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卫生学-消化系统
一、概述
(四)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 的一段,是吸收营养成分的重要器官。 小肠内的消化液包括胆汁、胰液和肠 液。消化液中的消化酶能将食物中的 淀粉、脂肪及蛋白质彻底分解,从而 有利于小肠的充分吸收。食物在小肠 中大部分营养被吸收,剩下的食物残 渣随小肠的蠕动进入大肠。 (五)大肠:主要功能是 暂时储存食物残渣和吸收残余 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最终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经直 肠由肛门排出体外。
一、概述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
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 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位 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 肝脏、胰腺),这类腺体通过导管 开口于消化道;另一类是在消化道 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 这类腺体数目甚多,都直接开口于 消化道。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
一、概述 (六)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参与 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另外肝脏具有多方面 的生理功能,如物质代谢、储藏养料及解 毒等,又被称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 (七)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兼具 外分泌和内分泌的双重功能。外分泌功能 为分泌胰液消化食物;内分泌功能为分泌 胰岛素,调节体内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相 对稳定
3、唾液腺:共有3对(腮腺、颌 下腺、舌下腺),分泌唾液并通过导 管开口于口腔。 唾液可以滋润口腔、湿润食物, 便于吞咽;唾液中所含的唾液淀粉酶 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 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因而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
一、概述
(二)食管:是一条肌性管道 ,经过口腔初步消化的食物通过吞 咽进入食管,再由食管的蠕动将食 物送入胃。 (三)胃:位于腹部的左上方 ,是消化道最为膨大的部分,暂时 储存食物。 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 乙醇(酒精)、药物等小分子的物质。 胃腺分泌胃液,其主要成分是胃蛋白酶、盐酸及黏液。 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初步分解;盐酸提供酶需要的酸性环境和 杀菌;黏液呈弱碱性,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一、概述
(一)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 部分,内有牙齿、舌和3对唾液腺的 开口。
2、舌: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 性器官,能自由伸缩和卷曲,具有搅 拌食物、辅助吞咽及发音的功能。 舌的表面及侧面有许多味蕾, 味蕾中有味觉细胞,可感受化学物质 的刺激,从而形起始 部分,内有牙齿、舌和3对唾液腺的 开口。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二)食管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食管比成人的短而狭窄,黏膜薄嫩,管壁肌肉 组织及弹力较差,易于损伤。 (三)胃的特点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至开始行走时才逐渐变为垂直。由 于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弱,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所以低龄乳儿 吃奶时如果吸入空气或喂奶后振动胃部,容易溢奶。 学前儿童年龄越小,胃的容量越小。因胃壁肌肉组织、弹 力纤维及神经组织发育较差,蠕动能力不及成人。由于胃腺数 目少,分泌的胃液在质和量上均不如成人,其酸度和酶的效能 也没有达到成人的标准,所以消化能力较弱。
消化系统
——食品加工管道
机体进行生命活动不仅需要氧气,还必需不断摄取营养 物质,作为生长、修补和更新组织的材料以及供给人体活 动所需要的能量。食物必须先在消化道内加工分解成为结 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机体吸收和利用。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为可以被吸收成分的过 程叫消化。
吸收:经过消化了的食物成分及水、无机盐、维生素 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的特点 小儿口腔较小,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破损和感染。 小儿口腔较小,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破损和感染。 2.舌: 小儿的舌短而宽,灵活性较差,对食物的搅拌及吞咽 的能力不足。 3.唾液腺: 小儿的唾液腺分泌功能较差,3~6个月时逐渐完善,由 于吞咽能力较差,加上口腔比较浅,所以唾液往往流到口腔 外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流涎”,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随着唾液量的增加,小儿消化淀粉类食物的能力也逐 步增强。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的特点 小儿口腔较小,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破损和感染。 小儿口腔较小,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破损和感染。 1.牙齿: (1)乳牙萌出:乳牙一般于出生后6~8个月时萌出,2~2.5 岁出齐共20颗。乳牙萌出时一般无痛苦,个别有短暂的睡 眠不安、烦躁、流涎、喜咬硬物有手指等现象。 (2)乳牙结构特点:乳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较软脆,牙髓 腔较大,所以更易患龋齿。 (3)换牙:在乳牙萌出的过程中,恒牙已开始发育。在恒 牙发育逐渐完成的过程中,乳牙牙根逐渐被吸收,乳牙逐渐 松动脱落,恒牙露出牙槽,这个生理过程叫换牙。
一、概述
胃壁有发达的肌层,胃的蠕动能 磨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有利于消化酶发挥作用,最终将食糜 逐次送入十二指肠(小肠)。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叫胃的排空。通常饮食为混合性食物 时,胃的排空时间需要4~5小时。胃 排空后,胃的蠕动会刺激胃壁上的神 经,使之产生兴奋,人体就会有饥饿 感。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四)肠的特点 1.吸收能较强:学前儿童肠管的总长度相对地比成人长, 吸收能较强 其肠管总长度约为身长的 学前儿童肠管的总长度相对地比成人长,其肠管总长度约 6倍,成人则仅为4.5倍。学前儿童肠 为身长的6倍,成人则仅为4.5倍。学前儿童肠黏膜的发育较好, 黏膜的发育较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因此吸收功能比成 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因此吸收功能比成人强。 人强。 2.消化能力较差:学前儿童肠壁肌层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完 消化能力较差 善,肠的蠕动功能比成人弱,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再加上 学前儿童肠壁肌层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肠的蠕动功能 比成人弱,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再加上学前儿童小肠内各 学前儿童小肠内各种消化液的质量差,所以小儿的消化能力较 种消化液的质量差,所以小儿的消化能力较差。 差。 3.肠的位置固定较差:学前儿童的肠系膜发育不完善,所 肠的位置固定较差 以肠的位置固定较差,如坐便盆或蹲的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脱肛 (三)胃的特点 现象。另外,如果肠蠕动过强并失去正常节律时易诱发肠套叠。
一、概述
(一)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 部分,内有牙齿、舌和3对唾液腺的 开口。
1、牙齿:牙齿是人体内最坚硬 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 碎食物,此外还辅助发音。 每颗牙齿都有三个部分:(1) 牙冠,(2)牙颈,(3)牙根。牙冠 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釉质,牙根 的最外层为牙骨质,牙齿的中央有一 空腔为牙髓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