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概论课题:我们将要面对的设计世界
指导老师:袁剑侠
班级:艺设1102班
姓名:张皓一
学号:201131050202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开学伊始在不同的老师口中,都会听到一个共同的名字——包豪斯(Bauhaus)。

也许在那时我对包豪斯艺术学院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一次知道包豪斯是在传统艺术研究课上郭全生老师口中提到的“包豪斯的理想”。

这本书系统阐述包豪斯存在的意义、包豪斯的宝贵遗产、包豪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不可避免的——我先于课本认识了致力于改变设计而建立包豪斯学院的现代设计教育巨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师,设计教育家,建筑大师,也许没有他,现代设计教育仍会硕果累累,但不可避免的话题,如果没有把理想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的格罗佩斯,标志着现代设计诞生的包豪斯艺术学院不知要何时出现。

格罗佩斯有如此成就得益于其家人,因家中成员多是画家与建筑师且家庭宽裕,幼年受到了良好的艺术和建筑方面的教育。

青年时,他在柏林赫慕尼黑学习建筑,毕业后于1907进入现代主义设计先驱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

就这样生活在时代浪潮顶端的德国,受到家庭的熏陶和良好的教育,毕业后又在贝伦斯设计事务接触到德意志工业联盟的活动,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可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早在1904年就参加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组织工作,他认为新时代的设计必须将工业生产技术和材料工艺紧密结合才能拥有活力,贝伦斯也为包豪斯学院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所以说当时的格罗佩斯是搭上了现代主义设计的首班车,想要史无前例创立魏玛公立包豪斯学校并非水中月、镜中花。

想要推陈出新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格罗佩斯1907年接触工业联盟活动,到1919年建立包豪斯学校长达十二年的跨度就能看出一二。

现代派从思想上彻底否定传统,现代设计要符合工生产就要与传统彻底决裂。

而现代设计教育也要彻底否定以前的教学模式和硬件环境。

包豪斯的跨时代意义就在于格罗贝斯提出的新的教学体制:艺术与技术并重,将艺术和工业融合在一起!格罗佩斯对学生在实际工艺操作方面要求相当严格,正是这种方法和技术使格罗佩斯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设计教育家。

也许这不是伟大的首次尝试,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画匠们多是绘画与手工技术并重,但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创、实施者,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光环。

同时,格罗佩斯研究先辈的经验,总结先人的教训,最后有目的的把经验转化为技能,同样他赋予了这个技能新的时代意义,他同样是最伟大的贡献者!
作为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格罗佩斯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降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

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

这也是现代主义设计所要求的“与时代结合”和“为大众设计”。

在《艺术家与技术师在何处相会》一文中,他也明确阐明了“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观点。

格罗佩斯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以及设计师与建筑工匠无障碍交流,这也是他为之努力的毕生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包豪斯。

格罗佩斯作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的先驱,他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包豪斯的宣言:“建筑、雕塑、画家们,我们都应当转向实用艺术。

”当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当时现代思想派并不是主流设计思想,但格罗佩斯看到了设计的对象和设计的目的,只有为大众的才是根本的,有出路的设计。

这也是我们需要铭记和学习的!当时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让那些现代主义为大众的设计师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未来
的世界,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些大师们的伟大之处,理论思想需要人们去实践,在设计教育道路上探索是先驱们永远会被后人铭记。

现代主义重功能高于形式也可以说是“功能主义”,“只在形式中求美而不依靠装饰,这是整个人类希望达到的目的”“装饰等于野蛮和犯罪”“我们的时代诶有风格(装饰),这将是装饰艺术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是那个时代的声音。

现在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这些话,我们能看到:执著、真挚、怜悯、奉献等,我们应该学习的也是作为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但是,学习并不是瞻仰,我们应该站在时代背景下去聆听大师们的教诲,“形式追随功能”并没有错,但谁也不能定论它就是真理,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声音,“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像格罗佩斯一样学习前人思想,思考大师们所思考的问题,这样能让我们拥有他们的视野,同时接触前沿的社会思想和新的技术,这能让我们更清楚的明白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任务,这也是我们能去做也应该去做的地方。

想要在以后引领时代的浪潮,格罗佩斯带给我的启示还有:对设计领域有所建树必须站在设计发展的风口浪尖上,首先我们要明白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维克多·巴巴纳克说过“设计师不仅要对所有的产品负责,还要对自己没有尽到的责任而负责”这个未尽到的责任,指的就是环境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工业生产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保护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不得不重视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提出永续发展的观念。

设计对社会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师具有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大众服务,为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而设计,这是设计的社会属性。

同时设计师在满足社会需求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影响。

其中环境问题就是前面说到的我们面临最迫切的问题,展望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现代设计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在加速不少新技术的出现,不少设计师转向从深层次上探索设计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力图通过设计在人和环境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的机制。

这也是现代设计呈现出生态化、绿色化的趋势的原因。

同时由于由于新技术的出现,科技发展速度过快带来的人心理变化的缺失也需要设计软性的一面去补偿、平衡。

这就是设计发展的情感趋势。

好的设计要功能与形式并重,功能与形式也可以看做是设计对人而言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

其实从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的形式追随功能到二战后美国的形式追随市场,再发展为“国际主义”也就是“功能主义”,至今我们仍能看到二十世纪“功能主义”留下的影子,世界各地区人们衣、食、住、行,几乎用着一模一样的东西。

设计又经历过波普艺术阶段,人们认识到设计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后,如何使自己的设计更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征成为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化也是设计师的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高度的民族化和高度的国际化,也是未来设计的一大趋势。

所以,生态化、情感化、人文化是现代设计发展的方向,建立自然、情感、人文的设计观,是当今设计的核心,也将是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明确了现代设计的方向,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是社会需要和认可的。

格罗佩斯不仅是位设计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建筑大师,也许对于改革设计教育而言,格罗佩斯对于建筑设计更情有独钟。

在卸任包豪斯校长后他陆续主持设计林肯市格罗佩斯住宅、Harkness别墅、JFK大楼等经典作品,作为景观艺术设计专业的在读生,不仅格罗佩斯的设计宗旨能为我们接触设计更深层次的内容提供帮助,他的一些设计作品更能让我们临摹揣悟。

在搜集和临摹格罗佩斯的作品之余,从书籍网上我也认识了其他建筑大师,其中比较喜欢其作品的一位大师是菲利普•约翰逊。

他的建筑作品像是格罗佩斯的延续,比之格罗佩斯多了一份自由和随意,这也许就是他所说的“无厘头”。

早年菲利普•约翰逊也是受到格罗佩斯等人的著作影响而投入了建筑设计专业,他的作品更悖于传统,或许固定的开放式的空间划分在未来也满足不了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就像另一位建筑师安德鲁•梅纳德(Andrew Maynard)说的:建筑不仅仅是居住的机器,而是一种服务体系。

他设计的一栋由大大小小的方块可以自由组合的住宅建筑,这种建筑可以让人体验到一种全新的自由感。

也许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方向,设计解放了我们周遭的束缚,设计的发展也许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后人们对自己双手的解放,是对自己更合理生活的安排,是渴望寻求更高层次的自由!
这不禁让我想起,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也许包括设计在内的所有人类的探索都是为了如此,这不禁让我神往:设计到此境界是何情何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