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声门下吸引=张倩【PPT课件】
声门下吸引=张倩【PPT课件】
对于持续声门下吸引,保证吸引量及吸 引通畅是维持有效吸引的关键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选择合适的吸引方式及负压对预防气道粘 膜出血很重要。
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降低负压以保
证患者安全。
有研究学者认为,声门下间断吸引气道出 血的发生率较持续吸引少。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进行声门下吸引操 作时应严格无菌操 作。
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注意定时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内压力,维持气囊内 压力在25~30cmH2o,Q4h监测一次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负压强度
国外:在预防VAP相关指南: 持续声门下吸引使用-20mmHg 间断声门下吸引使用-100mmHg~150mmHg (1mmHg=0.133kpa)
国内:没有指南规范: 临床使用从-20mmHg~150mmHg,其中以60mmHg~80mmHg居多
通过改变体位或清除痰痂,达到充分引 流的目的。
声门下-气囊上腔隙冲洗
声门下吸引的引流管径较小,阻力较大, 滞留物粘稠就容易堵塞管路,导致引流 不畅。
通过引流管路将冲洗液定时、定量注入 气囊上腔隙,稀释滞留物,能更顺畅的 将滞留物吸出。
声门下冲洗液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呋喃西林、洗必泰、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明确的推荐
VAP)的发生。
Thank You!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 前后严格洗手,防
止交叉感染。
小结
根据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量 、性状等选择不同的吸引方法对 于声门下分泌物较多且较为粘稠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 声门下分泌物较少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声门下吸引的方式。
保持通畅,避免导管堵塞 冲洗前调节气囊压力在25~30cmH2o 动态评估患者分泌物的颜色 、性状及量选择合适的冲洗液 有效的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并发症,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方法:将声门下吸引导管连接一次性痰液收 集器,收集器的另一端连接于墙式负压吸引 装置
用恒定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可克服间断吸引导致分泌物暂时滞留的弊端,
有效防止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避免或减少分
泌物下行感染。
持续性声门下吸引的缺点
♥黏膜干燥 ♥出血 ♥影响局部血供
间断声门下吸引
♥用负压间断吸引,声门下吸引导管与墙式负压 吸引装置连接
主要内容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临床操作与注意事项 小结
定义
又称为声门下滞留物引 流(SSD),气囊上滞 留物引流,是指应用附 带于气管导管壁内的引 流管路对气囊上滞留物 进行持续或间断负压引 流的一项操作技术。
声门下吸引研究发展史
1992年,世界上第一根 可冲洗式气管插管在美 国诞生。 导管背侧有一单行腔道 ,下端开口于气囊上方 ,为引流入口。上端在 到达气管导管之前续出 一导管,可接注射器或 吸引器。
冲洗的量·速度·压力
每次注入冲洗液量一般控制在5ml左右。
推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者呛咳等不 适
吸引压力不宜过大,应均匀缓慢,避免负压 过大造成粘膜损伤
声门下吸引量与VAP的关系
第一个24h声门下引流量少于20ml,VAP 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未发生VAP的患者平均吸引量 16.3ml/24h,明显高于发生VAP的患者 平均吸引量5.7ml/24h
不同黏稠度分泌物持续声门下吸 引负压值的选择
李茵 田丽 护理学杂志 2013年03期
患者体位
引流管开口于气囊上 方,气管导管弧形背 侧,若患者取半卧位 ,滞留物刚好积聚在 引流管路开口处,引 流较为彻底
30-45°半卧位能显
著降低VAP发生率。
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记录每日分泌物量,如果没有吸引出分 泌物,可定时向附加腔内注入NS以检查 其通畅性。
声门下吸引研究发展史
主要内容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临床操作 小结
声门下吸引的意义
VAP致病因素: 胃肠道滞留物反流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
人工气道建立
破坏人体正常生理 黏液湖的形成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 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 泌物引流。
声门下吸引对VAP的预防作用
(﹤20cmH2O VAP的高危) 低容量高压气囊和高容量低气囊分别有80%和15%
的患者发生误吸。 3负压连接 连接吸痰机负压标志接口、 连接负压吸引管,吸痰管,保 证压力在80mmHg左右(80~ 100mmHg),通过该导管位 于声门下区的一个吸痰口进 行声门下持续吸引(密闭)
持续性声门下吸引
声门下冲洗注意事项
1 在鼻饲前冲洗,避免引起胃内容物 反流。
2 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血氧。如有喘咳、反流、血氧下降 ,应立即停止冲洗。
3 无禁忌者,应抬高床头30~45度, 便于抽吸痰液。
4 切记冲洗前气道压力充气至 25~30cmH2O。
选择合适的气囊压力
♥气囊压力<20cmH2o是发生VAP的重要影响因素。 ♥压力>30cmH2o时气囊周围气道粘膜开始变的苍 白,粘膜血流开始受阻。 ♥目前推荐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2o
常规吸痰管难以到 达气囊上方,清除 气管导管气囊上方 形成的“黏液糊” 。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可在一定程度上避 免细菌沿气囊周围 下移进入下呼吸道 ,降低VAP发生率
。
主要内容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临床操作与注意事项 小结
声门下吸引的方法
1抬高床头30-40º 2气囊压力 保持气囊压力25~30cmH2O,每天监测2~3次
♥吸引间断时间:Q1h ,Q2h ♥适用于声门下分泌物少者,能减少对呼吸道粘
膜刺激
国际呼吸杂志2013 5月33卷第10期
间断声门下吸引的缺点
♥不能保证吸引量 ♥易堵管
实施声门下吸引的注意事项
1.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2.选择合适的负压强度 3.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4.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5.遵守无菌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