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林场经营方案资料

生态林场经营方案资料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经营方案(2013年—2020年)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二〇一三年八月林场经营方案编写小组组长:杨俊丽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书记副组长:鄂海霞大武口区绿化办公室副主任俞万升大武口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成员:王志忠工程师王国华工程师李亚鑫助理工程师主要编写人员:王国华、鄂海霞、俞万升、李亚鑫、王志忠审稿:鄂海霞制图人员:李亚鑫、王国华前言为了进一步抓好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监督和管理,建立起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制度,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增强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国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我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我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加强林地保护,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提高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现代林业的首要任务,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制定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把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区域内的林地落实到林场各管理区,明确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统筹林地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科学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林场科学管理,提高林场经营效率奠定科学管理基础,以推动大武口区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林场经营方案编制是根据(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关于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有关规定精神的要求,我局于2013年1月成立对我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小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编制。

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经理期为2013—2020年共8年。

为了确保编制工作任务的完成,编制组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工,具体为:编制文本的前言、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七章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规划和第十一章保障措施,由林技中心技术员俞万升编写;第二章森林资源现状与评价、第三章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分类和第十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由林技中心技术员王国华编写;第四章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和第五章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由林技中心技术员王志忠编写;第六章科学实验与技术推广和、第八章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第九章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由林技中心技术员李亚鑫编写。

各编写人员按照(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的要求,依据(大武口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武口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进行编写,并由李亚鑫、王国华修改汇编后交局领导审阅,最后提交自治区林业局---审核定稿。

本次编制工作在宁夏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和市园林局的支持下,北武当林场的大力配合下,圆满完成。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第一章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基本情况 (6)1.1.历史沿革 (6)1.2.行政关系与位置 (6)1.3.地形地貌 (7)1.4.自然环境 (7)1.5.现有机构和人员 (9)1.6.基本建设设施情况 (10)1.7.社会、经济状况 (11)第二章森林资源现状与评价 (15)2.1.森林资源现状 (15)2.2.林场森林资源评价 (23)第三章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 (26)3.1.森林主导功能区划 (26)3.2.森林分类区划 (28)第四章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 (29)4.1.森林经营方针 (29)4.2.森林经营目标 (29)第五章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31)5.1.北武当生态公益林经营 (31)5.2.经济林经营 (32)5.3.森林多样性保护 (32)第六章科学实验与林业技术推广 (35)6.1.科学实验 (35)6.2.林业技术推广 (36)第七章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规划 (38)7.1.规划范围 (38)7.2.旅游功能及空间布局规划 (39)7.3.道路规划 (40)7.4.绿地景观规划 (41)第八章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4)8.1.森林防火 (44)8.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规划 (46)8.3.生物多样性保护 (48)8.4.林地生产力规划 (49)第九章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 (51)9.1.林区道路建设 (51)9.2.林区水利建设 (52)9.3.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54)9.4.森林保护 (55)9.5.经营能力建设 (56)第十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58)10.1.投资估算 (58)10.2.进度安排和资金筹措 (67)10.3.效益分析 (68)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69)11.1.组织保障 (69)11.2.制度保障 (70)11.3.技术保障 (71)11.4.资金保障 (71)第一章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基本情况1.1.历史沿革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始建于1997年,前身为森林公园,1998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北武当生态林区于2002年开工建设,两年组织实施完成,之后逐年又进行了补充完善,按照打造红色景区的要求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和亮化。

2008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为国有企业,隶属于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包括森林公园林区、北武当林区和旱生植物园三部分,2010年又新增了沟口林区。

2013年8月因机构整合,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于工农大渠管理所合并管理,挂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和工农大渠管理所两块牌子。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下设三个管护站所,分别为森林公园管理所,北武当生态林管理所,沟口管理所。

1.2.行政关系与位置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下设国有企业。

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市区西北,距市中心3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上,南、西、北三面紧靠贺兰山,东接原煤机总厂铁路专用支线,地形呈东平西斜的山坡地貌。

