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陈)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陈)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3节生活中的透镜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和作用。

3.知道凸透镜成像时,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大小的关系
4.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应用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大小的比较,像的大小的调节
三、学习难点:
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的主要特征,其物距与像距,像的大小的调节。

四、学习过程:
活动一:回顾知识、自主预习
填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活动二:合作探究---幻灯机和投影仪:
物距2f>u>f,像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自学课本P11页“幻灯机和投影仪”部分内容,仔细观察上图以及课本11图6-14,分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投影仪是利用来成像的.物距(u)是指的距离,像距(v)是指的距离,两者的大小关系:。

②投影仪成的像比物体要,和物体比较是立的;屏幕上的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所以,投影仪成的是像。

③投影仪成的像是(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④投影仪所的像与物在凸透镜的侧;为了使屏幕上的像看起来是正立的,应该将投影片插;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些,应该。

物距u>2f,像距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自学课本P12页“照相机”部分内容,仔细观察图6-16,分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四:合作探究---放大镜
1.学生活动:做一做---观察、使用放大镜。

A.用擦镜纸垫着摸镜面,它中间、边缘,它是镜。

B.用放大镜观看课本上的字,并不断改变字体与放大镜的距离,思考:
(1)你看到的字体有什么变化:(注意比较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
(2)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观察到放大的像?;并且离文字越远,像越
活动五:合作探究---显微镜和望远镜
阅读教材第12—13页“显微镜和望远镜部分“内容并观察图6-19,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并填写下列内容
五、达标检测:
1.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立的像;在投影仪中成、立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立的像。

可见,通过凸透镜成什么性质的像,取决于。

2.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若用它观察邮票上的小字,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10厘米(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4.投影仪中投影片上的字或画相当于______,通过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一个倒立、_____的____像.我们所看到的像是正立的,是应为投影片是______(选择正或倒)放的.
5.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字,幻灯片的插法应选用图中的()
6.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
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
璃的作用相当于_ 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 __像。

7.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8.如图,李东同学从侧面透过球形玻璃缸欣赏水中游动的金鱼,
他所看到的“金鱼”是()
A.放大了的金鱼实像
B.放大了的金鱼虚像
C.缩小了的金鱼实像
D.缩小了的金鱼虚像
9.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10.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上的字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字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字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字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字放大的像
11.把一个物体放在甲凸透镜前40厘米处,移动另一侧的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像,再将此物体放在乙凸透镜前15厘米处,移动另一侧的光屏得不到像,而且也观察不到虚像,则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之比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