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瓶制作要点和步骤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如何制作生态瓶
■步骤一:“准备一只透明的塑料瓶,剪去
上面的部分。”
这样的瓶子直接可以用来做生态瓶了吗学
生的瓶子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取自垃圾
场、垃圾桶,二是自己喝了饮料留下的。
不管那种情况,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
它清洗一下。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
涤(孩子往往容易用这些东西来洗)。因
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
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
会带来危害。建议你用热水洗涤,必要时
可加一些小苏打。
有条件的还可以在瓶子底部放置一个过滤
器。当然:也可以不用过滤器,但如果不
用过滤器的话,瓶子中的水会因为细菌的
繁殖而很快变浑浊,这样,你就不得不频
繁地更换瓶子中的水。
■步骤二:“在瓶底装入一层水底的淤泥,
并灌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讲,“水底的淤泥”和“大
半瓶自然水域的水”都是无法获取的,即使
是在农村地区,让孩子课外去找“水底的淤
泥”和“自然水域的水”也是一种比较危险的
行为。而且根据笔者的实验结果,淤泥对
生态瓶水质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容易使整
个生态瓶变得十分脏乱,而脏乱的生态瓶
很多水生动植物是无法生存的。
建议取一些粗沙或细石,放在一个大滤网
上,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
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
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
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用隔夜水来
替代。制作隔夜水,至少要将自来水事先
静置24小时,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其中
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
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
后容易死亡。
在生态瓶里灌好水后,最后用胶带在生态
瓶外面标出水面的精确位置。因为当瓶中
的水不断蒸发后,水中矿物质的浓度会变
得越来越高,为了维持一个平衡的环境,
就需要补充水分以维持瓶中的水量。当
然,再补充的水也只能是隔夜水。
■步骤三:“在瓶子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
面放一些浮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入生态瓶中的植物一
般为藻类,它们没有根,基本都是靠沙子
固定。所以应该先将水加到位,然后再放
植物,从而避免加水时把植物冲起来,有
个孩子就这么一个细节没注意,种了一个
下午的水草还是没种好。
加满水、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一
天两天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
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
■步骤四:“把田螺、小鱼、小虾、小泥鳅
等放进去。”
很多学生会发现鱼刚刚放进生态瓶的第一
天是很容易死去的,第一天生态瓶的水质
很好,鱼为什么这么容易死去呢?
其实是鱼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造成的,大多
数鱼都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十分敏感,鱼被
突然换到不同水温的水中后,自然容易死
去。因此,将鱼放进生态瓶也是有讲究
的。你可以在原来鱼所在的水缸中放进一
个塑料袋,将鱼转移到这个塑料袋中,然
后连水连鱼一起转移到生态瓶中,约小时
后,你就可以放心地把鱼放到它的新家中
去了。
很多学生会问老师,一个生态瓶中到底放
几条鱼好呢生态瓶中放养的鱼的数量和生
态瓶中水的体积及鱼在水中可获取的氧气
量直接相关。如果养的是金鱼,则每4升
水放两到三条成年金鱼就可以了。还有一
个判别生态瓶中鱼是否太多的方法就是注
意是否有鱼浮在水面不断“喘气”,如果有这
个现象发生,则表明水中没有足够的溶解
氧,要么是水质出问题了,要么就是放入
的鱼太多了。
田螺、小鱼、小虾,对于城市的孩子来
说,很难获得,我们可以用水蜗牛来替
代。一般一个20升的瓶子中放一两只水蜗
牛就可以了。水蜗牛的繁殖速度也很快,
不久你就会发现瓶壁上或水面上有胶质状
的卵,两周内你和你的学生就会观察到卵
开始孵化成小蜗牛。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
食,绿藻就是生长在瓶壁上的那层绿色的
薄膜状物质。注意,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
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
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
有了这个生态瓶后,我们可以每周一次,
组织学生根据他们的观察记录进行讨论,
让他们对所观察到的变化的原因进行猜
测,或预测一下这个水生生态系统可能会
发生哪些变化。整个活动的持续时间至少
在两周以上,这与教材设计中的教学时间
不同,要做好教学进度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