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描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目标
1 •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 •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难点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虽不及动植物高大,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几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已有的生活常识思考几个问题一一
①家里吃剩的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酸,这是什么在作怪?
②橘子或面包存放久了,表面会有一些毛状物,为什么?
③腐烂的树枝上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实际上是哪种生物?
④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一种叫酒曲的霉菌制出的
吗?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
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外,甚至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温泉中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菌落的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肉眼看到单独存在的细菌、真菌吗?
真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细胞的,一类是单细胞的。
像蘑菇、木耳这些是属于多细胞
的大型真菌,比较高等。
单细胞真菌低等,个体也比较小,用肉眼很难看到。
当家里的面包、馒头或
橘子等放久后,我们却能看到它们发霉了,霉菌个体微小,为什么我们又能看得到呢?
2、菌落的概念
因为数量多,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目标就大,所以我们可用肉眼直接看到。
像这样的,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产生许
多个体,形成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集合体,我们将其称为菌落。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变质或发霉的现象,这实际就是细菌或真菌不断增殖的结果。
3、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
请同学们观察、对比、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有什么不同,完成下表:
----- C接种后的培养皿尽量放在实验室的培养箱内,为了观察和记录的方便,也可自己带回培养皿,但要放在温暖的室内。
学生自学P68-69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讨论、完成课本69页的讨论题:
①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②第3条提示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③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④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的情况是哪一种?为什么?
⑤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哪些基本条件?
通过讨论,得岀以上问题的答案:
①因为可以将里面的细菌或真菌的抱子等杀死。
目的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②接种
③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
④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在这个探究中,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密封的培养皿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⑤因为灭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通过探究,你认为什么样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含量较多?
1、细菌和真菌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无处不在。
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到处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科学家还发现,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温泉中,甚至
在深海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也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
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
分布最广泛的生物。
2、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里细菌和真菌的含量较多。
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的分布
一、菌洛
二、细菌或真菌的培养
1、一般方法步骤: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基本条件:
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等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