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B
A
l 3
l 2
l 1
第六讲 立体几何之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考试要求:
1、 熟练掌握点、线、面的概念;
2、 掌握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判定和证明过程;
3、
掌握点、线、面垂直、平行的性质
知识网络:
知识要点:
1、公理
(1)公理 1:对直线 a 和平面α,若点 A 、B ∈a , A 、B ∈α,则
(2)公理 2:若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P ,则α、β有且只有一条过点P 的公共直线 a
(3)公理 3: 不共线的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① 一条直线和其外一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②两条相交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 ③两条平行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
(4)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空间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
3、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范围是 00<θ≤900
例1、已知直线1l 、2l 和3l 两两相交,且三线不共点. 求证:直线1l 、2l 和3l 在同一平面上.
空间图形的关系
空间基本关系与公理 平行关系 垂直关系 公理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判定 性质 应用 应用
性质 判定
例2、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k个部分,求k的可能取值.
分析: 可以根据三个平面的位置情况分类讨论,按条件可将三个平面位置情况分为5种: (1)三个平面相互平行
(2)两个平面相互平行且与第三个平面相交
(3)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交线重合
(4)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交线平行
(5)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交线共点
例3、已知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M、N分别为CD、AD中点。
求证:四边形是梯形。
例4、如图,A是平面BCD外的一点,G H分别是,
ABC ACD
∆∆的重心,
求证://
GH BD.
例5、如图,已知不共面的直线,,
a b c相交于O点,,
M P是直线a上的两点,,
N Q分别是,b c上的一点求证:MN和PQ是异面直线
例6、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
C
1
D
1
的棱长为a,则棱A
1
B
1
N
M
H
G
D
C
B
A
α
c
b
a
Q
P
N
M
O
A1
C1
D1
所在直线与面对角线BC 1所在直线间的距离是
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
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在平面内
2、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1) 判定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简述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2) 性质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
平行。
(简述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3、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4、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1) 判定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 性质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5、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和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个平面的公垂线.公垂线夹在平行平面间的部分.叫做这两个平面的公垂线段.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例1、如图,在三棱锥P-ABC 中,点Ο、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求证: OD//平面PAB
例2、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若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MN//平面PAD
例3、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求证:平面A 1BD//平面CB 1D 1
j
E N M D C B A P D O C
B A P
D1C
B1
1
D
C
A
B
例2、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B=5,AA1=4,点D是AB的中点,
(I)求证:AC⊥BC1;
(II)求证:AC 1//平面CDB1;
(III)求异面直线 AC1与 B1C所成角的余弦值.
例3、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底面ABC中,CA=CB=1,∠BCA=90。
,
棱AA1=2,M,N分别是A1B1,A1A的中点。
(1)求BN的长;
(2)求BA1,B1C夹角的余弦值;
(3)求证A1B⊥C1M
A
B C
A1
B C
N
M
例4、已知四棱锥P-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 ∥DC ,
⊥=∠PA DAB ,90
底面ABCD ,且PA=AD=DC=12
AB =1,M 是PB 的中点。
证明:面PAD ⊥面PCD
例5、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是菱形, ⊥︒=∠PD DAB ,60平面ABCD ,PD=AD ,点E 为AB 中点,点F 为PD 中点.(1)证明平面PED ⊥平面PAB ; (2)求二面角P —AB —F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例6. 如图所示,在斜边为AB 的Rt △ABC 中,过A 作PA ⊥平面ABC ,AM ⊥PB 于M ,AN ⊥PC 于N 。
(1)求证:BC ⊥面PAC ;
(2)求证:PB ⊥面AMN ;
(3)若PA=AB=4,设∠BPC=θ,试用tan θ表示△AMN 的面积,当tan θ取何值时,△AMN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