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工程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TJ04标工程监理实施细则B1.8(墩身、承台)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部(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目录第一章专业工程特点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概况 (2)1.3专业工程特点 (2)第二章监理工作重点及流程 (14)2.1 监理工作重点 (14)2.2 监理工作流程 (16)第三章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17)3.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7)3.2 监理工作目标 (20)3.3监理控制手段 (20)第四章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22)4.1 施工阶段 (22)第五章具体旁站部位和工序 (23)5.1 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23)5.2 旁站监理人员的职责 (24)5.3 旁站监理的程序和方法 (24)第一章专业工程特点1.1 编制依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GJ D63-200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现行国家及南京市相关市政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等;《南京地铁宁溧线工程土建TA04标段施工合同》;1.2 工程概况1.3专业工程特点1.3.1墩身专业工程特点本标段桥梁跨越规划道路节点桥梁采用连续梁,其他均采用简支梁,区间单、双线为30m标准跨。
特殊区域采用了25m、31m的跨径衔接。
标准段设计双线花瓣墩,共122个,车站两侧采用门式墩、双柱悬臂墩和双柱花瓣墩进行过渡,出入线采用单线标准墩,共42个。
基础大部分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局部岩性较好的区域采用扩大基础,矩形承台。
墩身具体形式描述如下:(1)标准单线梁桥墩本标段共有标准单线梁桥墩44个,主要分布于出入线和车站附近。
桥墩截面为矩形,直角边倒圆角,顺桥向两面刻槽,墩顶加宽,墩身直线段到墩顶过渡段高度为3m 。
具体形式如下:图1.3.1-1标准单线墩(2)标准双线花瓣墩双线花瓣墩共有122个,除了非标准墩台外,其他均为该种墩身类型。
桥墩截面为矩形,直角边倒圆角,顺桥向两面刻槽,墩顶加宽,墩身直线段到墩顶过渡段高度为3m 。
图1.31-2标准双线墩立面图(3)特殊独柱花瓣墩特殊独柱花瓣墩适用于曲线段双线简支梁桥梁及连续梁边墩,桥墩截面为矩形,直角边倒圆角,顺桥向两面刻槽,墩顶加宽,墩身直线段到墩顶过渡段高度为3m。
图1.3.1-3 特殊独柱花瓣墩立面图(4)双柱花瓣墩双柱花瓣墩适用于线间距4.8~8.5m双线变宽段简支梁桥梁。
桥墩截面为矩形,直角边倒圆角,顺桥向两面刻槽,墩顶加宽,墩身直线段到墩顶过渡段高度为3m。
(5)双柱悬臂墩双柱悬臂墩适用于线间距7.0~13.5m双线变宽段及多线段简支梁和连续梁桥墩。
桥墩截面为矩形,直角边倒圆角,墩帽截面为矩形,墩帽两侧设置渐变段。
图1.3.1-5 双柱悬臂墩立面图(6)门式墩高架斜跨规划道路时采用门式墩,墩身布置于中分带、仙分带及规划红线外。
桥墩截面为矩形,直角边倒圆角,横梁截面为矩形。
图1.3.1-6 门式墩立面图(7)连续梁墩连续梁墩截面为矩形,外侧直角边倒圆角,墩顶加宽。
1.3.2承台专业工程特点高架承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六面体配筋,标准承台尺寸见下表,节点梁特殊承台尺寸详见各区间结构设计图。
基础用桩基础,桩径为1.2m、1.5m,本工程承台尺寸及数量如下表所示:A型承台B型承台C型承台D型承台E型承台G型承台H型承台I型承台第二章监理工作重点及流程2.1 监理工作重点2.1.1工程测量2.1.1.1要求施工单位组织测量组,指定负责人,并将测量人员名单附资质证书复印件送监理组备案,测量组负责人定期向监理组介绍测量计划安排与工作进展情况,测量人员应相对稳定。
2.1.1.2工程测量应采用正式测量记录本,每次测量应认真详细记录与核对,妥善保管以便存档,测量成果资料(或表格)应按时报送监理组。
2.1.1.3测量所用的仪器、工具等必须配备齐全,按规定校正合格,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2.1.1.4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与水准点资料进行复核,标验于工程范围设计总平面图上,经监理组复核后方能使用。
2.1.1.5施工单位根据复测的导线及水准点,精确测点建筑物的位置,定出纵横主要轴线,经监理组复核认可,再用标志固定。
2.1.1.6施工单位针对测量放样,场地布置、机具设备、劳力组织、材料供应和施工工艺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报送业主和监理单位核准。
2.1.2墩、台混凝土浇筑前隐蔽工程验收:2.1.2.1模板工程:几何尺寸(高程、轴线偏差),安装牢固、稳定(模板支撑体系检查)2.1.2.2钢筋工程:普通钢筋规格、型号、数量及连接方式均应符合要求。
所有原材料均经过试验且是合格的产品。
2.1.3墩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
当分段浇筑时,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接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20倍。
墩、台混凝土浇筑由现场监理跟班旁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抽检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和易性督促施工单位的实验员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同时督促施工人员做好混凝土振捣作业。
2.1.4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2.1.5桥台顶道碴槽面排水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2.1.6脚手架、施工平台临边防护应符合安全需要。
2.1.7墩台施工完毕应及时对河道进行疏通清理,做好环境保护。
