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优质教学课件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阅读与交流
1.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西湖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 说说你的感受。
示例:这一段文字描写了作者雨中去灵 隐寺,一路上感受到的“绿”,具体通过参 天的古木、层叠的树木和小径旁的青苔来刻 画山路的清幽。在细雨的润泽下,山道上所 有的绿色都显得更加鲜亮、纯净。
10 绿
第1课时
第2课时
导入一
神秘难测
宁静悠远
多浓姿烈多热彩情,铺天盖地
返回
导入二 “绿”色的诗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返回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 现当代文学家、 诗人。他的成名诗作是《大堰河——我的保 姆》,后又陆续出版了诗集《北风》《火把》 《黎明的通知》等。朴素、凝练、想象丰富 是艾青诗的一贯特点。《绿》是诗人写于20 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首抒情小诗。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集中
重叠
静
绿的繁多
挤
交叉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动
比喻
拟人
如何理解最后一节中的“动”?
在风的吹拂下,自然界中的绿色事物会 随着风摆动。而诗人将眼中所见的场面借助 想象,扩大到世间一切的绿,认为它们也随 着一起飘动。这种“动”其实也是生命力的 流动。
课文品读
第2课时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翻倒了, 到处都是绿的……
“好像”…… 比喻 春意盎然
“到处”…… 夸张
想象奇特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春姑娘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你还知道哪些“绿”?
碧绿、草绿、青绿、豆绿、荧光绿……
墨绿 翠绿
浅绿 淡绿
嫩绿 粉绿
发黑 出奇
整体形象
色彩丰富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无色
无色
无色
七彩
诗人为什么说它们是绿色的?
绿已经映入了诗人的心里,他带着一颗
诗意的心来看世界,自然连风、雨、水、阳
光都是绿的了。
说一说
展开联想,说一说。
风中的 柳枝 是绿色的; 雨中的 树叶 是绿色的; 水中的 小荷 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 小草 也是绿色的。
由诗联想到: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山 林;绿色的海洋;绿色的天空;绿色 的心情;绿色的希望。
诗人讴歌:心中的绿色的希望和一个 充满绿色的时代。
拓展阅读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 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 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 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 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作者雨中去灵隐寺的路上 感受到的“绿”,通过参天的古木、层叠的树木 和小径旁的青苔刻画了山路的清幽。在细雨的润 泽下,山道上所有的绿色都显得更加鲜亮、纯净。
课外练习
10 绿
导入一
导入二
导入一 视频欣赏:《春天的颜色》
返回
导入二 视频欣赏:《人眼最易识别的颜色》
返回
作者简介
“绿”词集锦
桃红柳绿 绿肥红瘦
绿草如茵
橙黄橘绿
青山绿水
花花绿绿
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瓶(水瓶) 饼(饼干)
挤(拥挤) 济(救济)
叉(交叉) 又(又是)
挥(指挥) 辉(光辉)
二、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 的……( 比喻、夸张 )
2.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 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排比)
字词识记
读一读
jǐ
拥挤
chā
交叉
绿叶飘飘
挤
叉
写一写
瓶挤叉挥
左右结构 瓶 挤 挥 独体 叉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出奇 ):特别;不平常。 ( 重叠 ):(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 墨绿 ):(颜色)深绿。
整体感知
眼前铺满绿色
绿满四周
绿动静皆美
(第1节) (第2~3节) (第4~5节)
墨水瓶 拥挤
交叉
指挥
涂颜色
挤 你真棒!叉
跳过
多音字
叉
chā(叉子) chǎ(叉着腿)
艾青(1910—1996),原名蒋 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诗人。其 诗作突出表现了对光明的热烈向往 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主要作品:诗集《大堰河》 《向太阳》《北方》等。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 出诗的韵律和节奏,想一想:这首诗主要 写了什么?
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景象。
字词学习
我会读
突然一片云, …
板书设计
墨水瓶 翻倒
绿
到处都是,颜色、事物多 有动有静:静静交叉、
喜爱、 赞美
随风飘动
课文主题
诗人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春天到 处都是绿色,树木、小草在春风吹拂 下来回摆动的景象,抒发了对绿、对 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拓展发散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本诗的抒情意味十分
浓厚,因而整体应该用舒缓的语气来 读。在读第2节和第5节时,可跟随文 势的变化适当加快节奏,营造相应的 氛围。
背诵指导:可以先归纳每一小节的 重点内容,再进行背诵。如第1节用比 喻写绿色蔓延各处,第2节列举绿色名 称,第3节举例四种事物,第4节写静态 的绿,第5节写动态的绿。
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 是诗人的感觉。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 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在风的吹拂下,自然界中的绿色事物 会随风摆动。而诗人将眼中所见的场面通 过想象,扩大到世间的一切事物,认为它 们也随着一起飘动。这种“动”,其实也 是生命力的流动。
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结合 “阅读连接”(见教材第39面)说一说。
小练笔
诗人艾青把绿写得多么动人呀!你喜欢什 么颜色呢?仿照课文写一写吧!
蓝
好像蓝色的染缸砸破了, 到处都是蓝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蓝: 靛蓝、藏蓝、浅蓝、
水蓝、湖蓝、天蓝…… 蓝得发黑、蓝得出奇;
打的雷是蓝的, 闪的电是蓝的, 下的雪是蓝的, 空气也是蓝的。
所有的蓝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缠绕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