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上叫人惊叹的人口变迁

中国历史上叫人惊叹的人口变迁

从人口变迁看和平的重要性作者:余建权纵观中国历史,战争的发生是人口发生剧变都给人震撼和惊叹!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分分合合,王朝变迁,从来都是由人民来推动的,是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但最后人民永远都和胜利木有关系,始终处于最底层,是被奴役的对象,从来都没有改观,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才有所改变!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是以中原王朝的统治作为“正统”来讲述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才叫中国历史,非中原王朝一般不计入中国历史的“主流”之中,比如匈奴,一个从春秋战国开始,和中原王朝做对了几百年,令中原几个朝代无奈采取以“女人换和平”的强悍民族,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别说最高级别的“本纪”,连个“世家”都没混出来,只争到了一个“列传”这样的最低地位,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和匈奴同样命运的还有突厥、契丹、金国、西夏等等,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历史,也进入不了中国历史。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法的由来。

无论是北方的“完颜”还是蒙古草原上的“可汗”,你再牛,没拿到中原大地的统治权,中国历史的三明治里就没有你的份。

所以,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从夏朝开始,由于控制的地域不同,很难说清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

在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伴有战争,无数生命死于惨烈的战场,使人口锐减,有时,又由于民族的大融合,使合并后的朝代人口增加,比如元朝,蒙古族灭金夏和大宋,使原来属于三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合并为一个国家,这样,统计原来那个所谓的正统王朝的人口作为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因此,要说清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朝历代人口数量,显然不现实,再加上历史上无论那个朝代,都没有设置像今天“国家统计局”这样叫人怀疑的“权威”机构,全靠民间的努力做人口普查,所以要拿出一个可靠的数据根本不靠谱,因此说,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变迁永远都是一笔糊涂账。

虽然是一笔糊涂账,但还是有人不辞辛劳的在做这项工作,比如东汉的皇甫谧等。

他们的数字虽然不是精确数字,但也不是天方夜谭的瞎编乱造,虽然有出入,但还是比较接近实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考证,夏朝开始时期的约公元前2070年左右,“及禹平水土,……是以其时九州岛之地......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就是说打从大禹治水,天下太平以后,大禹的夏朝,人口约1355万,这个数字大概没有计算今天云贵和湘粤闽等当时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由于交通和通信的限制,当时的夏王朝管辖范围尚不能到达此地。

商朝没有人口数量的任何记载,所以,无论是司马迁还是皇甫谧这样的牛人也无法考证。

后来还有人综合各种资料认为,到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043年前后,人口数量约为1371万。

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人口1184万,这个数字依然不包括上述偏远地区的人口。

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开始到公元前684年的周庄王时期,在约1400年的时间里,虽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的数量还是比较稳定的,大致在1200万到1300万左右,未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出现,这些数字绝对不是准确数字,是大是小不敢乱下结论,但肯定符合当时的国情,是可以信赖的。

到公元前221年,超级牛人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合并七国为大秦帝国,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数量约在1500-1800万之间。

这大概是经过统一战争洗礼后的数字,而且按照秦国的统治地域,这个数字应该包括上述大部分偏远地区的民众了,因为这时,秦国的统治区域已经到达南海广大地区。

和夏商周相比,秦朝控制的地域要广阔的多,所以人口数量多几百万也在情理之中,我推测,这个数字的增加应该是因为地域的增加所致,而并非人口出生率增加的结果。

根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到西汉汉昭帝元始二年,公元前85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这个记载是说西汉元始2年,公元前85年,人口数量约为5959万。

汉朝经汉武帝刘彻经营多年以后,地盘比较大,已经包含江南和云南,以及漠北地区,大致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所以人口数量也应包括这一地区的人口。

虽然地域扩大使人口增加,但一下子多出好几倍的数量还是有一定疑问,所以我认为,班固的这个数字可能含有很大水分。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9年王莽篡汉到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由于战争的消耗,人口数量在2000万以下。

下多少不好说,估计一千七八百万的话比较可信。

汉朝这是一时期的数字比较混乱,而且出现大起大落。

从公元2年的5959万,到公元25年,23年的时间,有数据记载,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到2000万以下,死亡了约4000万人!60%多的死亡率,这么大的人口超常死亡率,历史文献上应该有痕迹,可是却找不到只言片语。

而且这么大的死亡率除非用大规模杀伤武器,靠瘟疫饥荒和普通冷兵器战争并举也不一定能达此效果。

23年间死亡4000万,那就是经过血流成河的屠杀,也不一定能完成,可这一时期虽然战争频频,但杀戮的人数还是有限的,而且历史上这一时期也没有大规模瘟疫的记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都在打仗,而且经过希特勒的大屠杀和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摧残,全世界死亡了7000万,而且这其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死亡1800万,已经叫人非常震惊了,怎么可能2000年前的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局部战争,死亡4000万?一种最大的可能是5959万这个数字与实际出入较大,可信度差。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人口数量约2100万。

