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文献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北爱尔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整体情况和个别案例分析,总结出可供我国参考借鉴的经验。
第一,建立多方面的合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民间团体和公众的优势和作用。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高国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第三,拓宽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渠道,形成长远稳定的资金来源。
关键词:北爱尔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借鉴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7-74(9)英国的北爱尔兰,一直有着“绿王国”之称,除了以绿色草原、青山绿水为主的自然景观以外,以贝尔法斯特市政厅、泰坦尼克号船坞、塔里克斯索桥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也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前往参观游览,北爱尔兰旅游业发展迅速。
北爱尔兰对文化遗产良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1 北爱尔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总体情况1.1 北爱尔兰概况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面积14139平方公里;地形为熔岩高原,中间低平,周围多山,拥有面积达396平方公里的英国最大湖泊内伊湖,整个地区植被繁茂、水草旺盛。
爱尔兰在12世纪开始遭到英格兰入侵,1801年爱尔兰岛被英国吞并。
1921年南部26郡组成“自由邦”,1937年成立共和国,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称北爱尔兰。
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北爱尔兰拥有1840万人口。
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签订之后,在北爱尔兰出生的公民可以选择拥有英国国籍、爱尔兰国籍、或者选择兼有二国国籍。
目前,已有部分北爱尔兰人有着英国和北爱尔兰双重国籍。
①北爱尔兰的首府是贝尔法斯特市,位于北爱尔兰东部,是北爱尔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最大海港。
北爱尔兰是英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外国投资企业公认的英国投资环境最佳区域。
[1]北爱尔兰独特的发展历史、民族构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拥有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
1.2 北爱尔兰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北爱尔兰以及整个英国的文化遗产总体保护状况良好。
北爱尔兰政府对特殊的建筑或者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登录”,确定为北爱尔兰最好的文化遗产。
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爱尔兰政府分批将原有彼此分立的历史建筑、纪念物、自然遗产公园等各类项目的国家登录系统整合简化为单一的国家遗产登录系统,提高了管理和操作效率;同时,也整合了地方文化遗产的许可控制系统,下放权力给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完善保护与利用机制,使原来不具备法律地位的一些文化遗产有了新的法律地位。
北爱尔兰政府第一轮登录建筑普查工作开始于1974年,至1994年结束。
目前,北爱尔兰登录建筑数据库已有超过9000座登录建筑的信息,每座登录建筑都有单独记录。
第二轮登录建筑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未登录在册的历史建筑是这次调查工作的重点内容,政府尚未公布明确数字。
遗产的形成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000年到20世纪,包括城堡、要塞和遗址废墟等各种类型。
②1.3 北爱尔兰文化遗产利用情况北爱尔兰政府不仅颁布法律法规对文化遗产进行登录与保护,拨款对已经破损的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和尽可能的还原,而且注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认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今日旅游产业的核心,大部分知名的文化遗产地都进行了旅游开发,开发的部分收益反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表1列出了位于北爱尔兰东北部安特里姆郡和首府贝尔法斯特市的几处代表性文化遗产地的用途,主要是用作旅游景区、办公场所、科学研究等。
2 英国及北爱尔兰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制度与机构职责2.1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法规制度经历了起步、发展、完善和深入改革的过程。
1882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法案《古迹保护法》,标志着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步。
1932年和1944年对《城乡规划法》进行了两次修订,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由古迹扩展到了具有特定建筑历史或艺术价值的建筑,第一次提出了“登录建筑制度”。
1968年修订的《城乡规划法》设立了登录建筑许可证制度,所有登录在册的建筑受到法律极其严格的保护。
1983年出台了《国家遗产法》,提出建立非政府的遗产保护咨询机构。
[2]2000年以后,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法规制度、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深入改革,由文化遗产的保护转向保护和利用并重,涉及范围也由物质文化遗产扩展至非物质文化遗产。
[3]2010年颁布的《规划政策指南》将之前的城乡规划体系进行了调整,成为国家层面历史环境保护的核心法规。
2014年,英国颁布新的《规划政策指南》,对登录建筑、保护区和文化遗产合作协定做出规定。
④英国政府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主要是“登录建筑”和“保护区”。
登录建筑,是指在法定清单上的特殊建筑或者与历史信息有关的建筑,未经过地方规划部门的许可,登录建筑不得拆除、扩建或者被改造;对登录建筑的任何变动需要地方规划部门向英国中央政府的相关机构进行咨询。
根据英国2014年颁布的《规划政策指南》,地方规划部门若要对登录建筑或保护区做出任何改变,必须将所有文件公布在遗产所在地和本部门的网站接受公众监督,时间不得少于28天,地方规划部门必须回复在这28天之内收到的任何抗议。
