸变越严 重;
• H<R,不产生回转波,但 有横向收缩变化,最低 点位置不变;
• 无论有无回转,都会存 在能量会聚现象。
2021/2/21
32
弯曲界面反射波特点
• 当曲率中心在地面上, 产生聚焦型反射;
4
井旁地震道
合成地震记录
2021/2/21
5
井旁地震道
合成地震记录
2021/2/21
6
2:地震剖面上识别各种波的标志 识别一个波,需要考虑以下四个特征(反射波) : 同相性、振幅显著增强、波形相似、时差变化规律
2021/2/21
7
基本术语:
同相轴:一串套合 很好的波峰或波 谷。
相位:一个完整波 形的第i个波峰或 波谷。
③地质剖面反映的是 沿测线铅垂剖面上的 地质情况(深度、分 层、岩性),时间剖面 是来自三维空间上的 地震反射层的法线反 射时间,并显示在记 录点的正下方。
2021/2/21
10
1:绕射波的产生
二、地震绕射波与物 理地震学
2021/2/21
绕射点:断棱、尖灭点、透镜体
时距曲线: tR t1 t2
1( L2 h2 (xL)2 h2) V
时间分辨率: (不严格定义)
tR
t
1 2.3 f
厚度分辨率:
zRzv 2tR
4.6
Rayleigh准则:反射波分辨率极限是1/4波长。
2021/2/21
15
2:横向分辨率 是指水平方向上识别地质体的能力,O点激发 的反射波在界面上的第一菲涅尔带。
OC 0.5h
2021 出现回转波时,反射能 量有明显会聚;
2021/2/21
28
地层越深,畸变越大。
2021/2/21
29
二:凹界面上的反射波
1、回转波的概念: 定义:反射界面为凹曲界面时,
当观测点沿测线向前移动, 而对应的反射点向后移动, 与两边平行反射界面反射 波同相轴形成“环圈状” 或者“半牛角状”。
2021/2/21
30
二、凹界面上的反射波
2、回转波的形成条件: • H>R • H<R,震源在辅助圆之外
11
二、地震绕射波与物理地震学
2:断棱绕射波时距曲线及特点
tR1 v( L 2h2(xL)2h2)
①时距曲线是双曲线;
②极小点是(
,
L h V
)h
2021/2/21
12
3:水平叠加剖面上的绕射波
2021/2/21
13
三、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2021/2/21
14
1:垂向分辨率
严格的分辨率定义,称为厚层分辨率。Knapp认为:垂向分辨 率应该用地震子波脉冲时间的延续度来定义。
第七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2021/2/21
1
主要内容:
一、地震剖面的特点 二、地震绕射波与物理地震学 三、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四、反射界面真正空间位置的确定 五、地震剖面的偏移 六、弯曲反射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2021/2/21
2
一、地震剖面的特点
1:地震记录的形成 X(t)=w(t)*R(t)
24
3:时间剖面的偏移校正
2021/2/21
25
3:时间剖面的偏移校正
• 偏移:从水平迭加剖面 出发,得到真正反射界 面正确位置的过程。
• 几个基本概念: 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
2021/2/21
26
• 时间偏移的基本思想: 认为速度函数是已知的, 速度结构可以表示成旅 行时的函数,偏移的一切 信息都归结为旅行时的 变化,偏移的结果以旅 行时做为纵坐标输出。
• 深度偏移的基本思想:由时间剖面先得到偏移时间 剖面,再对偏移后的剖面进行校正,最后得到真正的 深度剖面。
• 注意: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不是指偏移的结果,而是 时间剖面或者深度剖面来定义的。
2021/2/21
27
六、弯曲反射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一、凸界面上的反射波
说明:背斜在水平迭加剖面上被展宽,顶点位置 不变,能量发散。
sin h
x
2021/2/21
22
(2)求地层真倾角1
sin 1 sin cos 1
sin 2 sin cos 2
如果:
2021/2/21
1 2
2
则 si: nsi2 n1si2 n2
23
(2)求地层真倾角2
作图法求地层真倾角: 1、画两条相交测线; 2 、在测线 1上从 交点向截面
地震子波:震源产生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
2时021/候2/21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3
反射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反射系数的绝对值; 极性取决于反射系数的正负; 时间取决于反射界面的深度和波速。
图7-1-2 岩层较薄,二个反射波可以分开
2021/2/21
图7-1-3 岩层较薄,三个反射波迭加在一起不能分辨
T06层
第一相位
第二相位 第三相位
T1层
2021/2/21
8
3:水平叠加剖面的 特点
①在测线上同一点, 钻井资料得到的地 层分界面与时间剖 面上的同相轴在数 量上,位置上常常不 是一一对应的。
2021/2/21
9
②时间剖面上同相轴 及波形本身包含了地 下地层构造与岩性的 信息,这也是构造与岩 性解释的基础。
在直角三角形OO1O2中, 有OO2 OO1 • cos 在直角三角形OO2O*中, 有OO2 2h sin 在直角三角形O*OO1中, 有OO1 2h sin sin sin
cos
2021/2/21
20
h 法线深度
hz 垂直深度 (真深度 )
hz
h cos
2021/2/21
21
倾斜界面倾角的求取: (1)由时间剖面同相轴斜率求视倾角 (2)由两条相交测线上的视倾角求真倾角
17
四:反射界面真正空间位置的确定
1:地震剖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1/2/21
18
2:真倾角、视倾角及测线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真深度、法线深度、视铅直深度之间关系
真倾角 视倾角 方位角
2021/2/21
19
2:真倾角、视倾角及测线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真深度、法线深度、视铅直深度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