这个数字可能更接近实际,前后的数字衔接比较合理。

《后汉书》记载,到东汉末年的永寿三年,公元157年,人口约5648万。

我们来分析推测一下这些数字的真实性,公元57年,人口2100万,而公元157年,人口5648万,这两个数字中,估计公元157年5648万的数字不靠谱,因为那时的医疗条件不好,人口出生率较低,更为重要的是“人到七十古来稀”,人的寿命普遍不高,100年间,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出现人口翻一番还多,应该很难。

而且从夏朝到东汉的历史看,在生存环境大抵相同的条件下,还找不到100年间人口翻番的先例,除非一种情况,大家都铆足劲的生。

就算卯足劲生,那时初生婴儿的成活率不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增加这么快实在很难。

而且这个数字也和后来的数字也相去甚远,不好衔接,因为到三国鼎立初期的公元220年,虽然有黄巾起义和军阀割据的战争,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据记载在1000万左右(这个数字估计偏小),如果1000万这个偏小的数字是从5648降下来的,则这一时期的死亡率还要更高,接近75%,所以这些数字和实际数字出入可能很大不足为信。

从公元157年到公元220年,时间跨度仅为63年,这63年间,怎么可能死亡这么多人,这得大批量大面积死人才行,这样大面积大幅度的死亡的现象,同样在历史上找不到印记。

而且,这样的死法也太惨重,简直惨不忍睹,那一定是血流成河外加白骨遍地的死法才行!据此推测,无论是157年得5948还是220年的1000万左右,都不可信。

我们还可以从近代的二战的死亡数字去看看这些数字的真伪,与比较才有鉴别。

数字显示,二战期间,全世界死亡7000万人,其中中国死亡1800万人。

汉朝狗咬狗的冷兵器战争,和二战的现代战争比,无论是武器的杀伤力,还是战争的规模都有天壤之别,所以那是的中国局部战争,根本达不到这么惨重的死亡率,几乎相当于抗日战争两倍多。

在冷兵器时代,要拿刀一个一个去砍,那也得敌我双方好好忙活一阵子!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根据《地理志》的数据,司马炎“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即人口数量约为1616万,这个数字可能比较接近实际,前后衔接较好。

从晋朝末年“五胡乱华”,国家再次分裂为五胡十六国,人口数量再次进入无法统计时期,直到隋炀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国家重新统一后,有数据显示人口约4601万。

从公元280年到公元581年的三百零一年间,历史离开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也有空前发展,医疗技术也有提高,人口增加到3倍是可能实现的,所以,这个数字可信。

隋末的战乱,再次造成人口大幅下降,到唐朝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公元628年,有一种说法,这一时期人口约2500万。

估计这个数字偏小,实际情况可能大于这个数字。

我推测在4000万左右可能更能叫人接受,也可以更切实际的和后面的数字对接。

到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大唐王朝经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开明统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以后,盛世大唐在一百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人口达到5291万,这个数字是合情合理的,无论这个数字来源于2500万还是4000万,这一是因为唐朝的地盘和汉朝差不多,甚至比汉朝还大,她的统治地域向北到达今天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向南到达今天的越南等广阔地域,这一点可从当时有些得罪皇帝的人被发配到越南这一历史事件得到佐证。

所以,唐朝的人口应该包括今天俄罗斯部分地区,哈萨克斯坦等原苏联中亚几个加盟共和国以及越南等地的人口,地域面积大增,可能是人口数量达到5000多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这130年间,政府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医疗条件也有很大改观,经济持续发展,一派盛世繁荣景象,就算开始是2500万人口,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130年间出现人口翻番还是有可能。

唐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饥荒和天灾人祸的影响,导致人口再次出现大幅下降。

所以,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时,人口据说有3000万左右,但我估计这个数字可能偏小。

北宋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人口数字进一步下降到1427万。

这里的人口大幅减少,很可能和宋朝在金国接连不断的军事打击下,地盘逐渐变小有关,和这一时期的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无关,你想,底盘一天一天变小,统治的人口肯定会一天一天变少。

不过,1003年的1427万这个数字就值得怀疑,因为北宋不像南宋,他的统治面积还是比较大的,至少包括北方黄河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就算有金国的侵略,但影响有限,怎么可能出现人口大幅减少的情况?只有一种解释是地盘在变小,而且宋朝的统治区域主要是黄河两岸和江南,就是这些地区,有的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没有纳入大宋的版图。

宋朝大观四年,公元1100年,人口为4673万,这个数字可能和宋朝逐渐统一江南,使宋朝的地域逐渐扩大所致。

至南宋嘉定十六年的公元1223年,据记载,中国人口数量历史性地达到了7681万,这个数字偏大,有水份。

因为这一时期的宋朝偏安江南(所以才叫南宋),北方大部地区已经不包括在他的管辖范围,包括黄河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区,所以这个数字的可信度值得推敲。

如果江南的南宋统治区域人口达到这个数字,那么,加上当时北方的的金夏蒙古统治区域,中国人口数量应该在宋朝时就有可能超过一亿了,即使达不到也接近这个数字。

相关主题