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3。一{1 f
:炙方 孳 日奉 f Med Hist.July 1998,Vd 28,H
日本的汉方医学史研究
粱永宣
有机会到fl本著名的汉方医研究机构——
北里东洋医学研究所医史学研究部、以及东京
理工大学药学部汉方研究室研修学习,并认识
了一些从事中医学习或研究的人们,亲身体会
了fl本的医学史研究状况。
医学史研究,包括医学文献和医学思想两
方面。医学文献的研究,以东京北里东洋医学
研究所医史学研究部的小曾户洋、真柳诚先生
(现已调往茨城大学人文学部任教授)为最著
名,他们为广大从事汉方、中医研究的人们所熟
知,因为他们的名字几乎出现在每一期汉方研
究的杂志中。小曾户洋先生研究了中国古代大
量的重要医学文献,对其版本沿革、书志及在fl
本的流传状况详加审定,以“汉方古典文献概
说”为题,自1982年起连载于fl本《现代东洋医
学杂志》;并将唐代之前的研究成果集一身,于
1996年2月出版了《中国古典医学与fl本》,洋
洋达50万字。真柳诚先生除了与小曾户先生
合作,整理刊行了《东洋医学善本丛书》、《和刻
汉籍医书集成》之外,更是以年均撰写30多篇
论文的成果活跃于日本医学文献研究界。上述
所介绍的内容,只不过是他们研究成果的一部
分。
关于中国医学思想的研究,以出版的书籍
为例,比较著名的有九州国际大学经济学部教
授石田秀实的《中国医学思想史》(东京大学出
版会,1992年7月25 fl初版),及原京都大学人
文科学研究所山田庆儿教授的《中国医学 思
想的风土》(潮出版社,1995年3月5日发行)。
他们的研究,不仅在日本享有盛誉,而且对世界
的中医学、医学史研究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了上述专业研究之外,医学史知识还被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中医药太学
R—o
选编成漫画丛书,或者汇编为文库本之中的小
手册.对医学史知识在读者中的普及,起到了良
好的作用。另外,在日本从事汉方治疗的队伍
中,还拥有许多民间医学史研究爱好者。
在日本,活跃在中医或汉方治疗界中的大
多数人,是已取得针灸师或药剂师资格的人们。
他们平时诊疗工作繁忙,甚至周末、周fl也不能
休息,往往利用这些时间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学
习活动。针灸师、药剂师们一般均毕业于医学
专科学校,对他们来说,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远不
能满足临床诊病的需要;同时,出于对自己所从
事专业的热爱。他们特别渴望了解中医这门学
科历史渊源。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不
懂中医或汉方医学的历史,就不可能进一步提
高自身修养,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受
到他人的尊重。
我遇到的一些针灸师或药剂师,其学习精
神是十分令人佩服的。他们按照不同区域和兴
趣爱好,组成了许多民间学习研究会,并给自己
的研究会冠以富有中医特色的名称,如东京中
医学研究会、东洋医药学古典研究会、命门会、
内经学术研究会等等。这种民间组织没有任何
经济来源,他们每次参加学习都要交纳一定的
资金,这些资金用于租借学习场所、支付老师的
讲课费、购置少量食品等等。对于刚开业的针
灸师或药剂师而言,在病人来源不稳定,又需交
纳大量房租水电费的情况下,为了学习别人的
知识,一些人不得不白天在自己的诊所工作,晚
上挤出时间到别的地方打工,但他们绝不会因
为各种原因而耽误学习。各种研究会尽可能聘
请在日或短期赴日的中国中医学人士举办讲
座,研究中医发展史上的著名学术流派或学术
著作;此外,还事先安排好学习计划,邀请日本
研究中医学有成就的人士进行交流;或者以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998
学术课题为中心,组织大家利用出外旅游的 时问互相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因此,所有从 事汉方医药的人们,一年到头总是处在忙碌之 中。 日本人细致、琢磨的工作精神闻名世界,这 也充分体现在他们对中医基础知识的钻研之 中。倒如,经常有人这样向从中国来的学习发 问,“辩证论治”这一名词最早出于何处?关于 “药物归经”的问题,是张元素首先提出的码? 而对于这样的问题,国内的大部分研究者,往往 停留于书籍或教材中所载内容的基础上,很少 有人发生疑问。我的指导老师——东京理科大 学的远藤先生与中村先生,他们并不是专门从 事医学史研究工作的,但却极其认真地钻研医 史文献资料,曾针对中医基础中的许多问题,撰 写出《“痰”的来源》、《“饮”的历史》等关于医史 方面的论文。 医学史的研究离不开文献的利用。日本丰 富的藏书及便利的图书利用条件,为广大的医 学史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日本,作为 医学史研究的著名机构,北里东洋医学研究所 医史学研究部,专门设有研究东洋医学的书库, 除日本本身研究中医学的各种文献之外,还收 藏有大量来自中国的平装及线装书籍,按照基 础、临床各科进行统一分类。除了图书之外,书 库还保存有几百套著名文献、普本书的缩微胶 卷.包括日本著名的宫内廷、内阁文库、静嘉堂 等地的藏书,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所藏的 各种珍贵文献。集体机构的藏书如此,而个人 或小型研究会的藏书量之多,更达到了令人吃 惊的地步。我所认识的一个民间针灸会,虽然 人数很少,但他们藏书近千册,其中价值为l(JO
多万日元的《近世汉方医书集成》就是由大家集
体凑钱来购买的。在汉方医学的研究者中间,
据说有这样的习惯,当提起某个名人的名字时,
他的藏书量便是其研究成果的象征。如汉方大
家矢数道明先生,备有个人书库,并曾请专人进
行整理,可见其藏书丰富。我还去过一位开有
药局的药剂师家,二层楼房中,一层前半部为诊
疗所,后半部严然如同进入了中国书店的线装
书库一般,排列整齐,分类清晰,所需书物,拈手
可得。
日本的书库不仅仅藏书丰富,而且其图书
的利用也十分便利。如上述的北里图书室不设
专职管理人员,一律开架借阅,所有研究人员只
需将自己所借阅的图书登记在册,不限借书数
量,也没有时间限制,给所有的研究人员以极大
的自主权,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所藏图书的作用。
如果你想阅读缩微胶卷时,只要一打开书库内
设置的缩微胶卷阅读机,马上就能查找所需书
籍,若有需要的音 分,阅读机还设有选择印刷功
能,根据版面大小,立刻印制出清晰的文稿。如
此方便的书库,为学者们提供了极其优越的研
究条件。如果来到面向社会自由开放的国家图
书馆,如位于市中心、交通非常便利的国会图书
馆及内阁文库,你不需要为阅读善本书花费~
分钱,只要有身份证明,填写好所需的书目外,
稍等片刻,就可以阅读到许多珍贵的中国及日
本、西文原版图书,而且根据读者的需要,设立
有各种服务设施,如拍照、彩色复印等等。
陕西省医史学会换届选举
(收稿:1997.11一l口)
陕西省医学会第四居医史学会抉届选举会议1998年2月17日在西安举行。在省医学会的直
接领导下,与会代表通过民主协商和酝酿讨论,选举产生了第四届陕西省医史学会,辛智科任主任
委员,王三虎、王明旭、郑怀林、康兴军任副主任委员,孙忠年等六位同志任常务委员。会议一致决
定聘请赵石麟研究员为顾问,张文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郭教礼、王宇颖任秘书。
(郭教礼王宇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