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看读说说降水有什么因素影响?
看读说说降水有什么因素影响?
看读说说降水有什么因素影响?
这节课学了什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课堂小结
•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 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 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 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 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 去。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学习目标: 1.你知道什么是降水?有哪些主要形式?如何 测量? 2.你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 系。 3.你会阅读降水柱状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季节 变化吗? 4.你能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 降水分布的规律吗?
一、降水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 多少呢?
• 降水量的测定(课本第54页)
活动题(P54)
• 连续24小时暴雨:有的房屋漏雨,甚至倒塌, 有的路段积水较深,交通受阻,农田积水成涝 影响农作物生长……
• 阴雨连续一个月: • 有近两个月没下雨: • 某城市下了大雪:
• 存放的衣物受潮,农业减产,出行不便……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 1、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 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
2、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 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
•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 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
• 农业上易形成旱灾,空气干燥,对人体健康有害有的 房屋漏雨,甚至倒塌,有的路段积水较深,交通受阻, 农田积水成涝影响农作物生长……
• 交通堵塞,电线压断,形成断电有的房屋漏雨,甚至 倒塌,有的路段积水较深,交通受阻,农田积水成涝 影响农作物生长……
降水和生产活动
降水的季节变化
学会分析降水柱状图
由赤道往两极
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在温带地区
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 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
属于地形雨 )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 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 0.1mm)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赤道附近
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
2、写一篇小文章说说我们当地的 降水:形式季节变化等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
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布在40o-60o的大陆西岸 降水的季节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会分析降水柱状图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两极和南北回归线西侧
降水的季节变化
学会分析降水柱状图
分布在30o-40oC 大陆西岸
分布在30o-40oC 大陆东岸
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 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等温线一样人们也把世界上降 水量一样的地方描绘出来,做成等降水量线,用 等降水量线来表示一个地方降水的多少,在同一 条等降水量上的不同地方降水量是一样的。
知识点回顾
•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CBDC
1、学习绘制降水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