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2分)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A.珊瑚虫B.水螅C.海葵D.涡虫2.(2分)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不具有的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B.有刺细胞C.有口无肛门D.身体分节3.(2分)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病。
那么血吸虫、钉螺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A.腔肠动物、环节动物B.扁形动物、节肢动物C.线形动物、扁形动物D.扁形动物、软体动物4.(2分)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A.肛门B.口C.胞肛D.体壁5.(2分)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B.身体辐射对称C.有口无肛门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6.(2分)血吸虫和绦虫的特点是()A.消化器简单,生殖器官发达B.身体呈辐射对称C.有口有肛门D.体表有角质层7.(2分)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是因为()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到地面寻找食物C.土中缺氧,无法呼吸D.穴中浸透雨水太凉8.(2分)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与寄生生活无关的是()A.身体呈圆柱形B.体表有角质层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管结构简单9.(2分)区分蚯蚓的前后端,最简单明确的依据是()A.体节的形状B.环带的位置C.刚毛的长短D.口和肛门的位置10.(2分)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B.寄生的线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C.环节动物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D.生活中常见的蚂蚁,沙蚕,河蚌均属于无脊椎动物11.(2分)以下几种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A.大鲵B.蜥蜴C.中华鳖D.扬子鳄12.(2分)下列动物中,有口有肛门的是()A.水螅B.蛲虫C.绦虫D.涡虫13.(2分)下列能体现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的是()A.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B.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C.体温不恒定D.属于无脊椎动物14.(2分)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A.蜻蜓B.蝗虫C.蜜蜂D.蜘蛛15.(2分)以下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节肢动物都有内骨骼B.虾、蟹都属于节肢动物而不属于昆虫C.节肢动物因为生活在陆地所以用肺呼吸D.沙蚕的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16.(2分)不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是()A.中华鲟B.蜥蜴C.企鹅D.蝙蝠17.(2分)下列成语中没有节肢动物的是()A.蜂拥而至B.门可罗雀C.飞蛾扑火D.蛛丝马迹1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涡虫和蛔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B.蚯蚓的刚毛起辅助运动作用C.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D.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19.(2分)汕头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都属于软体动物?()A.鲳鱼、牡蛎B.章鱼、扇贝C.龙虾、大闸蟹D.鲍鱼、海蜇20.(2分)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A.身体呈流线型B.用鳃呼吸C.用鳍游泳D.体温不恒定21.(2分)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
这是由于()A.空气缺氧B.缺乏饵料C.水中缺氧D.池塘缺水22.(2分)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生有很滑的黏液.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A.预防人类捕捉B.减少运动阻力C.保持体表湿润D.辅助呼吸23.(2分)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A.体温不恒定B.用皮肤呼吸C.肺不发达D.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24.(2分)下列关于两栖类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雌雄蛙繁殖季节抱对,进行体内受精B.两栖类的个体发育为变态发育C.蟾蜍能在陆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动物D.蝌蚪既能用腮呼吸也能用肺呼吸25.(2分)在动物进化过程中,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A.节肢动物B.鱼类C.两栖动物D.爬行动物26.(2分)“天高云淡,望断飞雁”大雁在空中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动力主要来自()A.羽毛B.胸肌C.骨骼D.皮肤27.(2分)下列关于鸟类特征的叙述中与飞行无关的是()A.前肢变为翼B.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C.食量大,消化能力强D.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有壳保护28.(2分)家鸽体内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肺B.气囊C.肺和气囊D.气管29.(2分)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A.蛇的体表没有毛,兔子体表被毛B.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C.蛇没有四肢,兔子有发达的四肢D.蛇的身体小,不耐冷;兔子身体大,耐冷30.(2分)如图为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据图可以判断两类动物的食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肉食动物,②为草食动物B.①、②均为肉食动物C.①为草食动物,②为肉食动物D.①、②均为草食动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每空2分,卷面书写分为2分,共40分)31.(10分)动物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有150多万种。
如图是几种常见动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A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动物C的皮肤除具保护作用外还能。
(3)上述动物中只有(填代号)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4)动物D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游泳也不会迷失方向,是因为其身体两侧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动物E每呼吸一次,进行次气体交换。
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螳螂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美誉.由于螳螂平时总是把两个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祷,因此法布尔等西方学者把螳螂称为“祈祷者”.其实,螳螂这种虔诚姿态的背后却暗藏杀机,这是它捕虫前做准备的标准姿势.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虫,对庄稼有益,是人类的好朋友.材料二:白鳍豚是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2006年,曾对长江白鳍豚进行一次全江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一只活的白鳍豚.这预示着一个令人悲伤的结果.或许人类将永别长江女神﹣﹣白鳍豚.(1)螳螂的运动靠,它的体表覆盖着的坚韧外壳是,它的作用是.(2)和鲨鱼不同,白鳍豚虽然也生活在水中,但它属于动物;和螳螂不同,鲨鱼和白鳍豚又因为体内有脊柱,故称动物.(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是飞行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它们的生存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尽快行动起来,保护好它们的,让人和动物和谐相处.33.(12分)龙湖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蚯蚓在不同材料上运动速度的快慢,以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请结合题目情境回答:(1)提出的问题是:?(2)作出的假设是:。
(3)制定计划:①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
②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
③重复上述步骤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
④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4)实施计划:按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5)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目的是:。
(6)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7)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
34.(8分)烟波浩渺的海洋,奔腾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本来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
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水域污染日趋严重,鲨鱼决定召集广大鱼类成员开会,一起商议将来的生存大计。
章鱼、鲫鱼、娃娃鱼、甲鱼、鲸鱼纷纷游来,连海马也匆匆赶来……(1)在文中出现的动物中,有几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鱼?。
A.1个B.5个C.3个D.4个(2)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娃娃鱼B.鲸鱼C.甲鱼D.章鱼(3)结合以上资料,请你谈谈怎样更好地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回答出两点即可)①;②。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D;2.D;3.D;4.B;5.C;6.A;7.C;8.A;9.B;10.B;11.A;12.B;13.B;14.D;15.B;16.D;17.B;18.B;19.B;20.D;21.C;22.B;23.D;24.B;25.D;26.B;27.D;28.A;29.B;30.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每空2分,卷面书写分为2分,共40分)31.胎生、哺乳;辅助呼吸;B;侧线;两;32.足和翅;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哺乳;脊椎;栖息环境;33.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慢(或快)吗;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慢(或快)。
;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速度慢;放归自然环境中;34.C;A;不向水域中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和各种工厂污染物;禁止乱捕滥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