地理坐标:北纬39°3′28″——39°2′6″,东经106°20′30″——106°21′37″。

总经营面积1666.7公顷,有林地面积1185.4公顷,以生态公益林为主,是在乱石横生、风吹沙飞的山洪冲积区上建立起来的,其中:旱生植物园林区200公顷,森林公园林区300公顷,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沟口林区800公顷。

1.3.地形地貌石嘴山市地形主要由贺兰山山地、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三部分组成。

山地位于石嘴山市西北部,属贺兰山北段,是贺兰山煤田所在地,平原由洪积和冲积平原组成,洪积平原位于贺兰山东麓山前,冲积平原位于石嘴山中部,由黄河冲积而成。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位于大武口区城区西侧,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上,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海拔1125米,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历史上自然灾害少,易于进行开发建设。

1.4.自然环境1.4.1.气候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地处大武口区城区西侧,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春夏秋冬明显,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

夏热而短促,春暧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

年平均气温8.4℃~9.9℃。

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8.3℃,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

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

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林场区域有各种树木155.254万株。

其中:常青树11.7096万株、乔木61.1万株、枣树6.6444万株、灌木75.8万株。

具体为:森林公园林区300公顷和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有各类树木50.5万株(其中:常青树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5.5万株、乔木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白腊、火炬、五角枫.丝棉木26万株、灌木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等19万株);沟口林区800公顷,有各种树木62.194万株(其中:国槐、刺槐等落叶乔木31.15万株,樟子松、侧柏等常青树4.9996万株,紫穗槐等花灌木20万株,枣树6.0444万株);旱生植物200公顷的各种树木总计42.21万株(其中:乔木树国槐、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等3.6万株,常青树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1.21万株,枣树0.6万株,灌木树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等36.8万株);另外每年更换草坪和苜蓿2.6万平方米。

针叶树种:主要有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

阔叶树种:主要有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白腊、火炬、丝棉木。

灌木树种:主要有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酸枣等。

1.4.3.土壤林场土壤为灰钙土,土层下为坚实的钙积层,在下为成土母质、母岩石块,土质差,养分瘠薄。

大武口区处贺兰山主脉北端,属黄河水系上游,总体上说水资源条件差,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地表水资源贫乏,区内无径流,仅有武当庙沟集水,为地表水资源,水源主要由降雨入渗及山前洪积扇的侧渗补给,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径流,入渗径流开采型。

大武口区内有一条用于农耕灌溉的黄河来水渠——二农场渠,黄河水经二农场渠通过工农大渠1-4级扬水泵引入灌溉,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提供水源,因水资源有限,林场大面积引用节水灌溉—小管出流技术,来解决林场绿化用水问题,较好地解决了高扬程、高渗漏地区绿化用水的难题。

1.5.现有机构和人员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现统一由工农大渠管理所管理,工农大渠管理所职能为林场提供水源,通过四级泵站扬水,将二农场渠黄河水输送到北武当生态林和森林公园,下设三个站所为森林公园管理所,北武当生态林管理所,沟口管理所,分别管护森林公园林区,北武当林区、沟口林区。

2009年至2010年在职职工人数37人,参保37人,季节临时用工245人;2011年至2012年在职职工75人,其中:实聘管理岗位7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它人员61人。

林场机关部门岗位设置为场长1名,副厂长1名,财务人员1名,库房管理人员2名,办公室工作人员2名,其他7名。

另外林场每年季节性临时用工245人。

1.6.基本建设设施情况1.6.1.经营沿革1996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创建“园林化城市”,建设森林公园。

建设工程分两期进行。

一期工程占地300公顷(森林公园林区),于1997年11月份正式启动,1998年9月向游人开放,收取门票;二期扩建工程(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于2002年开工建设,两年内基本组织实施完毕,之后又对林区逐年进行补充完善。

2010年建设沟口林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