英国在册的登录建筑,必须是经历过某些事情而幸存下来的人造建筑并且保持或接近着它的原有状态。
大部分登录建筑是房屋,但也包括桥梁、纪念碑、雕塑、战争纪念相关物和里程碑等。
登录建筑可以分为三级。
一级登录建筑只占登录建筑总量的2.5%,这些建筑在国际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二级登录建筑占登录建筑总量的5.5%,都是特别重要的建筑;三级登录建筑占92%,大部分是私人住宅建筑,是国家层面上的重要建筑。
⑤保护区,被定义为有特殊历史建筑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历史风貌和特征是值得保护和加强的。
保护区通常包括了登录建筑,因为对于登录建筑不能以孤立的形式保护,所以它们的周围环境就被看得同等重要,保护区的划定就是旨在保护这一整体的历史环境。
英国地方议会有权认定当地某些建筑具有历史风貌、历史信息,并将其所在地和周围划定为保护区。
虽然指定保护区的权力在议会,但是,在确定某块区域为保护区之前必须听取当地社区提出的意见。
保护区的划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为此区域的良好管理和向规划部门提出建议等工作打下了基础,有助于相关管理、规划工作的优化组合。
⑥英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主责部门负责联合国家各相关部门、组织,形成大文化管理机制,并开展国际合作。
英国地方政府一方面必须遵照执行英国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制度,同时又有本地区的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2.2 英国及北爱尔兰政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目前,英国政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文化媒体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sport),该部有30个执行机构,4个咨询机构为其提供服务。
文化媒体体育部秉承致力使英国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生活、旅游和商业场所,通过保护和发扬英国文化、富有魅力的文化遗产,促进商业和社区的发展,使英国在全球化竞争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宗旨。
⑦2016年3月,文化媒体体育部发布《文化白皮书》,说明政府将加大文化领域投资力度,促进文化产品出口,提升英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政府将继续支持并引导相关公共团体,实现白皮书目标;政府还将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⑧北爱尔兰文化艺术休闲部(department of culture, arts and leisure)与北爱尔兰旅游局(northern ireland tourist board),分别主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外宣传与旅游创收等工作。
文化艺术休闲部的职能与英国中央政府的文化媒体体育部相对应,目标是通过开启文化、艺术和休闲的潜力,促进北爱尔兰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⑨其职责之一,就是通过保护北爱尔兰境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艺术休闲部于2012年7月发布的《阿尔斯特-苏格兰语言、遗产与文化策略》旨在保护和支持北爱尔兰地方语言、文化和遗产,建立一个宏观保护纲领,促进北爱尔兰地方文化的繁荣。
⑩北爱尔兰旅游局是北爱尔兰企业贸易与投资部下属的一个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主要目标是促进北爱尔兰旅游业的发展,为公众提供整个北爱尔兰地区的公共交通、住宿以及各类景点信息。
11泰坦克号博物馆、布什米尔斯威士忌酒厂等文化遗产都被该局塑造成为北爱尔兰标志性景点,以互联网和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将各项文化遗产的详细信息对外进行广泛宣传,而且将北爱尔兰所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景点进行“捆绑宣传”。
北爱尔兰旅游局印发的小册子和官方网页上都图文并茂地将巨人之路、布什米尔斯威士忌酒厂、邓路斯城堡和怀特帕克海湾等24个北爱尔兰北部沿海景点串联起来进行宣传,推出多日游优惠服务。
123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团体的作用与公众的意识3.1 民间团体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national trust),再如,由3位英国人在1895年建立的慈善机构“英国国家遗产基金会”历经120多年的发展,“认识到国家文化遗产和开放空间的重要性并致力于保护它们”始终是该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一切行动的指南。
该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费收入、捐赠、遗产和商业运营收入。
现有450多万名会员和、6.2万多名志愿者。
其保护的遗产地和开放空间遍布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负责保护并向公众开放350多座老房子、花园和古迹,还致力于保护森林、沼泽、沙滩、农田、坡地、荒地、岛屿、考古遗迹、城堡、自然保护区、村庄等。
已有2000多万人次访问过该机构负责保护的收费旅游景区,估计约有1亿多人次访问过其保护的户外开放空间。
173.2 公众个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纵观英国一百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有赖于国民保护意识的培育。
[5]公众对文物古迹的关心,推动了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
例如,19世纪中期,英国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和政治家约翰?卢伯克(john lubbock)发起保护巨石阵的行动,草拟法案提交议会呼吁保护历史古迹,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英国历史上才有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案《1882年古迹保护法》。
在拯救濒危的英国历史文物古迹的活动中,具有保护意识的公众群体实际上是中坚力量。
[6]整体而言,和英国全国一样,北爱尔兰民众具有较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和环境,不少人选择将身后遗产捐赠给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民间团体,为相关基金会捐款,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
北爱尔兰文化艺术休闲部下属的调查统计局于2016年2月发布的报告《北爱尔兰人对爱尔兰与阿尔斯特-苏格兰文化和遗产的体验》,通过居民家庭调查方式统计了近年北爱尔兰16岁以上成年人参与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情况,北爱尔兰传统文化活动举行情况,以及民众对北爱尔兰文化传统认知与尊重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