2.2 监理工作流程2.2.1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图2.2.2模板、支(拱)架监理工作流程配合比设计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支架、摸板制安检查现场拌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易性、塌落度检查旁站、巡视检查,按规定得频率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钢筋、摸板及混凝土工程验收组织验收钢筋摸板制安 混凝土浇注、养护 工程材料报验检查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见证取样检测 模板、支(拱)架设计检查 模板、支(拱)架制作和安装质量检查模板、支(拱)架得拆除质量检查强度 刚度 稳定性尺寸、平整情况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纵横向稳定混凝土强度拆除顺序2.2.3钢筋加工监理工作流程第三章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3.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3.1.1.1审查进度、质量、投资目标要满足合同要求;特别注意该重点工程的进度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的施工技术安排能否满足总工期的要求。
3.1.1.2使用的规范、标准及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3.1.1.3对施工单位各类资质证书的审查与审核,重点审核内容:总承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铁路工程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3.1.1.4检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进度控制管理体系、投资控制管理体系等,并检查体系组织人员的到位情况。
3.1.1.5进入现场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主要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特种技术人员的上岗证。
3.1.1.6投入机械设备是否能满足进度计划目标的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对照该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场机械逐一审核。
3.1.1.7检查施工单位报送拟用于工程的材料、构配件及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钢筋原材料质量检查钢筋加工质量检查钢筋安装质量检查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分批验收抽样钢筋得连接、弯折得尺寸接头得位置、钢筋得替换 钢筋得根数、型号几何尺寸、现场绑扎、焊接重点审核以下内容: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材料性能报告、抽样试验报告;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现场配制材料、新材料的试验报告并审核。
3.1.1.8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艺的可行性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对在保证质量、进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意见,以达到技术先进、投资节约之目的。
3.1.1.9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措施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业主要求。
3.1.1.10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情况,主要包括:临时设施;场地情况;工程复测及测量控制网、控制导线布设情况;单位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的现场核对优化;单位工程放线定位情况;技术资料准备情况等。
3.1.1.11查验试验室的资质等级及其试验范围;法定计量部门对试验设备出具的计量标定证明;试验室的管理制度;试验人员的上岗资格证书;本工程的试验项目及要求等。
3.1.2.1 墩、台身施工前,基础顶面应测定中线、水平,标出墩台底部位置。
施工前将承台混凝土表面凿毛,整修连接钢筋,并将基础顶面冲洗干净,测量放样,精确定位,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1.2.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隐蔽工程施工,驻地监理应旁站,旁站时驻地监理要检查现场所进材料是否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求的水泥,粗细骨料的特征一致,数量是否满足工程量要求,工地称量器具是否完备,养生用品(塑料薄膜、草袋等)是否到位,搅拌机、发电机运转情况是否良好等,各项准备工作到位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要全过程旁站。
墩身、桥台、墩帽的混凝土浇筑要用大块或整体钢模,不准使用木模。
墩台模板、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3.1.2.3 模板采用分段整体吊装时,应联结牢固,保证其整体性,可视吊装能力确定分段高度。
3.1.2.4 浇筑墩台混凝土时,脚手架、工作平台等不得与模板支加联结。
支撑应支于可靠的地基上。
3.1.2.5 为保证墩身尺寸准确、采用大块厂制钢模进行混凝土施工。
每支立一次模板,监理工程师要详细检查模板中线、水平、垂直度,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3.1.2.6为保证墩身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在制配时,要选用级配好的集料、合适的砂率和一定的加气剂等外加剂。
拌合时间要符合要求。
入模时,倾落高度不大于2m,同时振捣要采取振捣间距适宜,时间适中、距模板距离不能过近等措施、确保墩身质量。
3.1.2.7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3.1.2.8墩台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
当间歇浇筑时,施工接缝应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处理。
3.1.2.9墩台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整个截面内进行。
3.1.2.10墩台身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得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