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工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通用工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通用工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为确保安全生产和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部门和全体职工以及单位入厂工作、实习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
反。

3.新工人入厂或调动岗位、实习、培训、劳动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新工人必须测验合格
后,方可进入现场工作。

从事电气、起重、蒸汽
锅炉、焊割(电焊、气焊、气割)、厂区机动车等
有危险性操作的特殊工种人员,须经一定时间的
专业培训,在考试合格后凭证操作。

对外来参观
人员,接待部门应做好安全教育,并负责带领。

4.班前不准喝酒,要充分休息,凭厂牌进出厂门,不准带小孩进入工作场所,操作前,必须按规定
穿戴好防护用品,女工要把发辫入帽内,进入生
产现场要戴好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赤
脚、赤膊工作。

工作中不准靠近、倚靠机电设备
(尤其是运转中的)的休息。

在生产场所要走指
定通道,不准跨越机器、运转中的输送辊道及传
动危险部位。

5.工作中,要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反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离岗、睡觉和做
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6.厂内行人要走指定通道,注意各种警标及来往车辆,严禁贪图方便跨越危险区,严禁在行驶的机
动车辆上爬上爬下,抛卸物品;厂内不准骑自行
车及摩托车。

7.原材料、产品和设备的备品、备件,必须合格堆放,保持整齐,不准超高超重,防止偏斜歪倒。

经常保持操作场地和通道平坦整洁,随时清除障
碍物,操作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厂内的坑、井、沟和池应有安全围栏或盖,走台和梯子应有栏杆
和扶手。

8.各种机动设备上的限位、保险、防护和信号装置必须安全、灵敏有效,警告标志和信号必须指示
明显。

9.凡易被人触及的皮带轮、风扇和轴、齿轮、飞轮等转动部件必须装备完好的防护装置(罩壳、栏杆保险、档板等),不准任意损坏或拆除。

因检修拆毁,工作完毕后应施工部门随时装复。

10.对机械转动的轴、轮和风叶,转盘等不准用手去摸或脚去踩,及用手脚去制动。

不准在传动链条上踩及行走。

皮带轮转动时,不准调整和更换皮带,严禁用手直接上皮带油等工作。

11.工作人员在未全面了解所操纵机动设备性能和生产情况之前,不得作业。

实习人员、徒工没有师傅在旁监护,不得操纵和修理机动设备。

12.非指定工种人员不得操作电气、煤气、设备和氧气瓶、乙炔瓶等危险装置。

13.各类设备事故发生隐患、故障,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修理,不准擅自开动和带病作业,防止设备损坏和发生意外事故。

开动各类操作平台(车)应注意周围人员,防止碰撞人体、压伤手脚。

14.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必须停电、停车,并挂
上停电修警示牌(必要时设专人负责加强联系。

检修完毕后,由原挂牌人负责收牌,无关人员严禁合闸。

在合闸前要详细检查,按停送电有关规定执行。

确认无人检修后方准合闸。

15.严禁非专职人员开动行车、电动平车、汽车等一切机动车辆。

专职人员必须检查设备完好,并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后方准开动。

专职人员一定要注意信号,服从指挥,不得随意开动,指挥者手势要清楚以防误操作。

16.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装货时要堆放整齐、平稳、捆扎牢固,不准超高、超宽、超重、超装、严禁人货混装,禁止搭坐、搭攀各种专用车辆(如吊车、叉车、翻斗车等)
17.行车不准超负荷和超速度使用,严禁歪拉斜吊,不得使用已达报废程度的钢丝绳、尼龙吊带、链条、吊钩,必须定期检查,不得迁就使用,禁止在吊物下工作、行走或停留。

18.从事高空作业距地面二米以上时必须戴安全带,操作人员要避开高空高压线,禁止由高空往下或
往上扔东西,在高空操作时,必须注意梯子脚手
架板等的牢固可靠,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具,防止
跌落受伤。

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准上石棉瓦
屋面工作施工,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鞋,多层作
业时,必须戴安全帽。

19.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行车轨道等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重复接地安全措施。

非电气人
员不准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

使用移动电具必须
绝缘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操作应戴好
绝缘手套。

在夜间或暗处工作时,应有足够的照
明,手提灯和局部照明的电压,应在36伏以上,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
伏。

禁止非电气人员维修电气设备。

20.二人以上共同操作时,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

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
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对触电者不间断地
施行人工呼吸。

21.对易燃易爆管道、库房、罐及煤气设施动火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动火制度的规定。

没有取得动
火证时,任何人不得动火。

严禁对封闭管、罐加
温处理。

禁止在生产车间吸烟。

易燃易爆、剧毒
和腐蚀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处理。

22.煤气区域、氧气瓶及乙炔十米内严禁有火源,对特殊情况应有防护措施,但处理时亦禁火。

23.多种消防设施应按消防规范设置齐全,定期检查,不得随便动用。

24.产生有害人体的气体、液体、尘埃、渣、噪声的场所,生产线或设备,必须配置相应的三废处理
装置或安全保护设施,并保持良好有效。

2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汽源、熄灭火种,清理好场地。

26.发现煤气中毒应立即使中毒者脱离危险区域,放在空气新鲜地方不断地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报
告医务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