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坚韧开阔
杜甫的一生,历尽苦难。但他的笔,始终 书写着豪气。豪气来自他的性格,他的遭遇, 来自文化赋予他的非凡力量。无论在什么时候、 什么处境中,他的精神世界从不曾被艰危毁灭, 他的诗才从不曾因生活的困窘而枯竭。老杜的 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 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
杜甫博大的仁爱精神、执 着的政治信念、深广的忧患意识、 坚定的人生态度,正是中华民族 几千年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光辉写照。

老一亲夜乾南吴阳今庭昔 岳
病字朋浮坤坼楚楼上水闻 阳
有,无。日,东。岳,洞



推荐阅读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课下练习:
请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李白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分析 这两首诗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 同。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与“今”之间, 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 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 人也在变……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 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 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 在湖里浮荡着,景象极为壮美!
登岳阳楼
再读他的理想——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再读他的焦灼——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再读他的忧思——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登岳阳楼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境况和心境?
不仅有对亲友的眷念, 年老孤独的悲伤, 更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无以报国的自悼……
——悲悯苍生
拾遗见弃: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九死入蜀: 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寂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辗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更有天地万 物。诗人借景抒怀,展现出了开阔博大的胸襟, 表达了心中的激荡豪迈之情。
登岳阳楼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境况和心境?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困守长安:
漂泊
战乱逃难: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 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古代诗歌赏析课 谢谢观看!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病痛 右臂偏枯半耳聋
衰年病肺唯高枕 靠饮药维持生命……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漂泊 寂寥 病痛 十分苦百分悲千分无奈万分辛酸
登岳阳楼
是什么让诗人到了如此悲惨的境地?
戎马关山北
长达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 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 割据,民不聊生。杜甫北望万里关山, 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之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元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你认为这两句诗中,表现力最强的是哪两个词?
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
坼浮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字:极写水面的宽阔,表现出洞庭湖劈天裂地的
布衣圣贤
杜甫始终根植在大地,在底层关注 苍生,在卑微里淌泪。他没有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的无边法力,而他却有超越圣 贤的大慈大悲。
——心怀国家
国家
杜甫用颤抖的手写下中国人 永远传颂的诗篇。他流淌的忧国泪, 使“祖国”一词,矗立在华夏儿女的心中。
他的诗歌不知照亮了多少处在茫茫暗 夜中的心灵,激励过多少处在艰难困苦中为 国奋斗的仁人志士。
古代诗歌赏析课
高二语文组
课前分享视频《人生第一次我们这样过年》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沿江由江陵、 公安一路漂泊到了岳阳。当时,诗人处境艰难, 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 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 继续漂泊。
到了洞庭湖,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 望故乡,触景感怀,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
炼字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表面含义 (注意:有手法,点明手法)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起到了什么样的好处。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写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两句写景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广阔无垠,
烟波浩淼的壮阔景象。 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
壮阔之势。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 大地訇然裂为两片,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 的磅礴气势!
“浮”字:极写水的力量,描绘出洞庭湖包容万象,
吞吐日月的浩瀚之形。“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 在诗人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 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 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登岳阳楼》……
凭戎老亲乾吴今昔 轩马病朋坤楚上闻 涕关有无日东岳洞 泗山孤一夜南阳庭 流北舟字浮坼楼水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诗人青年时代正逢“开元盛世”,到处都 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 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国家经历安史之乱山河残破,满目 疮痍,而诗人也到了暮年,历尽人生坎坷,却 有幸登楼。诗人会有怎样的心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