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烫衣服》PPT精讲
酒精熨斗
在熨斗收藏爱好者们眼里,它是“舶来品”, 中国的酒精老熨斗,还没有看到过。这种酒精 熨斗工艺高、造价高。“两高”决定了它们先 前的存世量就少之又少,现在想收集到更是难 上加难。据说,大英博物馆就有一个酒精熨斗。
商代熨斗
汉代熨斗
青铜器熨斗
唐贞观七年制造的镀金熨斗
清代熨斗
约16世纪,荷兰裁缝发明了空心的盒型 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 斗加热。18世纪最常用的是铁铸的实心 熨斗,人们往往交替使用两个熨斗:一个 熨衣服,一个放在炭火上加热。
第一个电熨斗
美国纽约发明家亨 利· W· 西利改变了这一 切。他在1882年发明 了第一个实用的电熨斗。 它装有一个金属丝元件。 当电流穿过时,金属丝 会发热,与传统的电炉 原理相同。西利熨斗的 问题在于当它出现时, 还只有极少数家庭有电。 所以,许多人仍然继续 使用着“平底铁”而进 入20世纪。
3、托烫 对于某些衣物的不规则的部位,在熨烫时 不能放在熨台上熨烫,而必须用在“棉枕 头”上托着进行熨烫的方法,叫托烫。如 肩部、领部、胸部、袖子及一些裙子的折 边应运用托烫。 4、侧烫 对于衣物上的筋,缝等部位,在熨烫时, 又不能影响衣物上的其它部位,就必须用 熨斗的侧面,侧着熨烫,这叫侧烫。 5、焖烫 运用熨斗的重点压力或加重压力,缓慢的 对织物进行熨烫,使之平服,挺括,这叫 焖烫。主要是衣物上的领子和袖子。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里有两篇 《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 记》,地名里面还可以看到熨斗 陂、熨斗镇、熨斗台、西熨斗街, 都是因为熨斗使用得早、用得广 泛而得名。
陕西安康市石泉县熨斗镇 济南老街巷西熨斗隅街 四川达州市熨斗坡 山西省长子县熨斗台
四种古董熨斗
炭火熨斗
炭火熨斗,称得上是辈分最大的熨斗。据悉,汉代 时就有炭火熨斗,古人们就是在烟熏火燎中熨着衣 物的,无盖的,火星有时还会溅到衣物上。清代以 前的熨斗,几乎都是炭火熨斗。炭火熨斗,以铜质、 铁质的居多。一般而言,铜质的熨斗要比铁质的熨 斗价高。值得一提的是,熨斗也“分口”,熨领口、 袖口、衣服等。炭火熨斗中,就不乏熨袖口的,由 于它们存世量相对较少,所以并不多见。
普通型电熨斗 (老式电熨斗)
自动调温电熨斗
蒸汽喷雾式 电熨斗
蒸汽挂烫机
服装熨烫的工序
1、确认纺织面料 2、提供热能 3、服装成型 4、干燥定型 5、保形存放
织物熨烫的温度
1、维棉混纺织物:熨烫温度约100℃(宜干烫) 纶织物:熨烫温度约100℃ 2、锦毛织物(薄呢):熨烫温度约120℃ 丝织物:熨烫温度约120℃ 3、涤纶织物:熨烫温度约130℃ 化纤仿丝绸;熨烫温度约130℃ 4、腈混纺织物:熨烫温度为140℃ 5、涤棉或涤粘混纺织物:熨烫温度约150℃ 涤毛混纺织物:熨烫温度约150℃ 6、棉织物:熨烫温度为160~180℃ 7、毛织物(厚呢):熨烫温度约200℃
基本熨烫原则
(1)先烫反面,再烫正面; (2)先烫局部,再烫整体。
熨烫的基本方法 1、推烫 运用熨斗的推动压力对衣物熨烫的一种方 法。当被熨烫的织物面积比较大又是轻微 的褶皱,并可以平展的部位,可以运用推 烫的方法。 2、注烫 利用熨斗尖部位置对衣物上某些小范围的 熨烫方法,在操作时,提起熨斗后部,用 熨斗尖部位置熨烫衣物纽扣和某些饰物周 边。
熨烫的要求
1、熨烫时熨斗不能在同一部位时间过长,注 意移动应有规律,不得盲目乱烫,以免使面 料丝缕受损或烫坏衣料; 2、熨烫时应尽量在衣料的反面进行熨烫,如 必须在衣料正面熨烫时,应盖上水布,以免 表面烫出极光; 3、熨烫时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应与衣料 的性能相配合,并根据需要和所烫部位选择 适当的熨烫方式。
烙铁熨斗
烙铁熨斗是“大众化”熨斗,“长相”普通,制作比 较粗糙。当然也有意外,有一种烙铁熨斗是专门熨领 口的,做工精巧。此外,还有一种带夹心的熨斗。使 用时,先把里面的“心”烧热,然后放进去,接着就 可以熨衣服,能使一些物质生锈,比如铁。 熨斗中,有一类是专门装热水的熨斗。这种 熨斗,铜质、瓷质的居多。
古文中有两种解释: 一是象征北斗的意思,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释: “斗,象形有柄”; 二是熨斗的外形如斗。清朝的《说文解字注》中写 道:“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斗有柄者,盖北 斗。” 。
斗它是量器,它量出来的是容积不是质 量; 四个侧面是四个等腰梯形,下面是正方 形,上面大下面小,开口在上面; 一斗不同的粮食重量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