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B.0.1 深基坑(专项)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污水干管工程编号:致:(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污水干管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深沟槽(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盖章)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年月日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代表(签字)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深基坑专项方案审批表2016年9 月9 日施管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污水干管工程施工单位(章):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依据 (3)第三章施工计划 (5)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6)第五章施工保证措施 (8)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11)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2)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初见水位在1.8-10.6米,稳定水位为1.1-4.9米。
原有土质以耕植土和粉质粘土为主,状态以可塑偏软状态为主,局部呈软塑状态,基本承载力较好,本工程排水挖深平均6米左右,管下为有机质粉质粘土,承载力100KPa ,工程量巨大。
由于地下水较高,附近没有既有排水系统或既有排水设施堵塞,降水及排水较困难。
1.1主要内容:根据规划开槽施工段W39-W49段全长660米,污水管直径为d1500,设计坡度为1%,管线埋深5米—7米。
W39-W41 W44-W49段采用120°混凝土基础;W41-W44段采用180°混凝土基础,C15砼条形基础下铺10cm碎石垫层,砼基础每隔20-25米管段长度设一处变形缝,采用柔性接头B型承插口管;采用矩形直线砼污水检查井,井盖采用轻型球墨铸铁防盗井盖(双层井盖带玻璃钢子盖)井盖上做污水井标识。
所有检查井内均安装防行人坠落装置,管沟回填采用素土回填。
第二章编制依据2.1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编制依据结合我项目部编制的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项目部过去的施工经验,参照该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和有关图集编写该施工方案。
参照的有关图集、规范制定本施工方案。
2)技术标准《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排水标准图集》(2006年版)《06MS20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图集第三章施工计划3.1施工前准备(1)对施工现场场地上的障碍物进行全面清查,包括施工场地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垃圾、树根、地下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供水、供电、通讯线路、光缆等;人工在公共管线与排水相交处挖探坑,详细探测出地下有无管线或管线准确位置及埋设深度。
制定排迁计划和处理方案,采取有效地防护加固措施,综合考虑工程的现场情况、进度要求和土方施工方法以及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土方堆放和调运问题,划分并确定土方的最优调配区,减少重复倒运。
(2)检查井的定位桩,需经过检验核准后方可施工。
(3)与有关施工的各单位及附近居民取得联系,根据各种制约因素,每天详细按方案安排施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2、技术准备(1)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核对现场平面尺寸和槽底高程,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图纸会审资料,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明确各专业工序之间的关系和施工要求。
为了便于土方开挖施工及有利于沟槽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确定好开挖边坡坡度方案。
(2)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基础部分高程和做法,土层和地下水位情况,确定挖土深度和坡度,人员组织和安排,编制挖土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3)测量放线工作: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和建筑红线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测量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
轴线控制网应避开建筑物、构筑物、机械操作运输线路,并设保护标志;并放出基槽上开口的灰线。
(4)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3.3施工进度计划污水开槽施工总工期2016年9月20日-2016年11月20日3.4设备计划投入的机械包括:挖掘机2台、自卸汽车 2 台、推土机1台,四寸泥浆水泵3个,发电机组1台。
进场前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证所有投入的机械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功能正常,检修合格再投入使用。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4.1、施工准备情况仔细查看相关设计资料,确认开挖范围内有无管线、自来水、电缆。
施工设备、材料准备齐全,各项施工物资验收合格。
4.2、测量放样测量人员依据设计图纸对沟槽放样,放样时要求换手复核,放样完毕后对沟槽上开口线和井位用石灰线做好标记。
降水措施:按新建管线沿线两侧离管线中心7.5米交错布置每隔10米设置∮400降水井,平均井深16米,井点降水提前7天保证干槽施工。
