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一些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本人认为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精神影响,完善学生的人格。
社会学家曾证言,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
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的层面,人的意识的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那它就进入了成熟的科学的阶段。
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屏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做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对中学生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中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
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
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
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
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这是一
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一、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
体育精神的培养包括:培养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却是相同的。
中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
首先,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体育精神的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体育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
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
其次,细读精研教材,挖掘、提炼教学内容之间的体育精神。
再次,教学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注意教学细节对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在深
化教学改革的时代,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高层次的
战略目标。
二、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
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应
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
让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
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的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二)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
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
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
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三)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
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
尊重事实,弘扬正义。
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屏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四)注重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
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
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
要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客观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
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人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体育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都要求参加者付出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能量,需要接受艰苦的磨炼。
要让学生学会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学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学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学会决不气馁再拼再搏,胜利时学会冷静处之决不得意忘形。
坚强意志,是人格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
体育运动是培养坚强意志的一片沃土,有待我们中学体育教师的深耕细作。
中学体育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人格精神对中学生的示范作用,
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
挖掘体育精神的要素,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手段,使我国的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阶段,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