4.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4.3.1、沟槽开挖方案本工程污水管线开挖深度5-7米,对沟槽进行分两层开挖,上口开槽宽度12米,第一次撤至原地面以下3.5-4.5米左右坡度按1:0.33,第二次开挖坡度按1:0.33,开挖深度2-2.5米左右,一层和二层开挖土方,单面倒至槽外,堆土位置离槽边不小于4米。
沟槽开挖前根据开挖深度和工程定位平面位置确定开挖方案。
根据沟槽深度与设计沟槽边坡的坡度以及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污水作业面宽50cm, 排水沟宽30cm、深30cm,每侧留20cm碎落台,)和二层预留倒土平台(左右两侧各2米)放出上开口线,并用石灰撒出,使用挖掘机从管线下游向上游开挖沟槽。
开挖前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沟槽断面、堆土位置(堆土边缘至坑边的距离根据使用的运输工具的特点确定,但最低不得小于1.5m。
)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
配合沟槽开挖的施工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与测量人员配合,及时量测沟槽底高程和宽度及放坡情况,防止超挖及放陡坡现象发生。
开挖过程中用经纬仪对排水中线进行控制,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在开挖过程中首先做好排水集水坑,集水坑位置为管道平基外一侧,集水坑大小为1.5*1.5*1米, 沟槽开挖底口加宽80-100cm,以利施工及排出沟槽底积水。
雨季施工时在沟槽每侧设截水沟或土堤,防止地面水进入沟槽冲刷边坡,增加沟槽不稳定因素。
沟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沟槽底预留3c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的方法。
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沟槽小开挖”的原则。
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
沟槽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碎石和素砼垫层施工。
4.3.2、施工人员上下坡道设计沟槽设置安全梯,施工人员通过安全梯下到沟槽底部。
安全梯两侧设置围挡,爬梯两侧设护栏及防护网,防止人员坠落。
4.3.3、组织、协调管理(1)开挖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控制好人员、机械,确保开挖工序的稳步进行,施工及测量员做好测量放线,控制好边坡的稳定,由专职安全员组织人员及时检查安全情况,边坡稳定情况由专人全天候检测,并及时上报检测数据。
(2)现场协调由施工负责人负责,主要协调土方开挖及井点降水的施工。
4.3.4、沟槽开挖注意事项(1)沟槽开挖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开挖,便于查看或检测现有地面高程等工作的进行。
(2)为了沟槽开挖以及后续的各项施工连接紧密,避免沟槽开挖后长期放置,发生土方坍塌。
开挖后及时进行沟槽地基承载力的检验,合格后进行沟槽报验工作,陆续展开后续工序施工.(3)在开挖过程中工人在机械作业施工范围两米外工作。
(4)在开挖过程中派专人注意边坡稳定性。
4.4、技术参数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4.5、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执行《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第五章施工保证措施5.1、防止边坡失稳措施5.1.1按照规范要求的坡度放坡,超过6米的沟槽,在3米的位置设置平台,保证边坡的稳定。
5.1.2沟槽边不准堆积弃土,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存放机械、水泥罐及行车。
沟槽边外部荷载不得大于15kpa。
5.1.2沟槽边不得有常流水,防止渗水进入沟槽及冲刷边坡,降低边坡稳定。
5.2、保持槽底干燥施工过程中,保持槽内干燥,防止水的侵蚀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土体内含水量过大,是造成沟槽失稳的一项重要原因。
在开挖前,对沟槽土提前七天降水保持干槽施工,以疏干加固槽内土体,达到增大土体的抗剪强度。
沟槽开挖时采用明排水的方式,在沟槽两侧设置30*30cm的排水沟,在沟槽外侧设置集水坑(1*1*1.5m),每个沟槽配备两台污水泵,施工中设专人抽水并及时检查水泵,防止抽水端被堵塞,保证降水的连续性。
5.3、施工监测5.3.1沟槽开挖必须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有计算式。
管道中心线及管道高程控制方法,首先对排水管线布置导线点及水准点经过校核后方可使用,使用全站仪放出检查井位置,开挖过程中,利用经纬仪进行控制管道中心线,利用卷尺反出管道平基宽度线及坡脚线,以此来控制线型,利用开口线和坡脚线控制坡度,直接观测法观测开挖的坡度坡面是否美观,开挖过程中利用水准仪,随挖随测的方法控制槽底高程以防超挖。
5.3.2施工时安排一个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员,把全站仪和水准仪架在稳定的土层上,进行深沟槽监测。
监测的内容包括支撑轴力、围护结构的位移及沉降变形、地表沉降、管线的位移及沉降、周边构建物的位移及沉降、地下水位变化。
在沟槽开挖施工中,当一些监控数据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准确地调整施工步骤,并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有效控制沟槽变形,确保沟槽施工安全。
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
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沟槽边缘以外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
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少于两个,且应设于影响范围以外。
5.4、加快施工进度沟槽开挖后,敞开的时间越长越不安全,为提高安全系数,必须加快施工进度,各工序之间要衔接紧密,流水作业。
同时,加班加点,抓住有利天气展开施工。
5.5挖掘机等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沟槽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确保沟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